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聯農會養殖大講堂:

入秋後,雖然說飼草豐盛,氣溫適宜,是養鴨的“黃金季節”。但天氣變涼,晝夜溫差大,晝夜溫差可達10-15℃,對鴨群的冷熱應激較大。農村養殖場,棚舍通風不當,就可能造成鴨受涼,甚至混合感染其它疾病。


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01

早晚防涼

初秋,早晚溫度低溼度大,養戶早晚要減少開啟風機數,將側窗打開30-45°,防止養殖棚舍風速過大使群受涼。

早上溫度稍上升時,適當增大側窗角度到45-60°傾角,增大了養殖棚舍的通風口。保證養殖棚舍內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排出,同時又可以降低養殖棚舍溼度。

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02

舍內保溫噴水除塵

初秋,養殖棚舍中午溫度高,白天養殖棚舍溫度高於28℃時,要把風機打開,關閉側窗,這樣可以提高風速,降低養殖棚舍溫度。

秋天白天干燥,午後養殖棚舍一定要定期噴水除塵,建議養戶每2-3天給養殖棚舍除一次塵,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03

及時調整側窗和風機

要經常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風機和側窗的及時調整。高溫通過增加風速和關閉側窗提高風速來降溫,低溫通過打開側窗和減少風機降低風速來通風換氣。

除此之外,養殖棚舍的側窗要前後均勻、兩側對稱性打開,打開的角度要一致,防止養殖棚舍通風效果不均勻,造成局部風速較大。

還要經常檢查養殖棚舍的密閉性,對於養殖棚舍有漏洞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地修補,防止漏風吹進養殖棚舍,讓鴨受涼。

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04

溫度控制

3周齡之前的雛鴨,因自身體溫調節機能差,在育雛最初2天育雛室溫度應達到33-35℃,絕對不能使溫度低於29℃。3日齡後鴨舍溫度每3天下降1.5℃左右,至21日齡時降到常溫,以後保持在20℃左右為最佳。

育雛前期,可將鴨舍的一部分用塑料布與其他部分隔開,作為取暖區,以減少取暖面積,便於升溫,節約費用。

以後可隨日齡的增加,再逐漸延伸供暖面積及活動場地。取暖區內的取暖方式很多,有使用地上火龍管道供暖的,經濟條件好的也有使用電熱傘供暖的。

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使用電熱傘供暖的取暖室內可形成2個區域,一是高溫區,二是室溫區,以便鴨子自由選擇適宜的溫度區域進行活動與休息。

對使用地上火龍管道供暖方式的,可根據室內溫度靈活掌握生火的大小。為了隨時掌握室內溫度是否適宜,可在室內掛上溫度計,其高度應置於鴨背以上20釐米高度,供暖方式避免使用明煤生火加溫,避免引起一氧化碳(煤氣)中毒,另外也有利防火安全。

雛鴨10日齡前後,鴨舍就要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加熱和加熱的程度,主要看地域、季節與天氣情況。靈活掌握。

寒冷地區或冬季,夜裡或陰雨天氣,只要溫度達不到上述介紹的適宜溫度,就需繼續供暖,以避免因溫度忽高忽低而引起鴨子感冒,甚至繼發疫病;在炎熱的夏季若溫度超過育雛溫度,要注意防暑降溫。

秋季養鴨看4點,致富路上沒風險

不論是冬季還是夏季,當雛鴨脫溫後,要隨時觀察鴨群的舒適程度,特別是冬季晴天,當室內外溫差比較大時,應在中午放鴨。

若曬太陽的運動場是水泥或潮溼地面應鋪墊幹墊草,以避免鴨子臥在涼冷而又潮溼地面上而引起著涼及增加營養消耗。

商品鴨在飼養全過程中,溫度控制始終是個關鍵,只有能夠認真細心地控制溫度,才能保證良好的生長速度。

今天的乾貨知識分享就是這些,大家若有其他的問題或不同的見解,可以說出來我們一起討論。歡迎廣大養殖朋友們關注【聯農會大講堂】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會發布養殖行業消息、政策解讀、養殖知識與技能、專家講座等內容。

河南地區每日的雞、牛、養、豬、蛋價格行情,你知道嗎?掌握市場價格,瞭解市場行情!關注並進入“聯農會大講堂”公眾號,查看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