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的老党员,其实也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我所派驻的上东村党支部,算上我有党员30名。我到村里的第一天,就让村干部把他们的详细信息整理出来。粗略统计,竟然发现60岁以上的党员19人,占党员总数的63%,还有9人在50岁到60岁之间,也即将迈入“60后”方阵。

这个数据让我大吃一惊,老支书赵卫平告诉我,现在全镇农村的党员状况都差不多,老龄化普遍严重……

第一书记首要任务就是要发挥党建的“红色引擎”,助推脱贫攻坚,可这么多“退二线”的老党员,党组织有活力吗?我决定先有意的把全村的党员走访一遍。

第一个走访的是荷树下组的老党员杨兴兰,今年75岁。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他一个人住在老屋里。我与村主任何湘勇刚到荷树下,他就远远的喊我们,招呼我们进屋喝茶。

农村里的老党员,其实也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杨兴兰20年前就是村里的村主任。回想当年,他说,“那时候山上交通闭塞,村民们下山全靠肩挑背扛,沿着羊肠小道翻山越岭,山上种植的药材来不及卖就霉掉了,可受罪了”。那几年,他带领村民用炸药“开道”,一锹一锹的凿除了一条山路,打通了山上几个组与山下联通的路,摩托车能开到家门口了,山上种植的药材再也不担心运不出去了。

这是老主任引以自豪的往事,也是这么多年来村民还拥护、尊重他的资本。这让我想起电影《红旗渠》的画面,那时候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工作战,需要的是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

后来老主任身体出现异常,乡里领导帮他找人去郴州看病,确诊为鼻癌,这才从村主任职位上申请退下来。老主任乐观向上,在郴州住院时,就给儿子说,“治不好的就直接在郴州火化,不用拉回家。”

也许是老天给他开了个玩笑,病情好转之后回家休养,病情控制的很好,虽然身体大不如以前,但现在依然精神矍铄。我开玩笑说,那时候肯定是误诊了。

临走时,老主任拉着我和何湘勇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当干部就不要想着要回报,就是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些话现在只能在影视剧里听到。老主任说这话时,眼睛里充满着坚定,让人肃然起敬。我相信,那个年代,他们是这样坦坦荡荡走过来的。

第二走访的是老党员陈登南,我们刚到他家时,他也正从城里赶集回来,我注意到他胸前别着党徽。我说,“老爷子,赶集也带党徽啊”,他说,“除了睡觉不带,什么时候都带,党时刻在我心里”。

农村里的老党员,其实也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陈登南,75岁,是20年前的村委会的委员,主要负责民事调解工作。一同的村干部杨兴家说,他是公认的调解高手。在农村,邻里纠纷、扯皮拉筋的事太多了。陈登南一出面,再大的怨气都能化尴尬为玉帛,有事也会遇到难缠的,陈登南就拉开架势,秉公说理,有时能调解几个晚上,直到最后大家握手言和、心服口服。老爷子亲手拟定调解协议,当事人还要乖乖的给村里交调解费,我是第一次听说农村调解还要收调解费的。

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中,陈登南被委以临时纪检委员的任务,一路上他不断提醒大家注意党员身份,不乱丢垃圾,一切行动听指挥。在车上,陈登南还主动献唱,高歌一曲《鲜花献给共产党》,语气平稳,声情并茂,博得阵阵掌声。老爷子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要向天再借500年,只要组织需要我,我时刻准备着。

嗨,老爷子哪像75岁的人,分明就是57嘛。

还有退伍军人杨庆章、李启斌,参加过对越反击战。老党员赵海林、何成贵主动在村组里修渠改水。84岁的老党员何春莲,党龄63年了,村里每次开党员大会必到……

老党员们也希望多发展一批年轻后生,充实支部。这两年,村支部在老党员们的测评建议下,连续定了10个入党积极分子,分由他们跟踪培养。

农村里的老党员,其实也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我知道,老党员们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村里有这样的党员,同样是村里的财富,发挥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把利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