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我们家1987年就从农村搬出来到城里住,已经足足有28年了,那天村上有位亲戚专程大老远到城里来邀请我们全家人到他家参加他小孩的婚礼。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许久没有在村上喝喜酒了,一想到村上的喜酒,我就想起了那肥而不腻、香喷喷的扣肉,以及那酸咪咪、滑溜溜的酸茶叉烧,还有那特有的粉丝加木耳加瘦肉等一起大铁锅炒出来的地方风味小炒。我这只馋猫,爽快地答应了母亲!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回到村上,由于很久没有回来,村容村貌变化很大,可是再怎么变化,我们的小车也驶不进村里了,只有把车停在大榕树底下。一路上,我们不时地打听亲戚家怎么走?找到家后,一进前院,几个大锅大勺又煮又炸,鸡鸭鱼肉飘出阵阵香,谗得人口水直往下淌。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上布(方言),是到村里喝喜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封包登记处登记。在这里,不管你封包包得多么好看、多么华丽,或者写上再多的祝福语,新郎、新娘也不会是第一个看到封包的人,因为封包一但到登记处,全部被逐个拆开。一个负责登记、一个负责收钱,他们都是这对新人的家属。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在当地农村,还有个讲究,不管你在外面工作多久,只要父母亲还在村里住,即使在外面结婚请喜酒了,还得回到村里再举办一次喜酒,宴请父老乡亲们大吃大喝一餐。这次喜酒,就是这对新人在广东打工认识后走在一起的,这次还带回来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双喜临门,这下可把老人家给乐了。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还有,但凡村里有人办喜事,亲朋好友或乡里乡亲都会提前一两天前来帮忙,力气大的男同胞们砌起几个炉灶架起大铁锅炒菜、女同胞们则洗洗碗筷、青菜和辣椒等一些稍微轻松的活儿,喜宴其实这一天就开始吃喝起来了。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打包,也是村里人吃喜酒的一项特色,凡是坐在同一桌吃饭的人,都可以把吃剩下的菜打包拿回家。打包也很讲究,不是随随便便就打包的,由一些比较有资历的年长妇女负责把扣肉和鸡鸭肉等一些肉类一块块得“分田到户”,所以大人们最喜欢和年轻人坐在一起吃饭,因为年轻人一般都不打包回家的。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临走前,为了答谢亲朋好友的到来,酒足饭饱之后,新郎、新娘还为来参加的亲朋好友们准备了一份小小的回敬礼品,小礼品包里里外外都带着囍庆的字样,当然这是小孩子们的最爱,因为里面有小孩子们最爱吃的“成双成对”糖果、饼干以及煮熟了的鸡蛋等。

【合山寻城记】乡村喜酒

乡村的喜宴虽然没有大城市喜宴办在大酒店里富丽堂皇,洋派十足,但是却有乡村喜宴那特有的喜庆,热闹、质朴,原汁原味的乡土味。

事实证明婚礼自己操办也很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