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無人駕駛技術應用以後,生活該會怎樣

隨著科技的發展,或者說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

這些是我們常聽的話,相信都已經習以為常啦。

我其實想說的,科技是兩個詞。一個是科學,就是發現或者研究出來了以前沒有的玩意兒,未必曉得後面會有什麼作用。如交流電一樣的,當初也是不被人看好的。

二是技術。就是推廣應用啦,被人能掌握的,能帶來某個領域普遍使用的。

也就是說,科學是發現未知;技術是把已知的做到給人帶來更多的便利。

好了,不曉得這個這個說法,大家能認可不,歡迎留言討論。

今天,說的這些技術,應該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吧。也不是本著什麼嚴謹的態度,僅供娛樂而已。

一、無人駕駛技術為何推廣不起來

被廣泛討論的汽車無人駕駛技術,一度成為各大汽車生產廠家,甚至某些箇中介,賣假貨的等偽裝自己是高科技公司的工具啦。

不曉得,為何這段時間很少見到有人討論啦。

其實,我想說的是,無人駕駛,現在不是什麼科學,應該就是個技術啦。

也就是說,掌握起來不難,難得是她的成本,以及推廣可行性。

無人駕駛飛機早就在軍事上使用了吧,飛機都能無人駕駛,況且是汽車呢。

所以,我說這個技術,應該不難。當然了,不難,並不表示我會。

造成這個技術推廣不起來的原因,目前的條件下,我想有以下幾點:歡迎大家的補充和討論。

第一點:成本。也是關鍵的一點是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成本能得到市場的接受和認可。

假定能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起來的成本為50萬每輛。

一輛價值500萬的車,成本僅僅增加10%後,就能享受如此的服務,是可以為人接受的。

問題在於,一輛價值10萬的車,你成本增加了5倍,開玩笑的呀?

有那個錢,我顧個司機多好。

第二點:是來自倫理、法理的考量。

一輛無人駕駛的車輛,倘若出現了車禍,造成了人或者財務的損失。

那麼是這個車輛的擁有者承擔責任,還是提供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承擔責任呢?

左右的選擇,都會產生相應的問題。至於什麼問題,也歡迎大家討論。

第三點: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相應的道路,標牌,法律法規等等吧。

當然,也包括加油站,或者充電樁。總不能,汽車都無人駕駛啦,加個油或者衝個電,還有主人跑去吧。

二、初步實現無人駕駛後的生活

先來定義一點,初步實現無人駕駛的意義:那就是在現有車輛的基礎上,增加了無人駕駛功能後。

也就是說,不改變現有汽車的保有方式。你家的車,還是你家的車,只是增加了一個無人駕駛功能。

主要包括兩項基本功能:一、無人駕駛,包括行駛和停車;二、自動加油或者充電。

無人駕駛解放了司機,再也不用擔心長途開車會勞累了,車輛成為了休息,辦公,甚至娛樂的場所。長途開車變成了一件輕鬆的事情。這個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基本功能。

有了這個技術,再也不用擔心停車難啦。停車庫勢必變成多層,自動停車,也沒有必要佔用主要街道的場所。

試想一下,你的車實現了無人駕駛後的場景步驟:一、召喚車輛,車輛到某個指定位置接你,你上車;二、設定目的地,無人駕駛開始;三、到達目的後,車輛找就近停車場自動停車。

如此往復的一個過程,生活豈不是很輕鬆愜意,當然也需要花更多的人民幣啦。

三、無人駕駛技術推廣後的場景

無人駕駛技術全面推廣後,指得是:技術完善,法律法規健全,基礎設施完備等情況下的無人駕駛。

在這個大的前提下,勢必產生以下變化:

第一、能源問題得到解決。當然了,所謂的新能源,你若是說是電,或者太陽能,我也不抬槓。左右現在什麼玩意兒,沒有詞了,加個新,就好啦。

這裡提一下,我國為何大力發展電力驅動的汽車呢。考慮到的一個原因,那是因為我國的原油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比較高。要不動不動,油價上漲都要和國際接軌呢。

一個國家需要強大和崛起,能源不能過度的依賴他國。這個豈不是相當於一個人的工資需要別人來發一樣的嗎?

所以呼籲大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選擇新能源汽車,支持新能源的發展。

能源問題得到解決,也就是說,只是利用了原來利用不上的新能源,所以不存在能源浪費問題。

這個是能保證每個街道,每個道路上都能持續跑著無人駕駛的汽車。

第二、公共交通設施將高度發達

公共交通將是人們出行的必然選擇。因為不存在能源的浪費,不存在駕駛人員。

每個街道上,都跑著通往各個目的地的無人駕駛車輛。

個人需要通往某個地方,只需要選擇換乘即可,或者乾脆自動換乘。

第三、私人擁有車輛將變得奢侈。

私人擁有的車輛,勢必需要專用的車道,需要不同的停車以及充能設施。

這個相對於,無人駕駛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來說,將事件奢侈的事情。

第四、其他的,歡迎補充吧。

四、科技只是工具,而人是工具的主導

科學也好,技術也好,他們只能是工具。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人這個主題來服務的。

科技的發展,是人的智力的延展,手腳的延伸,是方便人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方便更多人的生活的。

換句話說,人是科技的主導,是科技的服務對象。

科技所帶來的成功,只能是工具一樣的存在。

所以,呼籲各種高科技人才,不要被忽悠,或者拿著科技的名義來忽悠我們這些愚民。

無人駕駛汽車也好,無人駕駛宇宙飛船也罷,都是為了人,為了人類的夢想而服務的。

這裡說一個常常被成功人士拿來忽悠人的一個詞: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只是工具,一個工具會有思維?

互聯網方便了人的生活,那確實是的,說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也沒準。

只是,在目前人的歷史上,比互聯網帶來人類社會改變的工具,實在太多啦。

如:火的應用、電的發現、蒸汽機的誕生等等。

怎麼沒有聽過火思維,電思維,蒸汽機思維什麼的名字呢?

科技服務人類,離不開人類。

我們作為人類中的一份子,也許不能參與什麼高科技的研發工作。但我們創造的每一份價值,也都是在為人類的科技發展做貢獻。

同時,也要注意的是:人類當中有壞人,小心被忽悠。

嗯,寫了那麼多,這句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