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區民生工程助推復工復產復學

為全面貫徹區委、區政府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關部署,裕安區各相關民生工程牽頭單位多措並舉,努力促進農業復產、企業復工、學校復學,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再加速。

科技興農,全力推進春耕備耕。裕安區開啟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模式,組織農技人員開展春耕生產指導3800人次,接受科技諮詢600人次,有力推進全區春耕備耕。一是大力開展線上指導。通過微信、QQ、中國農技推廣APP等媒介,紮實做好春季農業生產技術線上指導、培訓和諮詢等工作,用“指尖”備春耕促生產。二是推行包村聯戶服務。組織156名在編在崗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服務,放大輻射效應,幫助制定復工復產方案,同時發揮全區近200名“土專家”、“田秀才”作用,引導廣大農民選用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三是加強組織保障。成立5個農村疫情防控及農業春耕生產包保鄉鎮責任組和糧油、畜禽、農資等7個技術指導組,巡迴指導當前春耕生產,確保落實春季田間管理、“菜籃子”保障、農資儲備等各項工作。截止目前,農技服務已覆蓋全區各類新型經營主體76%,發放技術資料、明白紙2.6萬份,指導午季作物清溝瀝水、追施肥料等23萬畝。累計開展農事作業勞動人數9.86萬人次;農資經營開業177戶,佔比達92%;各類農資貨源儲備充足,包括雜交稻種子512.31噸,肥料3.88萬噸,農藥175.9噸,農膜44.1噸等。

“疏”“堵”結合,全力保障工業復工復產。裕安區交通系統廣大幹部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毅然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在交通要道路口和車站等關鍵節點24小時布控,指揮疏導各類車輛,有效做到“外防內控”。近期,在抓好疫情防控不放鬆的同時,區交通部門科學研判運力需求,統籌協調,強化舉措,全力做好企業復工復產運輸保障工作。一是繼續強化防疫措施。嚴格落實公共交通工具和站點的消毒、通風及人員防護各類防疫措施,保障口罩、消毒水、體溫計等“戰疫物資”充分供應,做好乘客信息登記,加大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二是科學撤留防疫站點。撤銷石婆店鎮、獅子崗鄉等縣、鄉19個卡點,保留了高速六安(西)、高速羅集服務區等5個防疫檢查卡點,打通市內(縣)際通道,打破區域封閉管理壁壘,集中人員重點管控好市際邊界、高速路口等卡點。三是切實保障運力調配。區交通部門配備應急客運車輛20臺、貨運應急車輛30臺,主動對接需集中運送職工的企業,及時協調提供運輸服務,確保各運輸節點通暢順達。

整合資源,全力實現“停課不停教”。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延期開學期間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裕安區整合資源,精準發力,科學推進線上教學,確保“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目前,全區參與線上學習學生人數98173人,參與線上教學、直播、輔導、答疑的教師4984人。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區教體局及時制定《裕安區教體局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成立裕安區中小學線上學習工作指導組,確保線上教學有序開展。同時各中小學校制定了“一校一案” 切實可行的線上教學工作方案,做到有計劃、有任務、有反饋。二是教學資源到位。裕安區組織各校通過校園網、公眾號、班級空間、等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六安教育雲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六安電視臺”等媒介有序開展線上學習活動,並及時為學生線上學習任務進行推送、作業批改和線上答疑。三是防控宣傳到位。全區中小學校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通過線上主題班課、主題隊課、線上開學典禮等形式,積極開展抗擊疫情主題教育,對廣大中小學生做好防控知識宣傳普及工作。(裕安區民生辦 張燮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