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里尼奥选择执教热刺,里皮与足协都应反思,再次证明一条铁律

穆里尼奥明知中国能开出3000万欧元以上的薪水,但还是选择了执教热刺,年薪1500万欧元。穆里尼奥的选择,可以说同时“打脸”了中国足协和里皮,后者都没有按照足球世界的一条铁律来做事,结果就将遭到现实的惩罚。穆里尼奥虽然曾经与恒大集团的许家印把酒言欢,但是最终还是做出了冷静的选择。

穆里尼奥选择执教热刺,里皮与足协都应反思,再次证明一条铁律

感谢穆里尼奥做出正确选择

穆里尼奥的选择,让里皮汗颜

里皮最近下课之后,由于其主动辞职的方式以及中国球员在场上出现的乌龙失误,都一定程度上博取了球迷的同情,甚至很多中国球迷再次把炮火集中对准了足协和国家队队员。网上有一个段子,说中国足球只是小学生,里皮是国家院士,院士实在带不动小学生,无奈之下只能离开。这个段子如果是用来单纯搞笑我觉得无可厚非,而且展示了里皮的无奈。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思想结论,我认为这个段子从逻辑上刚好证明里皮只是为了钱而来到了中国。

里皮不是第一次执教中国队,他已经是二进宫了,加上在恒大早年的认识,我认为里皮一定对中国球员水平有比较清醒的判断,不存在只是这两场打得不好失去了信心。如果里皮真心认为国足没有这样的实力,中国球员带不动,那么里皮为什么要选择二进宫呢?二进宫为什么还要求涨薪水呢?换用上面那个常用的网络段子来说,这个国家院士并不是说被要求来教育孩子,而是为了挣家教费才硬要教一个小学生学习微积分,教之前难道就不清楚这个学生是小学生吗?那么你为什么要来教呢?答案只能是为了钱。

现在里皮一再强调中国足球的球员能力不行,每一次强调都是坐实自己第二次来中国执教的动机不纯,只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因为里皮目前对中国足球所有的评价都是他很早就可以下结论的,并非这半年来的新鲜体会。

穆里尼奥选择执教热刺,里皮与足协都应反思,再次证明一条铁律

里皮应为自己所说的话而汗颜

穆里尼奥的选择,让足协警醒

穆里尼奥相对于里皮来说还是当打之年,其战术理念和与球员相处的模式虽有特殊性,但还是欧洲足球的主流范畴。穆里尼奥婉拒国足,实际上给了中国足球一个机会。

中国足球多年来在选教练的问题上都是一种赌博的心态,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花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选定一个教练,这个时间中充满纠结,然后等教练来了就不管不问,等到教练有了问题就把教练罢免,但是每次罢免教练的时候,球队的成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余地。这样的思维方式是罪魁祸首,如果继续用这样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最终选择的教练仍然是不靠谱的。

正因足协选人的逻辑是赌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才会有很多不适合中国的教练出现,他们只在乎钱而忽略了工作的难度。穆里尼奥之所以会留在英超执教,也是因为毕竟他在英超和西甲的经验最丰富,他有更多的经验,他对自己的风格有准确的定位。而如果来到中国,即使是为了虐菜,也不能发挥他的特长。然而中国愿意邀请他,无非是考虑他的名气能够震慑球队,他的成功案例能让主管部门有所自信,可是这些都是虚的。穆里尼奥是第一个勇敢的用自己的清醒来让中国足球的清醒的好教练,我们应该感谢他的选择。

穆里尼奥选择执教热刺,里皮与足协都应反思,再次证明一条铁律

穆里尼奥离中国只差一步

足球世界的铁律——不能跨越的发展

大多数人认为青训是要好好抓的事情,却不知道为何一定要做好青训,也不知道青训应该怎么做。其实透过穆里尼奥的选择,我们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足球世界的一条铁律,所有足球的发展都是连续的过程,不能有跳跃式的跨越式的发展轨迹。

如何理解这个铁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球队、任何一个球员,其特点都是长期培养出来的,都是根据自身特点一步一步发展出来的,过程中即使有转变,也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没有突变的可能。如果谁破坏这个规律,谁就很难完成自己的体系建设。巴萨的拉玛西亚训练营出品了众多优秀球员,Tiki-Taka的战术踢法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巴萨踢出这样的足球不是一个球队的做法,是针对整个巴萨多年的踢法做出的战略安排,并一代代进行试验,不是一蹴而就的。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俱乐部也不敢轻易模仿,原因是自己并没有一脉相承的基因,如果贸然模仿就会失去自己的风格。如果作为一个个体,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思考。穆里尼奥不会放弃他对于欧洲足球的理解,对欧洲尤其是英超和西甲的理解是他的财富,他不会轻易放弃财富而去追求其他,追求其他就意味着可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不适应性,就可能遇到强迫自己铁树开花的尴尬。

反过来,中国经常贸然学习他人的经验,不考虑发展基础,这就是追求跨越发展的恶果。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南斯拉夫、法国……每个国家的教练都请过了,该学的都学了,最终就是中国足球彻底丧失了自己的特点,而且无法补救。中国足球违反了不能跨越发展的铁律,自食其果,此时还要请穆里尼奥开启一个新的风格。感谢穆里尼奥用自己的冷静挽救了中国足球,没有踏上另一条不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