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單位失信於我,但我不能失信於人


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當初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時,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許下諾言,誰能把木頭扛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沒人肯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五十金。終於有人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兌現承諾。商鞅此舉,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促使變法就很快推廣開來。

  這段時間一直在處理著和一個合作伙伴的業務,其實這個合作伙伴目前的結果,我完全可以不接。因為這個項目是我和人家的合作,但是到了單位這兒,卻遇到了很多麻煩,甚至有一些領導連這個業務的業績都想不考慮我。業務雖然不大,但是在這些業務中,對我個人的損失卻非常大。

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有人問我,單位這樣對你,這樣不考慮你的利益,你自己都受了這麼大損失,你為什麼還要這樣把這個業務持續做下去。我說:“單位失信於我,但我不能失信於人。”

  不失信於人,這是我這麼多年一直堅持的原則。一旦說出的話,有沒有白紙黑字,我都會堅持做下去。因為在我的心目中,如果一個人連信譽都沒有的話,那麼這個人還有什麼道德可以講的呢?

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但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會守信譽的,要不然我們也不會這麼強調一個人的信譽,要不然也不會因為這個合同讓我個人受這麼大損失。所以在我的合作伙伴面前,我永遠會拿出最基本的信譽、最大的能力,去做好我自己的事。至於我受的損失,與人家無關。

  當然,沒有誰願意無緣無故地接受損失,那些不顧你的利益,而讓你遭受損失的人,也不值得你去珍惜。所以,承受自己應該承受的損失,也必須讓那些讓你受到損失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  我們都在主張一個公平公正,而公平公就是一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標準和基礎。我們所強調的共贏合作也是在這些基礎上構架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體系、基本道德體系和價值體系。當有人破壞這種規則,侵犯他人利益的時候,他必須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

  但是在我們的環境中,這種不講信用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對於此次對我個人造成的損失,已經是無法挽回的。但是對於我個人的收穫而言,除了我個人內心的那種坦然,還有自己對於客戶的那種尊重,以及客戶對我這個人的認可。

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一根麻桿呼救。有個漁夫來了,商人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被救後,商人翻臉不認賬,只給了漁夫十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富翁說:“你一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得到十兩金子還不滿足?”不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

人若無信,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