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微信,鹅厂护城河之殇

微信,鹅厂护城河之殇

这几天互联网的江湖并不平静,新老巨头的交锋掀起了又一波关于价商业与价值观的讨论。当然,在这种表态可能不小心站队的环境中本不应该发表看法。不过我看了两篇颇有感触的文章还是想聊几句无关风月的感受,一篇是来自于一位微信创始期亲历者写的【微信发展简史2011~2018】,另一票则是一位科技自媒体人针对今日头条推送新华网“缴文”所写的【几点看法,关于今日头条的开炮】。

诚如前者的作者所言,微信能成为当下服务十亿用户的超级产品,有必然也有好几点偶然。作为一个友商从业人员,从微信的发展史中还是得到了一些产品策划相关的启发,作为一个离不开微信的普通用户,对这款用了有超过5年却从来没收过消息推送、没看到过显著营销广告、开屏几乎都没换过的产品和背后的团队还是想说声:“谢谢。

”谢你们让我还保持着跟很多往往长时间只能朋友圈之交的同学朋友保持联系,偶尔点赞刷个存在感,谢你们让我和家人的心灵距离可以离得更近,把一些现实生活中不会直接表达的情感用文字、用红包表达。

也诚如后者的作者所言,似乎当下互联网巨头们多多少少都被定下了一些原罪,腾讯逃不了似乎也不想逃。互联网江湖从来少不了单挑群殴,从控诉微信封杀、短视频像素级抄袭到对“游戏沉迷”口诛笔伐,头条以组合拳的形式“回敬”了微信从3月以来对头条系产品的封杀。而腾讯也不甘示弱,不单止单方面宣布停止和头条的相关合作,还以索赔一元钱要求道歉的方式把头条告上了法庭,果不其然,头条也把腾讯给告了,不同的只是他们要实打实的9000万。

我们能看到的似乎都只是片面,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头腾大战孰是孰非其实某种意义下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不过是两个互联网巨头为了自家产品的生存空间一家把生态作为盾牌关起门来培育自己孩子而另一家则把舆论作为武器使劲撬开对方的大门罢了。

其实微视,下饭甚至腾讯新闻都好,这些不争气的腾讯孩子和微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是爸爸需要近10亿用户的老大哥把他们扶起来,而昔日的广研团队今日的微信事业群所给我们带来的qq 邮箱、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信支付,没有一个不是每天服务着我们的。

作为一个已经多年对游戏无感的阿里人,并不想评价腾讯的功过,然而作为一个广州人,还是想以一个用户的视角致敬微信团队。

微信,鹅厂护城河之殇

还记得大学一年级是2011年时,由于移动互联网刚兴起,由于关系链的沉淀以及qq群和qq邮箱的办公需要,我还是一个用着手机qq的学生,嗯,还有一个特别常用的软件,叫飞信,一个当时被认为是发短信不用钱还可以实现群发的神器。

不过,无论是手q还是飞信其实都相当的不好用。可能因为包袱太重,手q基本上是把电脑版的qq 直接搬来了移动端,操作体验不流畅且还是相当冗杂,可能也因为成长了大学生不再是小朋友了,审美也越来越偏好简洁性冷淡,当没有对比的时候还可以接受而当开始接触微信就真的有伤害。而飞信之于我们,更多是一个发通知的工具,其对话界面也是那个差呀,而且也缺乏聊天的辅助工具如表情包。

直到大二,由于身边的好友开始用微信了,我才开始了和微信的漫长旅途。其实最大的转折点于我,不是微信更好用的语音,也不是刚推出的朋友圈,更不是有附近的人,而是微信可以导入qq好友,也可以接收qq 好友的离线消息,这意味着给了我把关系链转移的大好机会,也可以趁此减少一些因为杂七杂八原因加的好友重新把微信变成只有“朋友”的地方。

朋友圈是我一直没开始用的功能,因为当时微博依然盛行,而我发的第一条朋友圈记忆中是因为玩大冒险输了,但一旦有了个理由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朋友圈把微信一对一为主的IM工具属性逐步塑造为多对多的熟人社区,但它区别于微博的关键点在于“朋友”两个字,因此逐步对生活的记录也就搬到这个新的圈子里了。如上文所述,于微信朋友圈是盘活了用户的关系链,而于用户自己,确实也感谢它盘活了自己因为长大而日渐疏远的同学朋友圈。

至于几乎和朋友圈同时起来的微信公众号,我也忘记了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逐步成为我了解资讯的核心渠道之一,即便到现在推荐流如日中天,但订阅流对信息的甄别作用对于专业性质的文章还是至关重要的,毕竟点击量始终不等于质量,用户用脚投票的优质文章也未必是如数据般优质。我也曾以为公众号会顺应潮流以信息流的形态承载,到了此时此刻,却是日益觉得公众号的坚守是对的,毕竟两种形态其实满足的并不是同类需求

到后来,我成为了一个微信和头条共用的公众号运营者,头条以我的文章不宜发布为由拒了我好几次,而微信,虽然由于机制问题很难有多少阅读量但至少无论我讲腾讯什么,文章还是安然无恙的出街。

每个产品都必然走向商业化,即便作为移动互联网船票战略地位的微信也如此。但是微信的广告确实似乎努力降低对用户的干扰。还记得朋友圈广告刚出来之时,大家都是以收到广告为话题点,一方面是精美的广告制作,另一方面是尽量精准的群体触达,结果是少有的高点赞率。而公众号广告,也只是长期置于底部;在核心的IM场景和对话流中,并没有广告的身影。微信对于广告,也可谓是做到了克制。

再后来的微信支付和小程序,虽然承载的是微信想重塑移动互联网生态的野心,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支付每天都在便捷我的消费,小程序用完即走的特性也让日益多元消费的我倍感舒适。

社交产品似乎都必然存在由于关系链的拓宽导致容易被新的熟人社交产品所替代的生命周期,但微信似乎一直在居安思危,始于社交但绝非终于社交,始于产品而盛于生态,唯一不变的可能是以张小龙老师为首的微信团队对产品设计的克制和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吧。

微信,鹅厂护城河之殇

责无旁贷的护城河

回想在头条以资讯聚合平台的身份作为百度的核心对手时,腾讯一度希望伸出橄榄枝。然而江湖没有永远额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不愿为腾讯打工的张一鸣老师终究还是站到了Pony的对立面。在头条系恐怖的用户量和消费时长面前,腾讯的惊慌完全是可理解的。

虽然腾讯自称把半条命都交给了合作伙伴,最典型的是把拍拍网和入口打包给了京东的京腾合作,任由裂变红包在微信盛行的滴滴出行……然而这些都只是腾讯不擅长的防御性业务。一旦涉及到腾讯的根基如社交、游戏,腾讯从来就没有把命交给过任何伙伴。

头条做社交之心从来不加掩饰,从头条推出微头条挑战微博,悟空问答强挖知乎大V,到现在抖音从视频社交切入并尝试试水图片社交,头条做的社交当然不同于微信做的强社交,头条或许不需要社交来提黏性,但从工具到社区再到弱社交的背后也是推荐流切入到订阅流的沉淀,毕竟在内容强监管算法必须有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巩固和服务好头部优质内容生产者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头腾大战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但公关大战始终会褪去,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抄袭太过容易)的今天,最后决定胜负的依然会是那些老生常谈的要素~资本、流量、生态。兄弟产品不给力,微信作为腾讯的王牌,以任何合理或是不合理的加入战争都无可厚非。

微信之罪,可能罪在把一切对腾讯系产品形成威胁的敌人拒之门外;而我更认为这其实是微信之殇,殇在它是腾讯责无旁贷的社交护城河。

微信,鹅厂护城河之殇


作者:君健,一个学金融的互联网人,一个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一些有价值的资讯,一些有思考的感悟

这里没有一本正经的理想讨论

只有前进路上那一点鸡毛蒜皮的共鸣

微信,鹅厂护城河之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