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蚌埠站:從“破敗”到現在的繁盛,近百年間,它經歷了什麼?

古乃採珠之地,故稱“珍珠城”,現在人們改口叫它珠城,但它在全國視野中仍是以蚌埠為名而出場的。

蚌埠市,安徽省的一個地級市,近幾十年以來,牢牢把握住了發展契機,無論從經濟還是文化方面來說,在安徽省的地位都在逐年提升。發展需要開放、需要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交通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火車相比於水運、航空、公路運輸,具有速度快、運量大、費用低等顯著優勢。蚌埠火車站作為蚌埠市唯一一個一等站,自然對蚌埠市的發展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鳥瞰蚌埠站:從“破敗”到現在的繁盛,近百年間,它經歷了什麼?

1909年,中國尚處於混亂狀態,但在這座不起眼的小城,蚌埠站建造成型。幾間磚瓦平房和幾個大蓆棚,僅靠這些簡陋的設施,蚌埠站就進入了運營狀態。通車初期,出於種種原因,很少有人會從蚌埠站登上火車,沒有需求供給也自然會減少,運營初期的蚌埠站每週也僅僅試運行兩趟旅客列車。那時,誰也想不到,蚌埠站建成的近百年間,會有這麼大的突破與發展。

蚌埠站,從“破敗”到現在的繁盛,近百年間,它經歷了什麼?

通車初期,蚌埠火車站依靠它獨特的地理位置發展成了所謂的“宿站”。據悉,蚌埠站的出站口處在南端徐州和浦口之間,當時由於火車技術的不成熟,火車行駛到一定時長範圍,必須對火車頭進行添煤加水,而蚌埠站恰好就是這個節點,自然而然的成了津浦鐵路上的重要“宿站”。同時,由於旅客必須在此地歇息一定時間,又間接的刺激和拉動的其他了服務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鳥瞰蚌埠站:從“破敗”到現在的繁盛,近百年間,它經歷了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經濟都進入到飛速發展階段,國民經濟發展迅猛,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對交通的需求都不斷增加,蚌埠站緊隨時代需要,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進行多次擴建,蚌埠站的規模和服務範圍不斷擴大,服務能力也不斷上升。

1995年,蚌埠火車站的最大旅客集結量已達到6000人,年旅客發送量也達359.5萬人,旅客到達量達431.13人。貨物運輸方面也成績突出,3600餘件的日辦理行包量,84.043噸的貨物發送量和101.9萬噸的貨物到達量。這一切,都在彰顯蚌埠火車站突出的運輸能力。2010年8月,蚌埠火車站又啟動了無柱雨棚建設工程,同時在站臺上建設一座天橋,以此引導乘車客流,以此降低堵塞狀況出現的次數。

鳥瞰蚌埠站:從“破敗”到現在的繁盛,近百年間,它經歷了什麼?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2019年1月,蚌埠火車站開啟改造模式,三個月後改造工程啟動,長達八個月的改造時長,自然會降低蚌埠火車站的運營能力,在改造過程中,相關部門為了減少改造工作對旅客出行的影響,採取站房改造、站房室內改造以及站房外立體改造三位一體的措施,努力為旅客打造更好的出行環境,提高旅途舒適度。

此次改造工作於2019年12月30日結束,煥然一新的蚌埠火車站,以更好的姿態去迎來送往四面八方的旅客朋友。但正值春運期間的改造工作還是對蚌埠站的運營產生了影響,在蚌埠市還有另外一個火車站——蚌埠南站,它始建於2009年,兩年後隨京滬高鐵的開通正式進去運營狀態。

2019年春運期間,蚌埠南站共計發送旅客約54.37萬人次,高於蚌埠站的53.22萬人次。但一直髮展中的蚌埠站,總能以更高的服務水平來提高地位。蚌埠站有著相對豐富的業務範圍,它不但進行客運,還辦理貨運。客運服務包括旅客乘降和包裹行李的託運,貨運服務範圍廣泛,但不辦理整車爆炸品運輸和整車一經氧化劑運輸。

鳥瞰蚌埠站:從“破敗”到現在的繁盛,近百年間,它經歷了什麼?

蚌埠站,這座位於淮河河畔的老火車站,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一直在路上,一直在發展。它,未來可期。

文|潯陽巴巴|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潯陽巴巴」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