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入門:與初學者探討入門路徑

這篇文章旨在是與初學者探討入門路徑,還請大師多多批評。

一邊讀書,一邊總結方法,一遍整理筆記。這是我個人讀經典的“基本大法”,是無論如何不能動搖的。關於《道德經》的方法,總結出來很多。比如從通讀,到通解,再到形成系統認識這個過程中,分別採取了“多版本並列參考”和“以老解老”的根本方法。而《論語》表達形式太亂,只能把整理事件前後和梳理人物關係放在前面,之後再去看,誰,在什麼事件背景下,討論什麼問題。

易學來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兩派六宗”,兩派,即象數派和義理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我個人打算是從“義理”入手,以老莊、儒理、史事為參考,占卜沒有名師指點個人是弄不明白的,權且放著。禨祥,指的是求福之事。造化似乎跟命運有關。

《周易》入門:與初學者探討入門路徑

從義理入手,又不通象數。那麼只能先《傳》後《經》了,《傳》是對《易》的哲學闡釋,我們所熟知的那些“易理”,都是從《傳》中來的。純粹的《傳》可以用,經學的方法來面對。即“明句讀,詳訓詁”。以傳統的經學方法,來達到對易理的融會貫通。這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總結出來的方法。

我們需要明確,易經的道理雖然是由《傳》來闡述的,但是其根源在於《經》。通過經學的方法,雖然也能獲取很多正確的認識,但是並不意味著這個方法就是正確的途徑。從易學史發展來看,現有卦象,後有爻辭,戰國至西漢之間才有《傳》。通過讀《傳》來尋求義理的方法,是逆著歷史往上尋的。

《周易》入門:與初學者探討入門路徑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義理”結合“象數”的方法,以象數推義理,以義理證象數。但是不會象數,又有什麼辦法呢?只能一邊考讀經的方法來看義理,用文字學來推義理,一遍尋求象數入門的途徑。要知道“經學方法”只是權宜之計,並不能作為長策來使用。

古人做學問,其實是有兩門基本功夫,一是經,二是史。小學只是經學的基本功。中間相差的層次我們須得看得清楚,這是將來有可能的進步空間。也就是說,除了用經學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參考史學的方法。即從《易學史》的角度來認識周易的內容及其發展過程。

《周易》入門:與初學者探討入門路徑

在沒有尋到更高明的方法之前,經史結合的方法,我認為是當下最好的解決方案。雖然這個方案還有待於改良,但是當下只能做到這些。有了這兩套方案,就可以開始一邊讀經典,一邊總結方法了。後續必須總結出來一個集大成的方案來,否則對《周易》的認識總歸是不全面的。只要《經》不要《傳》,或者只要《傳》不要《經》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

方法既定,然後討論一下分步走的問題。第一階段,先通讀《易傳》,形成一個大概認識。第二階段,通讀《爻辭》並嘗試著探討與《易傳》之間的關係。第三階段,無論如何都得把象數加進來,否則無法解釋《爻辭》和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目前權且這樣安排,其餘根據進度具體調整。另外需要聲明,我們不搞神秘主義,不算命,不占卜,純粹性的探討易經的學問,非同道者不相與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