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哪吒:魔童降世》的經典

在童年時期,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和我一樣有著同樣的煩惱:到底是誰在操控者我的大腦、我的思想?我真的是我嗎?在之前,還沒有接觸過生物學的我堅定的相信女媧造人、小學課本里的盤古開天闢地,是上帝創造了我,賦予了我生命,操控了我的思想和行動,

我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被我所接觸的一切事物所影響,所決定,被我的情緒所操控。

堪比《哪吒:魔童降世》的經典


還在點映期的《哪吒:魔童降世》在豆瓣就已達到8.7的評分,在此之前,也有一部相媲美的動畫片在2016年就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同年,獲得了第7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動畫片獎——《頭腦特工隊》

堪比《哪吒:魔童降世》的經典

該片講述了小女孩萊利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搬到舊金山,她的生活被大腦裡的五位情緒小人所掌控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最先出場的情緒小人是樂樂 (代表快樂的情緒),喜悅的情緒持續了33秒,圓柱形的按鈕臺就被憂憂(代表悲傷的情緒)控制住,隨即哇哇地大哭。之後萊利的大腦越來越擁擠,出現了怕怕(代表恐懼的情緒)、厭厭(代表厭惡的情緒)、怒怒(代表憤怒的情緒)。隨機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記憶球,其中每一個核心記憶,都會為萊利的性格提供能量源泉。

在明尼蘇達的日子,由樂樂主導,產生了一個有一個快樂的記憶球。搬到新環境後,情緒不聽話,總是愛打架。憂憂一直是個不省心的傢伙,她的雙手一觸即記憶星球后,就變成冰冷的藍色,讓萊利的心情跌入谷底,時常一會兒開心一會難過。

堪比《哪吒:魔童降世》的經典

此時,我討厭憂憂,希望萊利能一直快樂,希望我們能夠一直快樂,但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悲傷。

於是當樂樂竭盡所能想把所有藍色記憶球丟掉的時候,災難發生了。她們隨著圓柱型透明管道掉落在長期記憶區,暫時無法回到大腦總部。失去樂樂的其他情緒小人頓時亂了方寸,於是憤怒上頭,遲早會壞事。環球島、家庭島、友情島、淘氣島 一一被破滅

不過成長不就是世界觀不斷破碎又重組的一個過程嗎?

此刻,樂樂和憂憂還在一直尋找出去的機會,在長期記憶區裡,某些生命當中的重要記憶,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丟失, 只有口香糖廣告一遍一遍永不消退,時不時發送到大腦總部,像極了某些營銷手段洗腦式的傳播,口水歌虛高的傳唱度。

納粹的政治宣傳大師約瑟夫 戈培爾用一句話講出了自己的訣竅:“謊話說一次仍然是謊話,但說一千次,就變成了事實。”(筆者並不認同此觀點哦)

接著,她們在長期記憶區遇到了,萊利童年的好朋友------BingBang。

堪比《哪吒:魔童降世》的經典

他們終於踏上了歸途的火車

在火車上裝著“事實”和“觀點”的箱子不小心被樂樂給弄翻了,可因為他們太過於相似,無法重新分類,事實和觀點就開始被混為一談。

之後他們來到了潛意識區,希望能夠讓萊利清醒過來,這樣他們就能回到大腦總部了,不幸的是,在危急時刻樂樂和BingBang 一同掉進了無底深淵,在無底深淵裡一切都將會變成灰燼。

成長的代價是不得不捨去一些東西, 為了讓樂樂重返頭腦總部BingBang最後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樂樂的成功出逃。

可萊利的生命中不會再有BingBang。那你的BingBang還在嗎?

堪比《哪吒:魔童降世》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