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七絕十大排行榜,首首堪稱千古經典,值得一品

第一名: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唐詩七絕十大排行榜,首首堪稱千古經典,值得一品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簡析: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筆調蒼涼悲壯,雖寫滿抱怨但卻並不消極頹廢,表現了盛唐時期人們寬廣豁達的胸襟。詩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使 詩意的表現更有張力。用語委婉精確,表達思想感情恰到好處。

第二名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迴盪,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簡析:

這首詩寫的是從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內的行程情況,主要突出輕快,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輕快。李白以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拋妻別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歸家,心裡自然十分高興。在詩中李白沒有直接抒情,但是讀了他對行程的描寫,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興奮的情緒。

第三名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yi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溼了輕塵,客舍周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老朋友請你再乾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簡析: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別之情,所以,它適合大多數別筵離席頌唱,後來納入樂府,成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第四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簡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第五名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簡析: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

第六名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回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英山

第七名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簡析:

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景象,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二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此詩為劉禹錫著名的詠史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

第八名 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彷彿催人出征。

如果醉臥在沙場上,也請你不要笑話,古來出外打仗的能有幾人返回家鄉?

簡析:

這首詩不僅意蘊深遠,邊塞風光也如在眼前,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音樂高度發達的李唐王朝,不僅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且詩中有樂,樂中有詩。

第九名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譯文

回樂峰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惹得出徵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

簡析:

唐詩七絕十大排行榜,首首堪稱千古經典,值得一品


這首詩語言優美,節奏平緩,寓情於景,以景寫情,寫出了徵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詩意婉曲深遠,讓人回味無窮。

第十名 金縷衣(無名氏)

勸群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譯文

唐詩七絕十大排行榜,首首堪稱千古經典,值得一品


我勸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祿,要珍惜少年求學的最好時期。

花開可以折取的時候就要儘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簡析:

這首詩的含意非常通俗易懂,可以用“珍惜時光”這個詞來概括。這原是一種每個人都懂的道理。可是,它使 讀者感到願望單純而強烈,使 人感到無比的震撼,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全詩每一句似乎都在反覆強調“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有些微妙變化,重複而不囉唆,迴環不快不慢,形成優美的輕盈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