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扪心自问,你真的会沟通吗?

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差距

去年组内来了几个校招生,经过几个月的成长,我发现他们的工作技能从最初的差相仿佛变成真的差距很大。我就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沟通是主要原因

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当然有很多,今天我想从校招生自身的视角单独说说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华为现在招的应届生基本都是985硕士,其实智商,情商,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程度,老实说既然能进来基本上都不错,差异真的不是特别大。影响他们进步的主要是沟通能力。有的人不喜欢沟通,只喜欢自己埋头搞问题。实际上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可能对于别人来说很简单,只要问对了人,说不定几句话就搞定。而自己闷头研究一是浪费时间效率差,二是如果方向错了反而南辕北辙与目标渐行渐远。没有错,华为是有导师制度的,就是说组织会给你安排一个带你入门的师父。但其实每个导师几乎都是技术专家,在管理上不太在行。当然不是绝对,我是说普遍意义上。他可能没法帮你管理事物或者管理情绪。况且每个人都很忙,大部分导师都专注于技术,闲时可能会主动询问你遇到的困难。但是一旦忙起来真是照顾不到,所以说沟通还是要主动些,不要依赖别人。这里也不是说完全不需要思考,事事去问别人,只是说凡事不要钻牛角尖,如果一个问题连方向都没有就赶紧问人,可以让别人给个大致的方向,再继续研究。再延伸一下,不仅仅是应届生的成长。在平时工作中,沟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能力。在华为,技术小兵拉通定位问题,参与各种评审会议,和领导对齐绩效目标等等,都需要强有力的沟通能力。作为领导,还需要向下沟通,比如说绩效沟通,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这里面有很多技巧的,得A的怎么说,得B的怎么讲,得C的怎么开口?

沟通的重要性

其实,不仅在华为,不仅在职场,在整个社会上,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人是群体动物,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从科学角度讲,沟通,保持开放,这是一个熵减过程。而著名的薛定谔大神曾经说过,人生以负熵为食。你说沟通重不重要吧?

沟通的手段

对于一般员工来说,平时用的最多的是平级沟通,手段无法是邮件,即时通信,电话,当面,沟通的效率依次上升。所以紧急的事物最好当面交流或者电话沟通,不太紧急的事情可以发消息或者邮件。

沟通的技巧

考虑对方利益

沟通前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比如你的一套技术方案,对你的利益是什么,对方的利益是什么?能不能达到双赢,如果不能,双方谁来妥协,以及妥协多少?想清楚这些,做到有的放矢,沟通的技巧就明确了,沟通效率也会提升。多站在对方位置考虑,最好能达到双赢,如果不行,也要考虑保护对方核心利益,自己也可以适当让步。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为了申请建立监狱图书馆连续好几年给政府部门写信,后来他们不胜其扰,终于同意了这个申请。在工作中的沟通,有时候就需要有这种劲头,但是要记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对事不对人,只讨论工作,不谈论其他。这样即使感到烦扰,也不会对你这个人有意见。我曾经有一个同事,因为定位一个问题,要找到一款产品的SE商量解决方案,因为是在周末,联系不上对方手机,最后没有办法,就打给对方家属,最终联系上这位SE。他沟通时先是表达了打扰别人的歉意,然后强调了问题的重要和影响深远,最后才向这位SE讨教方案。可能对方开始时有些反感这种招人方式,但我这位同事始终紧紧围绕工作,有理有据,对方也渐渐放下情绪。大家毕竟都是为了工作嘛。

留下证据

另外一个同事,在和另外一款产品的领域SE沟通了某个问题的规避方案后,后来该方案出问题了。这位同事就说曾经征得过SE的同意。但是这位SE死活不承认自己给出过结论,并且还叫嚣着拿出证据。我这位同事当时只是用内部通讯工具espace语音沟通的,没有什么记录,所以只好含着泪默默地背下了这个锅。后来他无论和谁讨论问题都会留下文字记录,如果是语音的就录音。所谓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啊!这位同事的做法或许有些极端,但是他说明了有些重要的沟通确实有留下证据的必要。我的做法是凡事沟通结论,无论是任何形式的交流,语音的,文字的,事后即使发一封会议纪要的邮件,主送所有参与人,抄送相关领导,这样只要大家没有反对意见,默认就是达成一致的结论,防止日后扯皮。

小结

沟通能力可以认为是个人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它也可以视为管理能力的一种,而且这种管理能力是你不需要走上管理岗位也可以即刻实践的。所以着重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绝对是一个划算的时间投资,如果你也认可我的看法,请从现在开始注重实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