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難管?懂得"魚缸法則",放養也能教出好孩子

說你怎麼你就聽不進心理去?!你以為我想管你?!"

沒過一會,就聽到房門被打開的聲音,還有父母氣急敗壞的責問聲:"哎!你幹嘛去?!你敢跑一個試試!你給我回來!"

而回應她的卻是:"你別管我了!你讓我一個人靜一靜我求你了!"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難管?懂得

爭吵聲逐漸減少,我站在陽臺看了一眼,只見先是一個孩子跑了出去,後面孩子的母親又跑出來看著孩子離去的方向,像是洩了氣的氣球一樣停留在原理,脊背都霎時間癱下來,躊躇之下還是選擇了原路返還。

從平時偶爾接觸和聽聞可以瞭解到,孩子的母親是為了陪讀專門在這裡租的房子,全職的陪讀,不光每天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可以說是完全圍著孩子轉。

可最近這段時間,聽有認識的人說這母女倆的關係有點糟糕,女兒也是年齡慢慢大了,不想讓家長管著,可媽媽又是一個愛操心的性格,矛盾分歧在不斷的加大中。

其實我們很多家長也都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的時候也是忍不住想要操心孩子的事情,擔心孩子會遇到危險、或者是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想法,所以對孩子的生活進行了干涉。

可不知怎麼了,孩子慢慢開始變得越管越叛逆,這讓家長們焦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總是擔憂孩子是不是學壞了,怎麼變成了這樣叛逆難以管教的模樣,也就導致矛盾越來越大,家庭氛圍十分緊張。

這個情況也就引起了同一個話題爭論——放養和圈養。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難管?懂得

相比較於放養,在中國式的家庭中大多數家長還是比較青睞於圈養, 總是擔心放養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野"慣了、變得無法無天更難以管教。

但其實,家長們如果瞭解到神奇的 "魚缸法則",即便選擇放養,也能教出好孩子。

一:什麼是"魚缸法則"

關於魚缸法則這一原理的產生,據說是曾在一個公司的總裁室裡有一面魚缸,裡面養了很多熱帶魚,有一天,總裁的兒子來辦公室,不小心把魚缸打破了,導致魚缸裡的魚全部都掉落在地上,公司員工看到了把小孩安撫好,然後先暫時把魚都放在一個大水池子裡。

因為魚缸是定製了,所以等過了一段時間才重新配置好,可是當工作人員準備去水池裡把魚撈出來放回魚缸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原本在水缸裡怎麼也養不大的魚,在水池裡生活一段時間後居然暴長為原來的數倍大小。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難管?懂得

關於這一現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分析,但最後的結論只是最簡單的:魚本身就可以長很大,不過魚缸的空間太小,限制了魚的成長,而水池的空間更大,才給予了魚生長的空間。

這就是著名的"魚缸法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由的威力有多大,同樣通過這一原理,站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也應該明白——給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長環境,他們才能茁壯成長。

當我們事無鉅細的在為孩子操心時,其實就是把孩子放在了魚缸裡,儘量地滿足他們需求,我們沾沾自喜的以為保護了孩子,其實是導致他們失去了探索這個世界的能力,束縛住了孩子的更多可能性發展。

二:孩子的教育需要適當的"放手"

著名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說過:"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我們的後代造就得更厲害、更有力量。這種人,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獨立和自由"的人。"

有很多大人錯誤的理解,以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事無鉅細的安排,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成長減少錯誤的產生,自己手把手的進行"操控",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難管?懂得

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歸根結底,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他們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確實,孩子需要我們的引導,但不意味著要完全把孩子囚禁在我們的視線之下,這種教育方法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變得沒有主見,遇到難題就想著退縮,遭遇失敗就一蹶不振,即便年齡增長,也是一個需要父母照料的"巨嬰"

正如教育學家林格倫說:"孩子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

況且孩子也會慢慢的具有自我意識,也想得到尊重,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選擇去進行行動。

孩子的教育是需要"放手"的,但是放養也並不意味著放縱,在瞭解"魚缸法則"的情況下,給予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激發孩子的潛能,同時也要盡到引導和教育的作用,這才是"放養"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家冰心說:"讓孩子像野草一樣,自由自在的生長"。

放手但不放縱,這樣管娃,父母省心,孩子自律

三:這樣做,放養也能教出好孩子

有的家長擔心放養會讓孩子放飛自我,這樣就更加難以管教,其實是沒有掌握對放養的精髓。

懂得"魚缸法則",在給予孩子自由空間的同時,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營造溫馨的教育氛圍

《園丁與木匠》中說:我們作為父母的工作並不是要創造一種特定的孩子,相反,我們是要提供一個充滿愛且安全、穩定的保護空間,讓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發展。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難管?懂得

首先我們要營造一個溫馨的教育氛圍,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多給予孩子回應,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關注的,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僅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去進行探索學習,也會懂得控制住自己的行為不觸及錯誤底線。

2.當一個稱職的領路人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數學家哈里·科勒說:教育學生就好比是放牛,我們不能像那些無知的牧童那樣,憑著自己的性子強硬地拽著牛走;而是要向那些有經驗的農民學習,只在拐彎的地方才抖動一下韁繩。"

好的教育方法當然還是可以借鑑的,不過還是要以人為本,家長平時多留心孩子,在必要的時候指引方向和給予建議,但注意不要過多的干涉,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施加給孩子。

3.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想法是想要去追求的,所以家長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而是要試著將選擇權教給孩子,而且不僅是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選擇,也可以讓孩子參加家庭事務的商議中,這會增加孩子歸屬感,變得更有責任心和擔當,更加有自信和勇氣。


越管越叛逆,孩子太難管?懂得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也要多和孩子互動溝通,這樣可以增加相互瞭解,減少矛盾和分歧,讓親子關係更加的穩定溫馨。

放養只是為了讓孩子迸發出更多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所在,給予他們自由空間,或許還能出現更多可能。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