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开心麻花出品的影片,似乎分成了两个派别,一派是充满嬉笑咧着嘴的“开心”,一派是不乏怒骂拧巴着的“麻花”。

“开心”年年有,“麻花”不常见。自2016年一炮而红的《驴得水》之后,时隔三年,编剧导演周申、刘露携演员任素汐带来了又一部话剧改编的影片《半个喜剧》。

这部聚焦当下社会的影片,通过几位年轻人对生活所秉持的不同态度,戏剧性地展现了谎言与真诚的碰撞,权势与尊严的较量,前途与理想的取舍,爱情与身份的权衡,但其核心依然是万年不变的遵循自我。

而作为剧改影片,《半个喜剧》也难免出现常见的问题,结构前后失衡、人物动机含混、冲突过于抓马,表达全靠对白,再加上鲜有亮点的镜头语言,不得不说只能算是半个电影。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半个喜剧》海报


影片起始段落单看还算可圈可点,这段关于渣男郑多多联合好友孙同欺骗女友莫默并隐瞒未婚妻高璐的两天一夜“大戏”中,节拍紧密,转折频发,用喜剧常见的误会与巧合叠加,快速而清晰地介绍了主要角色关系,展示了基本事件矛盾,并揭示了部分人物性格。

导演将这一系列人物安排在同一时间段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同一场景内,而他们之间不仅有着对方未知的身份,还带有无法调和的矛盾,这种“不可相见性”便导致在住宅这个狭小空间内需要产生谎言、误解、错位,于是便有了卧室的交换,阳台的躲藏,以及厨房和浴室内的交替出现,进而促成了有意的身份转移,又预埋了无心的后续冲突,甚至还阻挡了过早的危机爆发。

人物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情节,制造了强烈的冲突效果,并成功地在某些关键的转折处,让观众上一秒还紧张地为真相即将暴露而捏了一把汗,下一秒就因人物错上加错的见解而爆笑,极其符合心理预期。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郑多多在家约会莫默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高璐与莫默撞见,孙同慌忙打圆场


然而,这种开篇便有一连串角色悉数登场的设置,对于人物主次之分的拿捏就显得格外重要。不论是从事件的驱动还是实质戏份的比重上看,郑多多都是这一幕中不折不扣的男主角。好友、女友、P友、未婚妻,再加上好友的母亲,众多角色围绕着郑多多,从不同的侧面纬度通过对比映衬凸显了他的人物性格,油滑、顽劣、自私、无责任感。

在开端处便如此多层次地展现,明显地为郑多多强调出了整部影片男主角的分量,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后续情节中郑多多戏份不仅突然锐减,其负面特性也丝毫没有实质改变,甚至在进展和高潮时反而变本加厉。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得手后兴高采烈的郑多多


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他并非真正的男主角,他只是有着自己次情节的配角,并成为主角障碍的制造者之一,而结尾处他与高璐的再次出现,便是典型的次情节结局补充形式。

那么问题便产生了,在影片建置的基础阶段便如此着重展现次情节与配角,使得观众极易误认配角为主角,那必然会导致在真正主角的迟到显现时带来强烈的断裂感和混乱感。

而这种主次颠倒后的无法过度承接,使得导演只能便强行使郑多多在女主角莫默的感情旋律中戛然而止,这便导致了第一幕复杂撕扯的尾声中,莫默作为一个海归、银行白领、年近30的独立女性,爆发出与其身份不符的情绪失控——听闻自己的“一夜”男友已订婚,就愤然持刀夺门而出,回来得知这两天都被耍得团团转,便口无遮拦地痛骂孙同,并丧失理智地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持刀夺门而出的莫默


这种戏剧性设计虽强化了冲突,达到了一定的喜剧效果,也试图在展现莫默的直爽单纯,但实则呈现出了一种与角色年龄、经历和职业所相悖的夸张和鲁莽。特别是以此作为与真正男主角孙同产生联系的过度段落,显得十分生硬和做作,迫切地追求“格式”上的严丝合缝,反而更为虚假。

于是不可避免地,这种强行设置的分离与连接,使得孙同与莫默展开的恋情于情于理都显得毫无基础可言,有着一种赶鸭子上架的状态。

尤其在前段的情节中,孙同三句话不离高璐,使得我们都和他母亲一样质疑其是否对高璐有着暗恋情结。但转眼间,孙同只是与莫默有了一次意外相遇,一起斗了个渣男喝了杯酒,便突然产生了天雷勾地火式的爱情,实则令人咋舌。而莫默展现出来的那种耿直不屈口下无情与坚持自我,甚至不得不让人怀疑孙同是个感情上的抖M。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孙同帮莫默斗渣男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孙同暧昧地看向莫默


至于莫默的缘由,若因她喜欢会乐器的异性,而孙同恰好会弹唱,那过于简单粗暴,若因她被催婚被骗而饥不择食,那更是对角色价值观的降格。

而导演似乎也无暇做出解释,总之爱情是主角必须承受的两难之一,它必须存在,当下必须甜蜜,未来必须不堪。于是便在二人同居的情节中不遗余力地开着荤段子,用极其肤浅的、拙劣的手法设法来弥补二人恋情中的巨大空白,似乎支撑他们关系的只有性。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也正是这一段落的无力,造成了整部影片中最为严重的节奏偏差、结构失衡。这种琐碎的、不痛不痒的、流水账似的情节,与之前戏剧性冲突频发的序列形成巨大落差,突兀地仿佛插播了一段爱情MV。

尤其当二人参加音乐节的情节突然而至,新裤子的《你要跳舞吗》骤然响起,MV的氛围瞬间爆棚,整个影厅都随之变成了巨大的KTV包间,令人目瞪口呆,而大半段歌曲的播放和现场剪辑,不禁让人怀疑摩登天空是否参与了此片的投资。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孙同和莫默在音乐节


这种明显的对逻辑根基的模糊与忽略,动机与行为的不完全匹配,会为人物的危机处理带来难以自洽的漏洞,进而使得人物选择的力度骤减,说服度降低,无法达到情绪的顶峰,整个影片的价值观传达也会被顺势削弱。

于是,当孙同面对职业前途与亲情的压力逼迫之下,他一度对爱情的坚持便显得虚弱而苍白,何况这段恋情只有短短7天或者更长一些的时日,而更不合情理的是,两人在医院的剧烈争吵涉及的内容和深度却看起来仿佛已有7年的亲密关系一般,再一次为了让人物说出“观点”而强行制造戏剧性冲突。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到此我们也终于明白,这段关系的发生实则无关乎爱情,莫默这个角色所秉持的“坦诚”与“自我”,只是用来对照郑多多之流的败坏不堪,借以提醒孙同不该承担的压抑隐忍,托其之口来直接表达影片的主题。

这完全是打着爱情旗号的鸡汤外卖。

而孙同作为主角,几乎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被动的、压抑的、受挟制的,完全不具备任何意志力和驱动性。一面是多年同窗郑多多,为其介绍工作、提供住所,俨然一副恩人的姿态颐指气使;一面是来自老家的母亲,为保其北京户口不惜送礼卖房、装病要挟,用亲人的名义粗暴干涉。在这波缠绕着前途与身份、来势汹汹的洪流中,孙同毫无挣扎,如僵尸般被裹挟前行,而唯一一次对内心欲望的微小触及也只是昙花一现,在强大的外力压迫下瞬间粉碎,将他映衬得更为失败无能。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郑多多喝令孙同与莫默分手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母亲为北京户口与孙同争论


这样的角色设置实则相当不讨好,性格毫无闪光点,行为毫无主动性,一味地被虐,一味地隐忍。观众若对其产生怜悯,会不自觉地在剧中探求可以解决困境的方法,势必会对“两难之选”的底层逻辑发起质疑;观众若对其产生理解,便会同样饱受压制产生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期待爆发式的高潮来得以排解。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疲惫不堪的孙同


神奇的是,导演居然将这两部分都展现了出来,孙同面对北京工作和北京女友,看起来不论选择哪个,一纸户口在未来都不会是问题,而他依然在纠结彷徨,由此可见,户口从来不是症结所在,如同爱情一样,又是导演套在核心观点上的一层罩子。

不是爱情,不是户口,孙同真正要争取恰恰是他作为主角所一直缺失的“主动性”,于是在其母亲呵斥“这是你自己选的。”之后,孙同在郑多多的婚礼上倾泻出了所有的愤怒,第一次遵循了内心的选择,揭穿了谎言,挑战了权威,重拾了爱情,甚至在结尾实现了梦想。

《半个喜剧》——伪loser的半个爽片

孙同勇敢说出真相


虽然这一场景给予了观众很大的心理补偿,似乎也打动了不少在生活中备受困扰的年轻人,但依然是情绪大过事件,口号响过行动,主角只是发泄了一番,便可如愿从“水沟”里爬起一步登天,获得爱情和事业,似乎这一切都早已准备就绪,只等他来选择,不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代价,如同隐隐地存在着一位老神仙,只要主角诚实地一开口,便立刻使其拥有金斧子,成为人生赢家。

这种高潮和结局的设计,使得影片在这一刻完全成为了伪loser的心理爽片,其理想化的程度堪比童话故事。不过对于故事来说,寻求一层精神安慰也未尝不可,只是切莫像鼓吹《小丑》一样,谈什么现实与深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