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松:資本如何看待《哪吒》的一飛沖天

葛小松:資本如何看待《哪吒》的一飛沖天

13日,《哪吒:魔童降世》再傳喜訊,總票房達到5.15億美元,超越以《你的名字》(3.6億)、《千與千尋》(2.7億)、《哈爾的移動城堡》(2.4億)為代表的多部日本動畫作品,成為目前票房最高的亞洲動畫電影,也成為了非好萊塢動畫電影票房第一。

《哪吒》從上映以來就得到了媒體、觀眾的一致好評,接連打破各種記錄,一步一步走上了中國甚至是亞洲動畫電影的票房最高峰。《哪吒》的成功對於國產動畫電影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那麼從《哪吒》之後,中國動畫電影是否將獲得資本的青睞,迎來一波大爆發呢?

其實從2015年的《大聖歸來》之後,國產動畫電影就一度呼聲高漲,人們相信國產動畫電影的春天來了。事實也確實如此,《大聖歸來》在口碑上為國產動畫電影打開了一片天地,之後的《大魚海棠》、《大護法》、《白蛇:緣起》等相繼上映,雖還未形成“國產動畫電影熱”,但比起之前的《喜羊羊》、《熊出沒》、《賽爾號》來說,至少讓觀眾感覺到國產動畫電影在往成人化的方向發展。

不過很可惜,《大聖歸來》後的動畫電影雖然百花齊放,在票房上卻沒有更大突破,超過5億票房的作品寥寥無幾。早先,一些資本確實有意投資國產動畫電影,但真正瞭解後發現,動畫電影出品時間太慢,起步就是三年,像《哪吒》這樣的作品從創意到製作完成就得五年左右,上映之後還要碰運氣,運氣不好觀眾不買賬一樣賠死。試問有多少投資人這麼有愛,不去投互聯網投房地產而要投動畫電影。所以很多資本雖然對動畫電影有興趣,但也只是興趣而已,稍稍瞭解一下動畫電影的製作就會打退堂鼓。

現在國內做動畫電影的大多是初創公司,他們有熱情,有技術,有理念,但是沒錢,沒錢就要融資。融資難自不必說,就算融到了,很大程度上也要向資方妥協,一些想法未必能實現得了。而且這些動畫製作團隊幹得都是一錘子買賣,成功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失敗了就散夥,風險極大。

為什麼投資方對動畫電影如此謹小慎微,也是因為之前賠怕了。2008年,由林超賢執導的《風雲決》在國內上映,這部武俠動畫電影號稱歷時五年製造,投資近千萬美元,謝霆鋒、任賢齊、韓雪等一眾明星參與配音。即使是這樣的投入,在當年也僅僅取得了2400萬人民幣的票房,投資方賠了個底朝天。而同年上映的《功夫熊貓》卻在內地收穫1.86億票房。兩者對比之下,投資人對國產動畫電影基本是涼透了心。

必須承認,中國和美國在電影工業上有著巨大差距,美國有迪士尼、皮克斯這樣的巨頭,他們在生產作品時有一套完整的工業流程,最終呈現出來的電影只是這套流程中的一環。所以我們看迪士尼的作品,也許有的不是那麼好看,但也沒什麼大毛病。比如漫威宇宙的系列電影,拍了二十多部,雖然也有好有壞,但你會發現它們總體質量都控制在一個範圍內,沒有曠世奇作,也沒有大爛片。在這方面,我認為國產動畫電影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追趕。

有人認為國產動畫電影和好萊塢動畫電影相比最大的短板是特效技術,畢竟看3D《獅子王》是可以數毛的。其實我們的動畫電影特效雖然達不到頂級,但也不算糟。好比好萊塢的電影特效可以打95分,咱們的打80分,80已經不低了,至少不會因為五毛特效影響觀影體驗。中國動畫電影的最大短板,還是在故事上。

就拿最近大火的《哪吒》來說,網上有很多對哪吒的正面評價,但主要集中在一些細節或某個情節點,比如最後體現的父愛,哪吒喊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少有人給《哪吒》的整體劇情做分析。導演在這部作品裡插入了太多的主題:家庭(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愛)、友情(哪吒與敖丙)、身份認同(魔丸與靈丸,人與妖),但是哪一條主題都沒有深挖。換句話說,情節複雜但是沒有深度。在影片的整體結構上,《哪吒》和《大聖歸來》如出一轍,都是反英雄的主角形象,都是拿誇張的表演和屎尿屁鼻涕作為笑料,都是在結尾靠主角的變身來把影片推向高潮。

雖然《哪吒》沒有太多創新的地方,卻在票房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說明中國觀眾好這一口。但這樣的套路還能用多久?恐怕再來個一兩部觀眾就會審美疲勞了吧。相比之下《大魚海棠》、《白蛇》、《風語咒》儘管在票房上沒有多大成功,但它們卻在努力嘗試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文化產業,很多行業形成了文化+的發展模式,像電影更應當注重文化的表達。所謂文化,不是幾座中國風的建築,幾件古裝就能體現的,它是人們內心深層次的感情。79版《哪吒鬧海》所講的故事並不複雜,但是其中哪吒自刎那一段卻是震撼人心。


葛小松:資本如何看待《哪吒》的一飛沖天

B站《哪吒鬧海》自刎片段

因為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強調的是天地君親師,強調的是忠孝,而哪吒這一刎實際上體現了對父權的反抗,文化上的衝擊帶來的藝術感染力是會讓人銘記於心的,即使到了40年後的今天也不會過時。

真正的好故事應該潤物細無聲,只要前面的鋪墊夠了,後面的高潮部分不需要聲嘶力竭地吶喊一樣可以震撼人心。看《哪吒》最後的高潮部分,導演可謂是下足了功夫,音樂音效、主角的變身、主角的吶喊、噴射出的火焰、巨大的冰塊、一眾百姓的目光,可以說能用的辦法全用上了,最後才換來了觀眾的感動。那麼觀眾到底是被情節感動了,還是被聲音和特效震撼了,恐怕很難說清。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泰坦尼克號》前面對男女主角的感情鋪墊不夠,最後訣別那一場戲要想讓觀眾感動,小李子就要一邊拍著木板一邊痛哭流涕,然後衝露絲大喊:“你要堅持下來,替我活下去!”只有這樣才可能調動起觀眾的感情。但事實是訣別這一場戲拍得非常安靜,卻深入人心的。還有《當幸福來敲門》裡威爾史密斯和兒子躲在廁所裡那場戲,沒有配樂,也沒有哭喊,卻成為了影史上的經典。

《哪吒》的票房成功了,不代表它在藝術上的成功,你能說它比《千與千尋》更好嗎?《大魚海棠》、《白蛇》在票房上失敗了,但能看到它們在藝術上努力追求突破。中國動畫電影必須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可以借鑑,但不能模仿。模仿日式風格的《風雲決》、《魁拔》失敗了,模仿《功夫熊貓》的《兔俠傳奇》失敗了,因為他們只學了別人的表現形式,內核上沒有突破。只有當我們的動畫電影能講好故事,發揚我們的文化,中國動畫電影才能迎來真正的發展。也只有到那時候,資本才會心甘情願地為作品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