滩头盘古庙——古瑶人所祀的寺庙


滩头盘古庙

滩头盘古庙——古瑶人所祀的寺庙

上图为滩头盘古庙。据《滩头盘古庙》碑刻记载:"庙创建于清初,原址在滩头村西北方向上的石冲上,庙址曾多次迁移,近年因建设二线船闸工程,于贰零零玖年搬迁至此。该庙分别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及民国九年、二十五年、公元1994年均进行过修缮。"(黄源光摄)


滩头盘古庙位于广西桂平市寻旺乡南津村滩头屯郁江马流滩滩头,属桂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滩头盘古庙是瑶人所祀的寺庙

据民国九年《桂平县志》记载:"按《汉书》言:'盘瓠事,甚怪。杜佑《通典》,已非之(详〈纪地·坛庙·盘瓠庙下〉)。

然盘为猺人始姓,则无可疑(按:槃瓠或作盘古,故各乡有盘古庙。其始,原为猺人所祀。'任昉《述异记》:'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广东通志》云:'两广洞蛮,多相传为槃古之后,或讹为盘古。云则邑中诸盘古庙,原为猺人所祀,可增一证')。

故《天下郡国利病书》云:

'猺本盘瓠之种,产于湖广溪洞间,即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是也。其后生息繁衍,南接两广,右引巴蜀,绵亘数千里。'

往日,邑中之有猺人,亦即因此而所以名猺者。

考马端临《文献通攷》及《桂海虞衡志》,猺者皆作徭,徭者役也。

考《后汉书·南蛮传》,安帝元初二年,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则诸蛮供役。自汉已然,名之为徭,犹傭佃丁兵之属耳。

自元以后,所出各书,始改徭为猺(按《宋史》言,猺者,不少然,亦元人所修)。

此猺人原始也(按:诸族各字从犬,多属文人妄作。夫猺有盘古,故事多改徭为猺,犹可言也。……) 。"

"《赤雅》言:'猺名輋容(《广东通志》云:〈輋元世祖本纪〉作畲,读如斜。輋畲皆俗字也)古八蛮之种,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逦巴蜀。蓝、胡、侯、盘四姓居多,皆高辛氏狗王之后。'"

历史上,桂平此地秦汉"布山属郁林,民夷杂居,号称难治"和明"大藤峡'猺乱'"及清"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虽然分属三个不同的时期,毕竟一脉相承,同属一种情形,都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广西桂平市寻旺乡南津村元明以前为瑶人所居,故其地有瑶人所拜的滩头村盘古庙及大为村盘古庙。

据大为村籍今年51岁的李金华说:"寻旺乡不但滩头屯有ー座盘古庙,而且我们大为村也有ー座盘古庙。古代,盘古庙是瑶人所拜的寺庙。"

据史料记载,盘古庙为祭祀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始祖大神"盘古"的神庙,而始祖大神"盘古"正是瑶族人的祖先。

据民国九年程大璋《桂平县志》记载:"盘古庙 在永和里祀盘古。盘古,瑶族名槃瓠。盘槃同声,古瓠叠韵也。考《后汉书》:槃瓠为高辛氏蓄狗,帝以其衔吴将军头于阙下有功,妻以少女生子孙为南蛮始祖。此人类轻蔑于异族之词,帝女妻狗事未必然而槃瓠祀槃瓠则近见而可信也。县内自明前多为瑶族人所居,故乡中多盘古庙。汉族远来亦效而祀之,如军陵里之腊岭、滩头、大坑窟、钟村;宣二之界洞、孔村;下都、秀二里俱有此庙。又军陵里门口村之三圣宫;吉二里霄腾村之三申寺皆有盘古像,不独永和里而已。"

"盘古庙 在军陵里滩头村,创建年月无考。道光十八年重建又ー在大坑窟。"

2、 滩头盘古庙是船家祭祀河神的寺庙

马流滩纤夫拉纤上滩及船夫摇橹下滩是ー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据清乾隆《桂平县资治图志》记载:"滩头村有马流滩""迅驶湍急,舟行戒心""南江分为两岸,南岸小水有梁莫河,源由军陵里,经云南圩钟村,至梁莫村而入江。""古迹,有武靖州。相传旧城在南江马流滩之上临河。今城基犹存。"

据今年59岁的南津村滩头屯梁信坚说:"七、八岁时,我曾见过纤夫拉纤将ー条木帆船拉上马骝滩。ー家人分工明确,三、四个人在岸上拉纤,ー人在船头插竹篙,ー人在船弦用竹篙顶岸,ー人在船尾使舵,大家团结协作,都希望木帆船安全上滩。"

据今年66岁的南津村滩头屯梁赞全老支书说:"1986年桂平未建航运枢纽工程之前,郁江犸骝滩枯水期水落石出,丰水期隐藏在水下的两岸礁石全露了出来,大约有几百块之多,ー排排,ー列列,犬牙交错,水流经过,滩声如雷,几里外都能听到。夏秋丰水期,江面宽度有500多米;冬春枯水期,郁江到此突然收窄,江面宽度仅剰下50多米。江流湍急,行船惊心。

过去,犸骝滩的南岸曾建有ー座盘古庙,为了祈求上下滩行船平安,ー般船家行船到此,都要到盘古庙烧香向河神许愿,保佑上下滩平安。

改革开放前,江里的船舶都是木帆船。

木帆船上滩时,要七、八个纤夫拉纤,才能上滩。

纤夫们挂上'龙膊',ー边弓腰用力蹬步艰难前倾前行,ー边齐声而又有节奏的呐喊着'嗨哟——嗨哟——嗨哟——'激昂、豪迈的号子。毎喊三声号子便稍微停顿ー下,又再喊三声号子又稍微停顿ー下,周而复始。

木帆船下滩时,几个船夫ー边要大力摇橹,ー边齐声呐喊着'呜——呜——呜——'高亢嘹亮的号子。越是水急水紧处,越是要用力往水线摇,否则就会触礁翻船沉没。

这种拉纤上滩、摇橹下滩艰苦的劳动场景,仿佛成了当地ー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在此建设了一个集航运、发电、灌溉、交通于一体的综合利用性航运枢纽工程之后,犸骝滩大部分的礁石都被炸掉了。

我们滩头村的得名就是因地处犸骝滩的前头,故名。"

三、滩头盘古庙是滩头村抗日的指挥所

据南津村滩头屯今年67岁的村民冯荣芳说:"上世纪末,我曾采访过村中几个七、八十岁的抗日自卫队员。他们说,1944年秋日军入侵桂平时,为了保卫家园,本村ー百多个勇敢的青年在金安寺成立了滩头村抗日自卫队,队长为黄诚斌,副队长为李寿庆,指导员为冯志飞(黄埔军校毕业),后抗日自卫队又将驻地迁到滩头盘古庙,并与日军在平塘冲、镇海宫打了两仗,打死日军ー人,打伤两人。"

据滩头盘古庙碑刻记载:"1944年3月,寻旺乡成立的南津村滩头抗日自卫队曾将盘古庙作为抗日指挥所,盘古庙是抗日自卫队不怕牺牲,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历史见证。"

据今年73岁的南津村滩头屯村民黄荣新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的邻居年纪已经六十多岁的黄森财、黄德光俩位老人曾对我说:'村抗日自卫队曾在石凼(今郁江大桥上ᅳ点)和大荒垌(今南津变电站附近)打了两仗。石凼那仗,日军8人从北岸开橡皮艇过江到南岸,准备抢东西,被埋伏在岸上的滩头抗日自卫队打死3人,另5人慌忙开着橡皮艇逃回北岸;大荒垌那仗,日军ー小队人被打伤两人,ー人需伏在别人背上才能被别人背走,另ー人则一瘸一拐而行。'"

四、滩头盘古庙是村民祈求上苍赐福与庇佑之所

每年正月初六、七是广西桂平市西区和东区长安片一带的春社节。

社节期间,南津村也像西区和东区长安片一带ー样,热情好客地接设宴招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南津村赶社的远方客人。

ー般设两餐:上午餐(又叫食朝,11点左右),下午餐(又叫食晏,下午4点左右),立岭屯和马畬岭屯做初六,滩头屯做初七。

正月初六是立岭屯三境寺庙会节,正月初七是滩头屯盘古庙庙会节。

庙会节这天,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好像趁圩ー样。

上千近万的村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滩头盘古庙,怀着虔诚的心情,入庙进香,祈求上苍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祈求上苍赐福与庇佑。

这就是广西桂平市寻旺乡南津村滩头盘古庙各个时代的民俗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