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那些历史名臣都是怎么化解

入朝为官本能的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为追求目标,当功高盖主,权势过盛时又会引来帝王的猜忌,搞不好给扣个谋反的罪名,那就是满门抄斩,遗臭万年的下场。

纵使留下犯言直谏,君明臣贤的典故。唐太宗也因为魏征曾把给自己提建议的书稿给史官褚遂良观看,砸掉了魏征的墓碑。魏征尚且只是宰相之一,远未能达到危机皇权的地步。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权臣最后都难免与帝王角力,善终的却甚少,看看以下这三位历史名臣又是怎么做的。

功高盖主?那些历史名臣都是怎么化解

王翦,秦始皇灭六国主力,最大对手楚国就是被他灭掉,当时手握60万大军。他每次出征都会索要美女金钱土地,消除秦始皇的猜忌,觉得此人没什么野心,放心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他。最后,秦统一六国,王翦还是选择告老还乡,开国功臣位高权重,容易遭到帝王的清洗,他还是急流勇退,得到善终。

功高盖主?那些历史名臣都是怎么化解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击退吐蕃,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不仅拥有大将之材,还具备超高的情商。首先,不居功自傲,为人低调。代宗为了褒奖郭子仪的功绩,任命他为尚书令,但他坚持不受,因为此位置李世民曾担任,后来再无官员担任,不能坏了规矩。

宦官程元振觉得郭子仪有拥立之功,而且在将领间很有威望,屡进谗言。郭子仪则将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次,尊重肃宗和代宗身边的官员,他在外领兵打仗是,鱼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大臣都担心他举兵造反。郭子仪只是哭着说:“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

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部下怕鱼朝恩将对他不利,也要求跟随前往,但郭子仪却只带十几个家僮。鱼朝恩反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事情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德高望重的人,能不起疑心吗?”

功高盖主?那些历史名臣都是怎么化解

曾国藩,凭一己之力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当时的清朝已经没钱再发动战争,咸丰皇帝想着让各地将领自己组建军队去平乱,死前曾许诺,攻破金陵的人封王。爵位分公、侯、伯、子、男,封王是“公”爵,最后慈禧也只给了个“候”爵。此时的曾国藩主管江南四省的军务,慈禧也开始忌惮,八旗军赶赴江南准备收取胜利果实。为了向朝廷表决心,曾国藩直接裁剪湘军并称病要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兵权。

曾国藩:“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