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大家好,这里是“在运动中找到平衡点”爱旅游,爱生活的分享,这次的主题是“最热五一来临,从百度交通大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中部地区旅游热已成现实,为了避免加入游人大潮,聪明的游客已经准备,去长白山赏雪景,顺便跟冬天说再见”。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长白山天池雪景

01、海拔让长白山独领风骚,别的景区过夏天,它还还在抓住冬天的尾巴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南部,虽然纬度不是很高,却因独特的海拔(2700多米),它也是我国东北部最高峰,拥有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同纬度景区纷纷进入春季之时,依然抓住冬天的尾巴,为喜爱冬季冰雪的游客奉献视觉大餐。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长白山的雪

长白山是中朝两国的界山,见证中国和朝鲜两国的友谊、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也被称为满族文化的圣山,曾经被清政府严加保护,当然,它也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是当之无愧的最佳观景地。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不冻天池

长白山是国家5A级景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关东第一名山,众多头衔全因那道最硬的旅游主菜:长白山天池,我国最大的火山湖。

02、长白山天池就是该景区的“最硬”的主菜

经常在东北旅游的小伙伴,肯定常听到当地人吃饭时讲“上硬菜”,这道硬菜通常是这一餐中的主菜,按照这样的标准,把到长白山旅游当作一次视觉大餐的话,那么长白山天池就是这顿大餐中的主菜。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长白山天池瀑布

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大的火山湖,而且关于它的传说故事也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天池怪兽”,据说从清朝时就有记载,《长白山江岗志略》中这样描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猎人以为是龙”,近些年出没比较频繁。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初升的太阳

看到这是不是有人会想“清政府难到想编故事,让人来旅游吗?”,答案肯定不是,不能用现在景区经营思路去考虑这个问题,应该是恰恰相反,他们是怕有人来这里旅游或者定居生活,因为这里被满清当作自己的圣山和发祥地,怕被别人破坏,编出一个恐怖故事来吓人的可能性偏大,从满清政府封禁长白山也可以得出这样结论。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阿尔山杜鹃湖

今天的人们编出来的各种水怪故事,反倒是有吸引游客来此旅游的嫌疑(好奇是一部分游客旅游的原动力),因为湖水的成分和周边的环境是不具备存在完整生物链的条件,缺少了微生物和植物,没有最底层的供给,不可能存在其它高等生物的,所以水怪应该是看花眼或者编出来的。

03、长白山天池让阿尔山天池没有出头之日

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中,虽然有森林、河流、湖泊、神泉,也有两个天池,分别是驼峰岭天池和阿尔山天池,也非常值得游玩,无论是冬季还是夏秋之际,都有其独到的自然风光,知名度却无法同长白山天池相比较,长白山天池在东北占据着绝对的旅游优势,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景观的独特性,其它天池都无法望其项背,这也是内蒙古境内天池的悲哀,虽然不乏天池景观,却不能像长白山天池一样独占鳌头,也可以说内蒙古大兴安岭旅游景区中还缺少一道“硬菜”,需要好好挖掘和打造才行。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长白山白雪依旧

04、五一不想“人从众”,就去长白山看雪吧

根据以往的经验,五一出行大多游客会选择,温暖的长江两岸景区为主要旅游目的地,这样就难免会出现“人从众”现象,而现在最不适合的情况就是人多,所以选则到长白山这样的地方,来一次反季节旅游,相信旅游体验一定会不错。

“最热”五一来临,聪明游客躲开人群,到长白山去跟冬天说声再见

长白山的雪

那么五一连续五天的小长假,你会怎么选择呢?是选择南方的“人从众”,还是长白山的冰雪奇缘,亦或是宅在家中呢?欢迎留言讨论,谢谢阅读!

【温馨提示】

地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

门票:125元/人;

必游景点:金蟾卧峰、长白飞瀑、聚龙温泉、长白山大峡谷;

长白山是中国通朝鲜的界山,过去曾完全属于中国,在1957年的中国地图上还能看出来它完全属于中国,直到1962年中国和朝鲜重新划定界限,才让它成为了两国的界山,而天池则成了两国的界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