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生活真的很可笑。

它給了我們那麼多傷害,那麼多痛苦,可我們卻不得不學著習慣和這些痛苦相處。曾經,我們最討厭和恐懼的人,到最後,我們卻發現最終還是活成了他們的樣子。

張愛玲,這個伴隨我整個少女時代的作家,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灘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她的文字直達內心,卻又給人冷眼旁觀的感覺。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天才。

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對於名人,普通人討論最多的其實不是作品,而是他們的感情生活。就好像娛樂圈中女明星離婚和小鮮肉公佈戀愛信息一樣,總能引起一場全民狂歡。

因為這是普通民眾自身情緒的投射和窺伺別人隱私的心理滿足。

張愛玲也是一樣,她和胡蘭成的感情生活,一度轟動整個上海灘。

一直以來,讓我比較困惑的問題是,張愛玲那麼特立獨行的作家,為什麼會喜歡胡蘭成這個漢奸+渣男呢?甚至還在分手後寄給了胡蘭成30萬現金,那幾乎是她全部的身家啊。

而且她有足夠豐富的精神世界,並不需要婚姻、家庭、相夫教子的世俗意義上的圓滿啊。

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她在這段感情中寫自己的姿態是:“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這句話我非常不喜歡。一個在愛情中的女子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姿態放這麼低呢?愛情應該是兩個靈魂的相互滋養,見識上的勢均力敵。

直到昨天,讀到了張愛玲的傳記,我才發現,在這場愛情中,張愛玲好像離家出走的小女孩,在漫天星空的篝火下,卸下了所有的保護殼,讓真實的自己出來透了個氣。當然了,她絕不像自己文字中所寫的那麼卑微。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張愛玲的原生家庭中講起。

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她的父母經常吵架,母親在張愛玲的成長過程中,只陪伴了她不到7年的時間。張愛玲的世界只限於文字、弟弟以及偶爾和父親的交談,其他的慰藉均來自於照顧她的傭人及獨自療傷。

長大後的張愛玲不會跟人交流,她在文學上的造詣很高,但生活中卻是一個白痴。因為她在成長過程中,和別人建立連接的機會和能力被過早的打斷了。她固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逃避俗世的爭吵、不堪。這是她最後的盔甲。

這並不意味著張愛玲沒有情感上的需求。其實越是早期缺愛的人,對於情感上的需求越大。

遇上胡蘭成的那一年,張愛玲22歲。胡蘭成在一個大家庭中長大,家中的兄弟很多,他排行老六,個性極端、敏感、自我,並善於寫作。

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有沒有覺得這樣的胡蘭成很熟悉?這分明就是世人眼裡的張愛玲啊。

與其說胡蘭成的交際手腕很高,不如說胡蘭成與外界的連接能力很強大。他長袖善舞,先是攀上汪精衛,後來攀上日本人。他和張愛玲的第一次見面,雙方都不滿意,還能聊5個小時。如果說是張愛玲處心積慮找的話題,打死我都不信。

“你是民國世界裡的臨水照花人。”多麼富有詩意的話啊。

再浪漫的夢都要落到柴米油鹽上。他們二人在一起的時候,胡蘭成與第二任妻子還沒有離婚,張愛玲也從不向胡蘭成要求名分。

即使放到今天這麼開放的環境中,這段關係也不成正比。一個紅透上海灘的作家,竟然願意給一個文壇上沒有名氣,事業上毫無起色的人做小三。

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其實仔細觀察一下,就會明白,張愛玲是真的不在意,因為那是她此生唯一的情感宣洩。

胡蘭成有才華,他懂張愛玲。性格上自卑、敏感、從小就有種被家庭拋棄的感覺而變得自我,在和別人的交往過程中,胡蘭成又能讓人如沐春風、溫文爾雅。

胡蘭成之於張愛玲,就像一面鏡子。一方面是真實的她,另一方面是張愛玲內心深處的她。

張愛玲的媽媽想從小把張愛玲打造成上得廳堂、入得廚房的大家閨秀。教她音樂、繪畫、英語、廚藝、插花等課程,可是張愛玲是在情感缺失的家庭中長大的,在生活方面幾乎是一個白痴,從沒人教過她這些,她怎麼也學不會,看著媽媽失望和自責的眼神,張愛玲很內疚。

胡蘭成的出現,讓張愛玲看到了希望。冷酷的保護殼有了裂痕,她慢慢的走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開始了買菜、做飯、烹茶的俗務。漸漸的朝著媽媽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個時候的張愛玲是最高產的,也是寫作質量最高的時期。

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在她的傳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兩個人結婚後,張愛玲儼然成了一名專業的營養師。她對食物的原材料顯得異常挑剔........彷彿原來對她十分困難的所示,都無師自通了。生活中的張愛玲褪去了一身的冷淡,儼然變成了一個勤儉持家的小女人。她甘願放棄所有的榮耀和光環,委身在家裡,圍繞這這個男人,前前後後的轉。”

看,這和張愛玲媽媽希望的樣子多像啊,這就是世俗的價值觀。胡蘭成就是她所希望自己成為的那個人,而且在這段關係中,張愛玲從高高的神壇上走了下來,讓真實的自己狠狠的溜達了一圈。

後來,日本戰敗,胡蘭成成了人人喊打的漢奸,在逃亡的過程中,先娶了小周,又勾搭了朋友父親的姨太太範秀美。張愛玲發現曾經深愛的人變成了她最憎惡的父親了,謊話連篇、沒有擔當、不斷的靠征服女人來維持可憐的自尊。

胡蘭成那麼渣,張愛玲不知道嗎?

這樣的胡蘭成已經不能成為張愛玲的投射了,於是她選擇放棄。亦如她的媽媽當年果斷的選擇和她的父親離婚。

至於30萬現金,我認為那恰恰是真實的張愛玲最柔軟的部分。即使不愛了,分手了,也要為對方考慮。有的人說分手後,應該是男人給女人錢才對吧。

離開胡蘭成的張愛玲又變成了驕傲、離群索居的女子,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哪裡有時間理會這些紅塵中的約定俗成。她一貫對這是不懂的。

張愛玲身上有一種“拎的清”的清醒。她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清楚自己要放棄什麼,根本不理會旁人的看法。傳統的婚姻價值觀對她毫無約束。即使在今天她的這種清醒也難能可貴。

當然張愛玲的一生無法複製,也無法提倡,她屬於那個特殊的時代。但是擁有這種清醒的人,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至少不會委屈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