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灰度测试知识付费,是福是祸

知识付费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因为KOL的聚集而吸引了不少眼球,但无论怎么挣扎,始终没有成大气候,只是小众圈子的玩物。

微信灰度测试知识付费,是福是祸

昨天(1月15日),腾讯微信灰度测试订阅号付费阅读能力,邀请一些符合条件的运营者开通付费功能。开通后,运营者能够对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设置收费,用户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阅读收费内容。

对于这次灰度测试,满足这些条件的订阅号运营者有机会参与:1、注册超过3个月;2、近3个月内无严重违规记录;3、已发表至少3篇原创文章。

目前付费功能正在灰度测试,符合以上开通条件的订阅号即有机会被灰度。

目前,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1.51亿,同比增长6%。在这样庞大的用户支持下,微信入局,能否再次激起知识付费的浪花? 我们来分析一下:

1、微信订阅号的内容适不适合做付费阅读

对于付费内容来说,高质量、有内涵是其根本,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而且,对内容收费能明显提高用户的期望值,一旦付费的内容达不到用户的期望值,那么,最好的结果是,用户以后不会愿意为内容买单,而最可怕的结果就是取关。

对于订阅号目前的群体来说,其实大部分公众号都不适合做内容付费,原因很简单,要持续的输出能让用户买单的内容的公众号很少,除非一些知识、行业属性较强的内容类型。

而且,知识付费的逻辑和订阅号目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知识付费需要沟通和交流,更可能需要不断的提问和回答,而订阅号完全做不到,只有一个评论回复功能。

2、已经有了赞赏功能,付费阅读是否多此一举;

赞赏功能是微信一个非常经典的功能,很多自媒体作者在辛苦写作之后,最期待的就是打赏,不光是钱的问题,而是用户看完内容之后,打赏是对作者最大的赞美。

也就是说,赞赏其实就用户在为你的内容买单,只是这种买单是你情我愿的。

而内容付费的重点是先隐藏内容,付费之后才看得到,这就好比买彩票,你买了之后才知道买到的彩票是不是中奖了,如果没有中奖,失落是必然会有的。而对于订阅号来说,用户的失落很容易发泄,那就是取关。

所以,内容付费依然是为内容买单,只是,这个买单对用来说是有风险的,带来的效果也就难说了。

3、付费阅读会不会导致一些不愿付费的用户取关;

前面说的是用户付费,但是没有达到预期取关的情况。而现在要说的是,用户会不会因为订阅号有付费内容而直接取关呢?对于一些本身用户粘性不强的订阅号,可能用户是这样想的:我关注你,就是因为可以闲来无事看看而已,你现在让我既浪费时间又花钱,取关吧,又不是真爱。

而用户粘性不强的订阅号有多少呢?估计得占到90%以上。什么意思,就是说,微信的内容付费阅读,估计最终会变成小众游戏,只有少部分的公众号敢用,大部分的订阅号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内容,赚广告费更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