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李寶瓶


讀書人李寶瓶

最近一直追一部玄幻長期小說《劍來》。還沒寫完,作者更新沒有那麼快,但是每週還是會更新幾章。我看書一向快,而且沒有耐心等更新的。不過這部小說是一個例外。

這本書有很多觀點,都非常的認同,總是想寫點什麼,表達一下欣喜之情。對這本書,我猶如童年時期讀《紅樓夢》,聽每天的評書《楊家將》一樣的感覺。是真愛了。

書裡有很多有趣的人物,猶如金陵十二釵一樣,各個生動有趣。我首先選的人物是李寶瓶。

李寶瓶是小鎮大戶人家的孩子,衣食無憂,家裡兩個哥,雖然性格不同,不過對這個妹妹卻一致的疼愛,爺爺更是喜愛。這個孩子上鎮裡的私塾學校,教書的老師叫齊靜春,是一個隱世大儒。

讀書人李寶瓶


一、就是這麼任性

小寶瓶從小一直穿紅衣,上學不太上心,總是喜歡到處亂跑。去河裡抓螃蟹,結果被螃蟹夾住手,忍住疼,帶回家給長輩說是自己抓到到的螃蟹。鎮上的老槐樹死了,樹枝掉了一地,她會跑去把樹枝當寶貝似的抱回家,一趟趟也不嫌累。上課也不認真聽,下課還總是愛問老師一些書上沒有的問題,問的老師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好在老師也不是著急,就是說等我想想,明天再回答你。就這樣一個問題少女。擱在普通人家裡,估計都不知道被罵成啥樣了。好在家世好,老師也好,都容得下這麼一個任性妄為的孩子。

結果環境突變,小寶瓶聽從老師的建議,去異國書院求學。中途帶隊老師被殺,結果幾個孩子又只能回到小鎮。有人就準備放棄了,只有小寶瓶堅持要再次出發。即使大家都不去,她也是要去的。自己很有主見。並且帶動了其他幾個孩子一起堅持下來。

我總是認為,古人讀書學習和現在接受教育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原來的教育模式,除了讀書認字以外,更多的是立志、立身、立言、立行。教的主要是做人的道德規範。因此,有教化向善的功勞。而現代的教育,雖然更為嚴格和繁瑣,但是對做人,幾乎沒有什麼方向。反而,會有很多美化政治的東西。

因此,中國的應試教育,以考試為目標,人品人格如何?倒是不再重要。

讀書人李寶瓶


古人讀聖賢書,目的就是教化,能力反而是次要,如何做人更加關鍵。所以,古時候有諫官,就是給皇帝大官們提意見的,只提管意見,提錯也不會被追責。為諫官的人,也不怕死,有文死諫,武死戰之說。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現在的社會呢?說的對,也會被說成是造謠。沒人敢說真話,說了就是冒傻氣,可沒人會羨慕。

小寶瓶年紀輕輕,就能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以及需要承擔什麼代價。沒有一遇到危險就被嚇得回家裡找爸爸媽媽。然後,聽大人安排就好了,至於自己想要什麼?想幹嘛?有的人是根本不知道,有的是知道,但不敢承擔代價。

讀書人李寶瓶


二、一路艱辛

小寶瓶幾個人歷盡艱辛,跋涉千里求學,有點感覺像玄奘西天取經。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別人得到的收穫,沒有體驗,終究是格了層東西。學到的知識,不用出來,永遠都還是別人的、是老師的,和自己終究無關。學到的東西,記不住沒關係,用出來就是自己的了。

人生總要遇到一些危險,遇到一些壞人,也會遇到一些幫助,遇到一些好人。經歷多了,也就學會了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分辨善惡。


讀書人李寶瓶


三、無法無天

新學校的副山主(相當於副校長)對幾個不遠萬里來求學的孩子期待很高,但是意見也更大,特別是小寶瓶。我複製下原話,“還有那個李寶瓶,更是無法無天。上課的時候,經常神遊萬里,完全不知道尊師重道,不是看你本翻爛的山水遊記,就是在書上畫小人兒。嘿,好嘛,還是那武夫蠻子的技擊架勢。”

我自己小時候也是如此,好像從來沒有好好想過上課的內容,因為實在是很無聊。

好在茅山主還好,是真有學問,幫忙擋住了各種非議。自己去找小寶瓶,發現在上課的時間,她正在爬樹。被抓到現行,老老實實的說,我知道規矩,我認罰。

茅山主問,原來的齊先生,以前翹課是要被打板子麼?

小姑娘說,翹課不打,先生不管。但是教的東西,記錯了,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就會打。以前的先生也經常爬樹幫我們拿東西的,你們書院的讀書人,怎麼總是在這種事情上瞎講究呢?

讀書人李寶瓶


這段話,聽著是不是讓人想起《窗邊的小豆豆》。教育真是要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效果和目的,如果我們的老師總是覺得自己永遠對,問題總是在孩子身上。那真是不僅對孩子無益,反而有害。

好比,你教貝多芬學畫畫,教馬納多拉學數學,教諸葛亮騎馬打仗,那是怪老師教不好,還是怪學生學不好?

人生百態,一個人一個秉性。在人生最終取得的成就,和學校的考試成績沒啥關係。

很多特別聰明的人,還對學校教的東西很不感興趣,覺得進入社會,更能讓自己學到的更多。比如比爾蓋茨和喬布斯。愛因斯坦也不愛完成作業,據說差點被大學退學了,工作也是同學幫的忙。

用幾十年不變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方式,對待的是不同年代、不同個性的每一個不一樣的個體,當然是有很大的限制。學生不是當兵,只要懂服從就行了。

客觀條件做不到因材施教,起碼不要覺得自己就不用改進了,只是怪孩子。教出奧運冠軍的教練雖然厲害,但是不是每個人他都能教成冠軍的。不能因為他曾經教出一個冠軍,所以大家都這樣學就一定能成功。可能這套方式,就只是適合那一個人,換個人就不行了。

讀書人李寶瓶


我恰恰感覺中國的教育方式,適合的那些不能太聰明,太有靈性的孩子。那些孩子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就是禍害天賦。

中國的教育讓孩子不能太有天賦,恰恰要抹去天賦和靈性,能夠甘於他人控制的孩子往往比較佔便宜。另外就是學習方式是視覺型的孩子,比較佔便宜。聽覺和感覺型的孩子,比較吃虧。所以,成績好,也不是很值得驕傲。還需要注意下,自己是不是太過於老實刻板和思維僵化了。

我們經常看到成績好的孩子,出去大多容易被人欺負,靈活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不夠,獨立性較差,存在嚴重的託付心態。

李寶瓶這個小姑娘,成天曠課,然後把要罰抄的作業,一絲不苟完成,份量足足的。絕對的按章辦事,認罰但是不改。老師拿她也沒辦法,或者說允許。

讀書人李寶瓶


我很不理解,為啥很多老師要逼孩子一定要成績好,一定要完成作業?為什麼做不到就不行?做不到就要勸退。

學習難道不是孩子自己的事麼?還是說,老師是老闆,學生是員工,學生是為了老師學習,達不到老闆要求就要被開除?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說不定效果更好。學校不攀比,老師不比較,是不是更能讓孩子自主學習?

就算是孩子學不到什麼學問,至少老師可以像書上說的“我不敢說把孩子教得多有學問,但是一定會讓他做一個好人,心性不比他爹差。這點家長可以放心。”這也是學校的好啊,家長和孩子都會認帳。


讀書人李寶瓶


四、仗義出拳

經常被自己教訓的小跟班李槐,被室友偷了自己的寶貝,不敢反抗。她第一個替朋友出頭,既能講道理,也能一個打三個。

不惹事,也不怕事,被躲事。不會因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該出頭的時候,絕不逃避,哪怕不是特別關係親密的朋友。這是儒家說的“當仁不讓”。

做人,不是記住書上說了什麼,也不是看你考試多少分,是看你遇到特殊事件應變能力。不是一句,我哪知道該怎麼辦?我沒處理過,就可以搪塞過去的。

李槐的父親和所有人都不多話,唯一看著小寶瓶開心。因為,自己平時窮困猥瑣,每次去學校看兒子,只有寶瓶會主動打招呼,很禮貌的說“李叔叔好。”其他人總是嫌棄,甚至自己的兒子都覺得有這樣的父親比較丟人。這是“禮”。

所以,後來李槐說,即使怎麼被她欺負,他也不會真的恨小寶瓶。就是因為小寶瓶是一個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

讀書人李寶瓶


我一直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說的不是知識。說的是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這些道理,讓我們知道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讓我們不至於迷茫,走錯後悔路。

現在很多人20來歲就困惑了,不知道自己該幹嘛?人說四十不惑,我們看到的四十歲的人,往往是麻木了。迷茫到已經習慣迷茫了,就混吃等死,天天重複一樣的日子,直到壽命結束。

人如果活的品質那麼不講究的話,的確不用學那麼多,知道那麼多。反正有沒有這個人,這世界沒人會在意,可能,自己都不在意。

不過呢,也有人說。要活,就要活,就要活好,好的讓人為難。

讀書人李寶瓶


五、逛街也是學問

李寶瓶在學院三年,比本地土生土長的老百姓還要了解這個城市。每天到處逛,到處看,瞭解了很多事。

知道了皇城邊上有很多人,不是宮裡的人,但是可以隨意的進出皇宮。知道了後門一個地方,經常是宮女偷東西銷贓的窩點,以及為什麼很多人冒著殺頭也要偷皇宮東西來賣。知道城南的巷子,有很多宮內和宦官的養老的地方。知道了東邊的書坊,會偷偷賣一些禁書。

她也攙扶過不少燒香的老人,幫孩子上樹拿風箏,就像自己的老師做過的一樣。幫過老翁推牛車。聽說書先生的故事。還給打架的孩子拉架。吃過最好吃的餛飩,在屋簷下躲過好多次雨。

每次逃課之後,都會如數把罰抄的課業交給老師。房間預先存著近一個月的罰抄作業。時間久了了,大家也習慣了她這樣的學習方式。

讀書人李寶瓶


相比社會這個複雜多變的環境,書本上的東西,還是太過於陳舊了。我記得我讀書時候學的會計,老師說,這本書上的內容,現在已經被淘汰不用了。但是老師也只能按照書本來教。

我那個時候還要求,珠算過能手級。一個新上任的教導主任,為了提高大家成績,要求大家不要午休,利用中午時間練習。結果工作之後,一次也用不著,都用電腦和計算器了。

我們會學很多過時的東西,而且內容枯燥無味,老師講的也是照本宣科,這樣的方式沒有人能願意學。所以,厭學根本就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如果你遇到一個在學校的孩子,他說他喜歡學習,可能會是有點腦子不正常。

很多知識和技能,在學校裡學習,的確沒有在社會實踐來的有效。即使是傳統科目,也只是在考試時候有用,和生活完全脫節,也沒有實踐的機會,哪怕是模擬的實踐機會。學了不用,那自然就很快的忘了,所以白學了。

讀書人李寶瓶


如果我們學的東西,就只是為了考試,那我們學來幹嘛?我們如果都不喜歡,還一定要學的很好,為了就是讓老師和家長開心麼?而且不學還不行,學不好還不行。義務教育規定了一定要上學,而且只有一個模式,沒有其他選項。好比監獄的飯,永遠是老三樣,沒得選,也沒得逃。

其實,我們教育明明存在各種問題,但是改革的可能性卻遙遙無期。老百姓也懶得去想這個事,反之沒得選,就聽安排咯。孩子不喜歡,那沒辦法咯,老師說怎麼辦就怎麼辦了?我們習慣了聽話,反之又不是自己學。

要是學校要求家長必須要陪上課,估計馬上全國人們就要暴動了。沒錢誰去上課,瘋了吧。

讀書人李寶瓶


六、齊先生的眼光

李寶瓶這個典型的不聽話的孩子,處處在規則之內,又處處與眾不同。看著讓人著急,又著實恨不起來。齊先生選了幾個孩子做為自己的弟子,其他幾個都是偶爾為之,真正的繼承者就是看中的是李寶瓶。

我認為,齊先生看中的不是聽話和乖巧,看中的應該是應該能夠繼往開來的繼承者。是一個真正愛學習,愛研究,愛惜道理,愛惜自己和愛惜身邊一切美好的人。

我認為真正的讀書人,肯定不是應試教育中的成功者。讀書人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應試教育是教不出來的。

從培養讀書人這點來說,我認為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很多老師自己就不愛讀書,自己就不是讀書人,怎麼教得了學生。自己也沒有什麼要傳給孩子,只是混碗飯吃,要是能有更賺錢的工作,應該毫不猶豫就走了。

讀書人李寶瓶


培養一個老師,過於簡單了,很多老師只是一個工作而已。她們可能既不喜歡學習,也不喜歡孩子,也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只是沒有選擇而已。所以,我們的老師和學校,也沒有想培養出什麼人才,什麼傳承者,自己又沒有什麼可以傳承的,自己就是一個盯著大家完成作業的監督者。只要做好一個監工,讓這幫小崽子聽話就行,不聽想辦法懲罰。一個班上,總有成績好的,也有差的,逼就足夠了。其他的,我也管不著。

當然,好的老師總是有,像一個讀書人一樣,雖然鳳毛麟角,但是畢竟,還是有。希望那些讀書人,好好的愛自己的工作,好好愛這些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