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中華人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我們不斷遇到新的疾病,通過認識以及實踐,漸漸擁有了一套完整的醫治方法,中藥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們一直與病痛做較量的收穫成果,每一味中藥都可以醫治好幾種病,相互搭配之後更是屢見奇效,今天就把這篇常用中藥大全送給大家。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一、相應的藥材與功效

1行氣;陳皮、青皮、枳實、枳殼、木香、沉香、腹皮、香附、烏藥、降香、佛手。

2補氣;人參、黃芪、黨參、白朮、山藥、大棗、甘草、黃精。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3溫陽;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鹿角霜。

4補血;當歸、白芍、阿膠、熟地、首烏、雞血藤。

5清熱;二花、連翹、公英、魚腥草、重樓、白花、蛇舌草。

6散寒;麻黃、桂枝、羌活、生薑、蘇子、防風、辛夷、白芷。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7瀉火;石膏、黃芩、粉、知母、梔子、夏枯草。

8涼血;生地、丹皮、地骨皮、赤芍。

9散熱;柴胡、薄荷、蟬蛻、葛根、菊花、升麻。

10澡溼;黃連、黃柏、龍膽草、胡黃連、白蘚皮、苦參。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11化溼;藿香、佩蘭、厚朴、砂仁、白豆蔻。

12滲溼;茯苓、薏仁、豬苓、澤瀉、車前子、葶藶、茵陳、赤小豆。

13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白附子。

14熱痰;川貝、瓜蔞、雙皮、浙貝、天竺、海蛤。

15瘀症;三七、血竭、川芎、丹參、紅花、桃仁、元胡、坤草、水蛭、牛膝。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二、中藥藥性之最

中藥所以能治病,與藥物自身的性能(藥性)有關,而前人認為藥物多有偏性,故明代張景嶽說:“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盛耳,欲救其偏,則惟氣味之偏者能之。”是說只有用藥物的偏性,才能糾正疾病的偏勝。

一、藥性之最

止痛之最———元胡

止血之最———三七

補陽之最———鹿茸

補陰之最———女貞子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降氣之最———沉香

生津之最———石斛

溫痰之最———半夏

平肝之最———羚羊角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退黃之最———茵陳

祛風之最———獨活

安神之最———棗仁

溫裡之最———附子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補血之最———當歸

補脾之最———山藥

消食之最———神曲

清痰之最———貝母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辛涼之最———薄荷

攻下之最———大黃

涼血之最———犀角

理氣之最———枳實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清熱之最———石膏

瀉火之最———黃連

舒肝之最———鬱金

活血之最———丹參

補氣之最———人參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水滲溼之最———茯苓

清熱解毒之最———銀花

芳香化溼之最———藿香

芳香開竅之最———麝香

重鎮安神之最———硃砂利



三、中藥配伍口訣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柴胡得黃芩則寒,附子得乾薑則熱。

乾薑得天花粉則治消渴。

羌活得川芎則止頭痛,川芎得天麻則止頭眩。

香薷得白扁豆則消暑。

桑白皮得蘇子則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則止嗽。

防風得羌活則治諸風,蒼朮得羌活則止諸痛。

黃芩得連翹則解毒。

半夏得薑汁則回痰,貝母得瓜蔞則開結痰。

丁香得柿蒂、乾薑則止呃,乾薑得半夏則止嘔。

枳實得黃連則能消心下痞,枳殼得桔梗則能使胸中寬。

白朮得黃芩則安胎。

知母、黃柏得山梔子則降火,豆鼓得山梔則懊濃。

陳皮得白朮則補脾。

附得蒼朮則開鬱結。

人參得五味、麥冬則生腎水。

發散風寒用麻黃,桂枝紫蘇與生薑,

細辛白芷蒼耳子,羌活藁本加荊防。

發散風熱有薄荷,牛蒡蟬蛻桑菊花,

柴葛升麻蔓荊子,豆豉除煩效果佳。

清熱瀉火莫延遲,石膏知母與梔子,

蘆根竹葉淡竹葉,花粉枯草決明子。

清熱燥溼三黃龍,苦參秦皮白鮮皮。

清熱解毒金銀花,連翹貫眾板藍根,

魚腥敗醬土茯苓,公英野菊配紅藤;

射干馬勃山豆根,頭翁馬齒鴉膽子;

穿連慈姑蛇舌草,熊膽拳參配地丁。

清熱涼血水牛角,紫草丹皮和赤芍,

玄參生地兼養陰,血營實熱諸證消;

清虛熱藥用青蒿,白薇地骨銀柴胡。


100味常用中藥功效歸類表,老中醫整理的中藥炮製口訣,值得收藏

看完老張為大家講的這些中醫內容,大家平時多瞭解養生知識,從而更加有效地防禦疾病。我是中醫老張,每天分享中醫知識,喜歡的話,可以點擊右上角的紅色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