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南县破获武装蒋特案,淮海战役胜利战果在回隆镇广为宣传


漳南县破获武装蒋特案,淮海战役胜利战果在回隆镇广为宣传

1949年1月22日人民日报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人民正处于内战白热化的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胜利号角不断吹响,国民党节节败退。当时,作为冀南豫北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回隆镇,一直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目标,下面我看看1949年1月和2月的两份人民日报报道了回隆镇发生了什么事情。

1949年 1月 22日 星期六

人民日报第二版报道

题目:漳南破获武装蒋特案 主犯康东顺等被处死刑

【太行电】豫北漳南县政民密切结合,加强治安工作,日前于贾太保村破获武装特务案。上月八日,县府特在回隆镇召开五千多人的公审大会,八个特务罪犯在广大群众面前,有证有据,不得不一一承认其所犯罪行。该案主犯康东顺(曾混当我民兵队长)、李君、赵同芳在我腹地为敌散条催款,抢劫人民财产,七、八两月中抢掠数次,即搜刮民财数百万元,并以黑枪打死我耿铺村农会主席之父等三人,威逼其尹村的民兵群众资敌。后经贾太保群众发觉,秘密报告民主政府,即于八月二十七日在该村康东顺家将其捕获,缴手枪两枝。经过周密审讯,罪大恶极的主犯康、李、赵等三人罪证确凿,经上级政府批准,判处死刑。从犯赵九桂等五人,宽大处理,分别判处徒刑。大会宣判后群众情绪非常高。最后由县长和县委书记讲话,指出这次武装特务案的破获与处理,是我漳南人民对敌斗争中的一个胜利:明白告诉了一切反革命分子:民主政府法律是严明的;谁要死心踏地,继续作恶,执迷不悟,就坚决镇压。如果早日回头,停止作恶,人民会给以宽大出路。并强调指出,此次武装特务案破获的成功经验是:加强群众性的治安工作,与政府密切联系。他们号召大家组织联防,坚决打击武装特务便衣活动,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

1949年 2月 16日 星期三

人民日报第二版报道

题目:祝捷劳军

太行漳南回隆镇为了把毛主席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淮海战役的战果、及平津解放的大胜利消息作广泛宣传,特成立宣传联合会。在干部们的亲自动手带头下,搭起了一个三丈高的胜利楼做为宣传台,逢到集日,可向两万多群众作宣传,群众听了宣传后,又兴奋又坚决的说:“咱们要跟反动派干到底,不上狗日的当,要坚决消灭它个一干二净。”四街群众听了胜利消息后,自动慰劳了一百五十斤猪肉,驻地各机关部门都赶做了慰问袋送往前方。

1949年,国共内战已经进入决战阶段,特别是1948年9月的辽沈战役、1948年11月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的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我军已经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胜利已经在向我军招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我党一方面要把我们胜利的信息向全国人民进行宣传,让全国人民建立起对共产党的信心,让国民党支持者失去希望,转而支持共产党,一方面对国民党的一些顽固分子采取毫不留情的消灭和镇压。

在上述两则报道中,回隆镇当时是中共漳南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1947年4月15日,豫北战役结束后,根据革命的需要,漳南县委县政府在回隆成立,辖内黄、安阳、临漳、魏县四县结合部9个区共300多个村庄,属太行五专区,曾养斋任县委书记,白佩珩任县长。1949年撤销。第一则报道说的是漳南县第四区辛村所辖贾太保村破获的特务案,在回隆镇召开了五千多人的公审大会,三名主犯被判死刑,这是通过公审大会的方式告诉大家,与人民作对当反动派是没有好结果的。第二则报道是说漳南县委为了把三大战役的胜利消息向本县人民作宣传,在回隆搭了一个三丈高的胜利楼,每逢大集,可向两万多群众宣传。可见当时回隆镇的集市上的人流量是非常大的,确实可称得上是一个巨镇。

漳南县破获武装蒋特案,淮海战役胜利战果在回隆镇广为宣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