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看完,你還想再看一遍原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

每個人的心裡,都應該住著幾個美好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希望它能住進你的心裡。

這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發生的時代背景,是在印度,20世紀70年代,一箇中產階級家庭。

故事的開始,在一個美麗的動物園,伴隨著悠閒的各種熱帶動物,和美麗的音樂,一切都是那麼的愜意和美好。

這部電影看完,你還想再看一遍原著


一個美國的作家,為了尋找寫作的靈感,經人介紹,見到了成年派,一段回憶就此開始,一段美麗的故事也啟程了。

少年的派,有一個令他非常困惑的名字——便辛,這一發音恰好跟印度語“小便”發音相似,因此朋友同學,經常以此來取笑他,然而,我們的男主人公,是一個那麼一般的人嗎?並不是,一個新的學期開始了,派在他的每一堂課上,都隆重的介紹了自己的名字“PI”,並且,在自己最後一節數學課上,默寫了圓周率3.14之後的很多位數字,並且引來學校很多位學生圍觀,從此之後,徹底擺脫了“便辛”,我們徹徹底底的英雄——派,就誕生了。

這部電影看完,你還想再看一遍原著


派的母親是一個植物學家,父親是個商人,經營了一個動物園,少年派跟隨母親的的信仰,接觸了印度教,偶然的機會喜歡上了基督教,對於教父的提問,其實也是對於下面發生故事的提問神為什麼要派自己的兒子,為凡人的罪惡承受苦難,因為神愛世人,願為世人接近,我們無法完全瞭解身的完美,卻能瞭解神之子與他的苦難回憶拉回來,成年派一句反問,反真正是對整個故事的疑問”“犧牲無辜的人,來救贖凡人的罪孽,這算什麼愛?

這部電影看完,你還想再看一遍原著


我通過印度教認識了信仰,並通過基督教找到上帝的愛,神對我的旨意尚未完結”。有些搞笑的,我們的少年派,居然同時信仰3個宗教,針對他的信仰,全家人展開一段很有意義的對話,父親說“同時信仰3個宗教,就意味著什麼也不信”,母親說:“科學教我們認識外在世界,而非內在世界”,父親說:“我寧願你相信我不認同的事情,也不要盲目的接受一切,首先就是要理性思考”,結果派又決定要信仰猶太教。劇情雖然搞笑,但是這段話非常有意思,值得我們反覆品味一番。

這部電影看完,你還想再看一遍原著


少年派不顧家人的勸阻,竟然打算近距離喂老虎,父親一氣之下,當著少年派的面,讓飼養員餵了老虎一頭活羊,場面極其血腥。

隨著派的長大,家裡也有了變故,動物園無法正常經營,無路可走的父親,打算舉家移民加拿大,並且賣掉動物,這樣一家人和一船動物,開始了遠洋之路,夜裡就遇到了風暴,逃到救生船的只有派,一隻老虎,一頭摔斷腿的斑馬,一隻眥狗,一隻母猩猩,他的家人一個都沒能倖免,很快小船上糧食短缺,眥狗咬死了猩猩,老虎吃掉了眥狗,派靠著船上的補給品,撐了些日子,但是這段時間,一直生活在危機中,那隻餓極了的老虎,一直對派虎視眈眈。

這部電影看完,你還想再看一遍原著


不停不停的黑白更替,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天,船上只剩下了派和老虎,無聊的派開始了馴化老虎的工程,一邊馴化,一邊給老虎捕魚,他深知如果老虎死了,他自己也就死了,在浩瀚無際的大海上,最能殺死一個人的,不是食物和水源,是絕望,沒有了老虎的陪伴,派心中的希望也會死吧。雖然一直餵養老虎,但是仍然難改老虎飢餓的時候,仍然想要吃掉派,劇中一處,派完全可以殺掉老虎,但是他選擇放棄,人和老虎一直周旋,一切反而有了生機。

船走之一處,居然遇到了大群的飛魚,大片大片的朝整個船飛來了,老虎簡直開心壞了,派終於從老虎嘴裡,搶下來一大塊食物,這也意味著,故事情節的利好轉折,雖然又歷經大風浪和飢餓,就在老虎奄奄一息時,他們就遇到了一個島,島上有很多萌狐,老虎飽食一頓,兩個生命又一起踏上旅程。

這部電影看完,你還想再看一遍原著


影片一個細節,派用來寫日記的鉛筆都用完了,大家都知道鉛筆很耐用,可見這次海難的時間之長,

終於,派漂回海岸,被人救了回來,在相關工作人員的詢問下,他才講出了他的另一個故事,一個遭遇海難,人吃人的慘烈故事。

這部電影,以同名小說改編而來,這篇小說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故事的靈感,卻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電影裡有個老虎的名字叫理查德帕克,這個名字卻大有來頭,1884年,Mignonette號沉沒,4名船員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員,還有一個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歲孤兒。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員,殺死了孤兒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還。

故事講完了,但是我們的思考一直持續著,遭遇絕境,像開頭派發問的一樣,“犧牲無辜的人,來救贖凡人的罪孽,這算什麼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