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川西

两个字,代表的是一种神秘。

无论是地理还是文化意义。

川西高原

一首你没听过的最动人的情诗,

一道你没见过的最优美的风景。

每一位去过成都的朋友,不知怎样描述她的时候,只有用四个字来形容最贴切:“巴适得很!”

而我也是多年前,第一次在成都听到“川西”这两个字,然后,就对成都以西那片神秘的土地充满向往。

原来,四川,却不只是有“巴适”。

这里还有另一个世界:原始蛮荒、美丽苍茫,受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的藏、羌人,生活在那片遥远的群山高原深处……

这几年,我多次的去往四川游玩,也或者再从这里进藏。

  • 去的次数越多越发现:“天府之国”的美称,对四川来说太片面。

大四川,被一条山脉,分为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川西与川西坝子。

这山脉,就是如今雅安的邛崃山脉。以西是川西高原,即川西;以东是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坝子。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一条线,两个世界

这不仅是地理、人口分界,也是文化分界线:西北侧,是受藏传佛教深刻影响的藏、羌文化区;东南侧,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儒释道三教并举的汉文化区。

四川西部和西北部的川西,是原始且原生态的美,还有古老与神秘的文明。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当年让李大诗仙畏难的天堑,早已变成虽蜿蜒盘旋但顺畅平稳的坦途,虽然雅康高速开通川藏318线的辉煌不再,但神秘的川西,依然蒙着层层面纱。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自驾川西,勇者乐园

雅安,就是面纱后另一个世界的起点。

古代:

它既是茶马古道的北线起点,又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

现代:

它既是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又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的过渡地带。

雅安,听这名字,娴雅平安,美!

老天赐予川西坝子的是安逸,给成都以“巴适”,却把更多的美分家到了另一边。邛崃山脉:右手是天府,以富庶;左手是雪山,以美艳。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原生态的美

  • 或者是上天有所偏爱,也或者是有意为之。上天给了成都为中心的天府之国以富庶,却把更多的美景遗留在了川西,绝无虚言。

不信你来看,从雅安开始,泸定、康定古城、九寨沟、黄龙、桃坪羌寨、卧龙保护区、色达佛学院、米亚罗风景区、黄河首曲,贡嘎雪山,哪一处不是闻名中外,哪一处不是在川西?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色达密密麻麻的僧舍

不过我这心里还是满满的羡慕嫉妒恨:川西的美有些过份了,真的。

山美、水奇也就罢了,诗人王维到了巴峡留恋往返,他是这样说的: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人在树梢走呢。

然而,川西,除了这美得让人嫉妒的自然风光,竟然还有世界知名俊朗的康巴汉子。

就说这康巴汉子吧,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大高个儿,五官轮廓鲜明有雕塑之美。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喝茶的康巴汉子

2004年,格勒在《略论康巴人和康巴文化》一文中这样记载:“……还有太平洋彼岸的洋人姑娘,千里迢迢来到康区,嫁给了康巴人”。

我是说老天太偏心,还是说人不能太贪得无厌呢?

得天独厚的四川,有辣妹子,还有康巴汉子,真男人的硬朗秒杀娘娘腔。

川西,除了高山峡谷的自然风景优美迷人,还有若尔盖、红原与阿坝,这些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高原沼泽带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我第一次到若尔盖,是三年前的一个秋天。第一眼的感觉,是这里那种不同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柔美与苍茫,细腻与粗犷。

广袤宏阔的沼泽地带,不仅是在平坦宽阔的河滩、湖群洼地和阶地,也在无流宽谷和伏流宽谷地带,我们也叫它草原。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若尔盖大草原

我们都知道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的分界线,南方人北方人嘛,只有到了若尔盖才知道秦岭是如此之大。

若尔盖北部和东南部山地,依然是秦岭西部的迭山余脉,中国地理意义上的南北分界线-秦岭,竟是延伸如此之远。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若尔盖草原,面积5.3万平方公里,又称为松潘高原,背依北边的秦岭、面对南面邛崃山、岷山在东部、西边是果洛山、阿尼玛卿山、西倾山等山岭,群山环抱。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那一个月,毛主席连续作诗多首,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七律·长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中充满大气磅礴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我们也可以看出毛主席对这块区域自然环境的认知,五岭逶迤,金沙拍岸,岷山千里雪。

也就是这样一个群山环绕的高原盆地,造就了不同于其他草原的险美风景:山高谷深,地势陡峭,河流蜿蜒曲折,湖泊星罗棋布。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天籁仙境

战争年代,红军长征可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

而和平时期,我们就是享受先辈们的余荫,总希望去看不一样的风景,比如若尔盖草原。

感恩吧。

从盛世大唐到现在,若尔盖,从未被忘记,只是她好似一直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粗犷与柔美和谐一体

它没有新疆那拉提草原“空中草原”的美誉,也没有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那达慕大会的盛名远播。提到毛儿盖草原,只让我们想到吃草根煮皮带。

自古以来,这块土地总是被人提起,却总是以另一种方式。更多的是被选择性的遗忘。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这位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怎会忘记虎视眈眈的吐谷浑,这青藏高原与内地发生沟通与交融的前缘地带。

近代,我们英勇的红军长征将士们,爬雪山过草地,“万水千山只等闲”,又以钢铁般的意志把悲壮永远铭刻在这块土地上。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原始蛮荒地带

曾经的吐谷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茫茫的若尔盖草原,独成一湾风景。

这川西北的一颗绿色明珠,散发着温润的气息,在秋日丝丝缕缕的暖阳中,愈发神秘莫测。

历史在现在发生可喜的转变。

川西,包括毛儿盖、若尔盖、还有阿坝,已经开始成为一块旅游的热土,成为很多自驾爱好者的首选之地。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一路向西

险则险矣,我们之所以来这里,正是要欣赏这里被偷藏着的“险到极致的美”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海螺沟红石滩

来来来,你看这海拔7556米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远望如金字塔般高耸入云,登临其上,放眼望去,万里银白的雪域匍匐脚下。

来海螺沟吧,晶莹的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这不就是神话中的水晶宫?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达古冰川世界


如果赶上雾天,雪山、冰川和旅人,隐没在云岚雾霭之中,分不清虚幻的梦境还是真实的天空…...

来川西,我就不用提净土稻城亚丁,这“地球上最后一滴眼泪”了吧?

来川西,这里有你打破脑袋也想不到的现代冰川!距离成都仅290公里,全球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达古冰川,比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还更多彩多姿!

你再看,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大川切割出来的高山峡谷,壁立如削,激流咆哮,崖陡壁立,让人头晕目眩。

这份原生态,不正是我们希冀让心情激荡的美丽苍茫?

正如李白所言看的就是这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激流峡谷

不但有美艳的自然风光,川西高原上还有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里孕育的古老与神秘的文明。

  • 川西还有阿坝州、甘孜州藏区,还有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座座原生态的村落,一处处原汁原味的藏传佛教寺庙。

每一处地方,每一个人,每一个普通的动作,对我们这些异乡人都是风景。

川西有藏寨,我们就不说丹巴了;川西有寺院,我们就不说色达了。

散发着藏传佛教灵异色彩的郎木寺,在秋日阳光下神秘而圣洁。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神秘的郎木寺

江这边是川西,江对岸是甘南,一条不足2米宽的小溪穿镇而过,仿若带走了一切喧嚣。

我到的那天是周末,站在这名曰“白龙江”的溪边,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奇景:溪北时不时走着宝相庄严的红衣喇嘛,还有戴着无檐回回帽的阿訇在做礼拜。一条小溪,融合了藏、回、汉。

晒大佛、做礼拜,晒太阳的老人在斑驳的墙角眯眼打瞌睡,好奇的旅人漫步在老旧的石板路上,在这个寂然无声的小镇,是如此的和谐自然。

时间也如同小溪一样缓慢的流淌,流向更远方的未知世界。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纯净的世界在这里是寻常

川西,内秀若此,却秉承了四川的低调内敛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不吝于笔墨,目光多聚焦在天府之国,却吝于川西。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文化上的“嫌贫爱富”?

川西坝子人,只是塔拉着草鞋,摆摆龙门阵,喝一口茶,说一句:瓜兮兮的。其实,心里却是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让人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要麻和不辣,可不会像东北佬迷龙一惊一乍:“得意个锤子!”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巴适的成都

四川能得意的太多了。

杜甫在这盖个草堂,诸葛亮蛰伏三出岐山,李冰建都江堰为国为民,巴蜀文化影响深远。从这里,走出了众多伟人、名人,四川人随口就能说出一长串的名字。这里有太多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篇,张口就来。还有川菜遍布全球,川军壮士出川……

都是等闲事啦。四川嘛,不张扬要实干。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我的团长我的团

似乎被遗忘的川西,一直是那么的更加的低调内敛。

川西有雪山、森林和高山峡谷、高原草甸,历史上却没留下多少诗篇。

有多少人知道:

川西,有一群仿若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藏民、羌人,这里是亚拉雪山脚下,藏传古籍《神山志易解脱之道》记载的“第二香巴拉”。

他们在这高山雪山、森林、冰川、湖泊、河流交织绵延间,与这大自然和谐相处。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川西牧民

有谁知道:

西,有塔公草原,这广袤辽阔的高山草甸原野之上,牧民们赶着牛羊逐水草而居,悠扬粗犷的牧歌,似亘古以来一直在苍茫的空中回荡......

也只有在这样的地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川西高原交汇处,才能产生受藏传佛教深刻影响,又与现代气息、中原文化勾连牵扯不清的文化特色吧?

要知道:蜀人最早活动的区域一直在川西的岷山山区,最早的蜀王蚕丛氏本是岷山之中的古氐羌。

这就需要你来一一探索揭秘了。

这样的一个川西,若是李白活在这个时代,恐怕也会一步三回头,心中思之念之更多诗篇如泉涌吧。

事实上是,你根本见不到川西的自我吹嘘,更没有多少赞颂这里的诗词篇章。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荒原放牧人

真的,大四川的川西和川西坝子,根本就是两个国度。

新世纪,川西成为了人们趋之如骛的旅游热土。

几乎每一个去川西自驾的人,都被一路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冲击视觉、震撼内心,而忘记了坐在成都茶馆看变脸的“巴适”。

藏族民居碉楼就不说了,只要有人踪的地方,处处可见藏民虔诚的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五彩经幡随风飘摇,路边墙壁刻石头经文、玛尼堆、白塔,太为寻常。

这与我们现实生活可不就是两个世界?

注意,这里不是西域,也不是吐蕃。西域是新疆,吐蕃是青海。

  • 川西坝子,是儒释道文化圈。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成都巷子的手艺人

  • 川西,是青藏文化、西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汇处。长篇史诗《格萨尔王》的影响也可以在这里找到痕迹,比如郎木寺镇的清真寺。

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比如康定,比如郎木寺,比如雅安,等等。

自驾川西路过道孚县,我在一座小村庄被酥油茶陶醉了。

村子只有棕白两个色调,白色屋顶,白色主墙,棕色的木质构件,其间配以红色、蓝色佛教图案,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辉映下,仿佛幻化成妙不可言的积木图案。

在苍翠森林青青牧场间,这散落着这样几户独处的院落,安然静谧,似与世隔绝,丝毫不见喧嚣。

川西,活着可见的“天堂”;四川,不只是巴适

川西藏民家

我们路过的时候,村口一位藏族老婆婆,都没有抬头看一眼路人,只是专心回头轻声逗着背上的孩子,黑黑的脸笑成沟壑。不远处,一只胖嘟嘟长毛的小狗欢快的追逐着什么。

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有幸到藏族同胞家讨一杯水喝。

热情的主人请我们吃糌粑,喝酥油茶。还拿出了青稞酒,可惜司机只能吃浓郁味道的酸奶子。且不说屋内如同异域的文化元素,藏人的礼仪和憨厚质朴,用力嚼风干牦牛肉干,再喝一碗热乎乎酥油茶,全身舒坦,地地道道的口味,让我的味觉都忘记了都市的甜品奶茶。

这里,丝毫没有都市浮躁气息的感染;这里,人们过着简单质朴纯真的生活。

真有“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之意啊。

川西,这内秀的美,太耀眼。

川西很小,一篇文章可以写完;川西很大,独特的风土人情够探索一辈子。你还认为四川只有“巴适”?

川西,

一个听名字就想去的远方,

成都是巴适,拉萨是信仰。

川西,不同于甘南,又异于西藏,

不一样的藏地,

不一样的世界,

原始而美丽的天堂。

小贴士:

1,川西游玩最佳方式:自驾。也可以在成都租车、拼车、定制

2,川藏自驾注意:最好有该路线旅行经验的人带队或者自驾组团、跟自驾团出行。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发现最美?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敬请关注人生即旅行的“酷妹儿圈”。

(请关注 ,与你一起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