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雙11:一邊說超值賺到了,一邊吃土還花唄

雙11,你還興奮嗎?——至少我早已是平常心看待了。

我眼中的雙11:一邊說超值賺到了,一邊吃土還花唄

確實,雙11曾經興奮過。隨著花唄額度不斷上漲,加上雙11期間不小的優惠力度,結果必然是買買買的節奏。很久之前,在剛出來工作沒多久就趕上了一波雙11。出於“改善父母電子產品用戶體驗”的想法,我曾經入手了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送給父母,並給自己換上了HiFi耳機、新電腦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並且,積蓄雖然不多,但有花唄等產品作為購買的後盾,花起錢來毫不猶豫。對我來說,花唄等產品就是“剁手”的最大助推劑。

我眼中的雙11:一邊說超值賺到了,一邊吃土還花唄

隨後的一年,相信不少人也經歷過——幾乎每個月都是在還花唄,剁手體驗的興奮感早已消失殆盡。剁手一時爽,爽完還花唄。吃土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如此一來,雙11並沒有多爽。說到底還是要看個人經濟能力和自己的需求,再大的優惠力度也不應該“只為剁手而剁手”。應該說,還花唄是雙11活動對我的吸引力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眼中的雙11:一邊說超值賺到了,一邊吃土還花唄

與此同時,雙11促銷活動的成功也產生了「促銷氾濫」。只要查一下電商平臺全年的促銷活動計劃,你會發現幾乎可以說是“三天一小促,五天一大促”。雖然這麼說有些誇張,但促銷活動的增多,確實使得雙11的吸引力再度下降。雙11過後,又有雙12,藉著是元旦促銷,再然後是春節促銷,三四月有幾波促銷叫不上名字,然後就到了618年中大促。開學季、國慶中秋一過,豈不又轉回雙11了嘛!這麼一看,只要比平時稍微優惠點,入手的話都是“賺到了”。這樣的機會,一年到頭多的是,只是體量上比不上雙11,但對消費者個體而言都差不多。

我眼中的雙11:一邊說超值賺到了,一邊吃土還花唄

話說回來,雙11確實也是一場共贏的活動。對店家來說,集中式的促銷活動能吸引大量的流量,從而促使銷量上漲;對消費者來說,優惠和降價是實在的,入手確實很值;對平臺來說,流量更是一切。但是,看起來是共贏,總還是有人虧了。有的店家虧了推廣費、薄利多銷未回本;有的消費者買了太多沒用的東西,影響了生活。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作為消費者個體,我只能說,看需求。

我眼中的雙11:一邊說超值賺到了,一邊吃土還花唄

誠然,雙11造就了各種交易記錄,但本質上就是一場互聯網雲端的「趕集」。只是現實中的趕集,做不到那麼大規模罷了。在這場趕集中,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