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年榜样②】石磊:有“青春”的冬天,不觉得寒冷

【青海青年榜样②】石磊:有“青春”的冬天,不觉得寒冷

视频采访

编者按: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青年,一直都是最活力的青春群体,是推动科研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青春是岁月的另一种延长,留下深深浅浅的时间印痕。即日起,共青团青海省委和青海在线网共同推出大型人物故事报道,充分展现他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平时工作中的青春担当。五四青年节期间,让我们一起听听第23届“青海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的心声,一同回顾那些奋斗的青春故事,感受年轻的力量。

【青海青年榜样②】石磊:有“青春”的冬天,不觉得寒冷

石磊接受采访

2020年的冬天,仿佛特别漫长,大家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局促不安。除了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还有一些人选择奔赴“抗疫”一线,在志愿者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发着光。石磊,就是万千志愿者中的一位。没有往日热闹的过节气氛,静谧的西宁让石磊有些伤感,看到疫情确诊数据不断上升,他的心情异常沉重。1月27日,正月初三,石磊临危请命,主动奔赴一线做志愿者。

石磊,1992年1月出生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2016年6月毕业于青海大学昆仑学院经济学专业。同年他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本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19年12月工作于共青团西宁市城中区委,2016年至今任青海省青联委员,省青联社会组织及海外归国人员界别秘书长,同时也是郭明义爱心团队青海青情援助分队发起人、大队长,全面负责团队的日常志愿者管理和项目的有序开展。

失败压不垮的坚持

他从小学起就喜欢帮助身边的人,经常给牧区的同学送吃的,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打扫卫生等。

2008奥运年,他在电视上看到很多青少年做奥运志愿者,喜欢做志愿者的他,也想做一名光荣的奥运志愿者。当时,石磊年龄小,不知道做志愿者要通过什么途径,于是,他想到给领导写信,希望可以帮忙实现他的愿望。

【青海青年榜样②】石磊:有“青春”的冬天,不觉得寒冷

石磊在无偿献血

6月的一天,他跑到县上邮局买到了信封和邮票,写了满满两页的信。寄完信后,石磊在家等了两个月,可是,他没有等到回信。奥运会开幕了,失望的石磊开始重新想办法做一名志愿者,后来,在海晏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他实现了做奥运志愿者的梦想,做了一名地方性安保志愿者。穿着志愿者背心和公安、武警站在一起执勤,石磊心里非常激动、自豪。

2009年年末,石磊因为阑尾手术休学一年,在山东省淄博市调理身体。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石磊在淄博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着急,想回青海为同胞尽自己的一份力。他找了很多部门表达自己的意愿,有人告诉他找红十字会,他就联系红十字会想参加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因为手机原因,他错过了答复。这也成了他最遗憾的一次经历。2010年末,他回到学校,成立了第一支海北州红十字青年志愿队。

2011年,石磊在电视新闻上了解到了当代雷锋郭明义,央视走基层蹲点日记《郭明义和他的粉丝》给他很大的影响。自此,他把郭明义当作自己的榜样,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找到郭明义,学习郭明义的雷锋精神。2012年,他考入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入学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青海救援支队,想办法联系郭明义本人。

石磊做事很坚持,只要决定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大学期间,他一直坚持联系郭明义本人,从中宣部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再到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历时半年终于联系到郭明义本人。“接到郭叔的电话,我特别激动,告诉他想在青海成立郭明义爱心团的事,他特别支持,那次电话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说着,石磊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青海青年榜样②】石磊:有“青春”的冬天,不觉得寒冷

疫情期间在平安西高速路口与防疫站工作人员交流工作

石磊从小有一个当军人的梦想。2014年,他报名入伍参军,由于舍不得刚成立的郭明义爱心团队,他放弃了自己做军人的梦想。“做军人的初衷是为服务群众,留在郭明义爱心团队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说,志愿者三个字已经融入到骨子里了。

镇定、沉着、冷静、积极,是郭明义爱心团队青海分队其他志愿者对石磊的评价。而他也一直积极地为家乡青海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工作之余,在西宁南北两座山徒步捡垃圾。他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地去祖国需要的地方。”

对石磊来说,他人生几个重要的经历都与做志愿者有关,丰富的志愿者经验为石磊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学习到很多生活及医疗常识、交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开拓了眼界。

寒风吹不散的认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石磊主动请缨驻守在西宁市平安西高速路口收费站,与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共同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地对往来车辆及司乘人员的检查登记及体温测量工作。

每天要戴口罩超过12个小时,闷,但却不能摘。手上没有手套,要在高速路口登记返青车辆的信息和测量车内人员体温,双手早已被冻得通红,握笔都很困难,他只能趁着询问的间隙搓手取暖。物资紧缺,收费站的防护服小号和中号偏多,对于身材较高的男性来说小号和中号防护服穿起来有些委屈,身材偏胖的石磊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号防护服,为其他人节省大号防护服。

为了穿上中号防护服,他只能在防护服内穿一件薄衬衫,高原冬天天气寒冷,室外温度均在零下10℃。从早到晚,他在寒风中不停地登记车辆、人员信息和测量体温,尽管身体已经很疲惫了,但他依旧坚持在最前面。仅一天,车辆、人员的信息登记簿写了满满数页,私家车从各地驶来,有的来自山东、广州、四川、最远的来自海南。这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可他每天完成的很好,登记极少出现错误,这与他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夜晚,天暗,远处的山印在朦胧中,石磊依旧在收费站的卡点登记信息,车道上的车辆排了很长的队,一排排的车灯像是皓光闪耀的银河。看着车主们归心似箭,石磊以最快、最认真的状态作着登记、测量工作。在高速检查站做志愿者期间,石磊每天几乎只吃一顿饭,早上在家吃过饭去高速检查站,一工作就是24个小时,长时间的站立让石磊体力透支很大,可他却感觉不到累,一心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石磊与团队志愿者石明杰共计在平安西高速检查站检查往来车辆6500余辆,并对14000余司乘人员登记及体温测量。

【青海青年榜样②】石磊:有“青春”的冬天,不觉得寒冷

石磊在上海留影

1月30日晚饭过后,石磊和家人开了一个小型的家庭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一线工作人员筹备一些物资,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做好决定后,第二天一早,石磊的父母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的3名志愿者去采购物资,亲自熬制几大桶红枣姜糖茶与志愿者一同带一些便于应急的速食送往平安西、小峡口、海东、火车站等检查站,杯子里的红枣姜糖茶的热气蕴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一股白色的气圈,温暖着工作人员的双手。石磊在高速检查点工作,从来没看到过父母的身影,每次都是在休息的时间只看到姜枣茶,喝着父母送来的姜枣茶石磊心里暖暖的。他说,冬天很冷,但心很热。

即使任务繁重,他也总显得精力充沛,举重若轻,摆在他面前的是刻不容缓的防疫重担。高速收费站的工作是24小时轮休制,也就是说工作24小时后休息24小时,石磊利用休息的24小时还兼任疾控中心转运组工作,负责在火车站、疾控中心两地转运发热病人及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

疫情紧张时期,医院救护车紧张,有些时候只能用普通的公务车已转运发热患者。2月15日上午,石磊负责转运一家从武汉回来的人,孩子高烧不退,父母体温正常。这给转运的人很大的心理压力,石磊得知这一情况后,独立承担了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劝退了同组其他负责转运的人,车上没有格挡的东西,发热的孩子就座在石磊后面,石磊心里非常紧张,不停地给自己鼓励打气,也为小孩子祈祷。最终发热小孩被诊断为普通的流感,石磊知道后心里松了一口气。“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很紧张,但当时不能退缩,我就劝告其他人不要去,如果被感染也是我一个人,其他人没必要冒这个风险。”石磊坚定地说。

在疲惫和热情的交织中,石磊发现,一周,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热爱生活,坚持逐梦,这就是石磊的青春。不忘自己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每个清晨启程,是为了梦的辽远。志愿者的每一丝力量,都万丈光芒。2020年4月,他被共青团青海省委和青海省青年联合会评选为第23届“青海青年五四奖章”称号。

那些可爱、可敬的奉献者,在病毒肆虐的大地上播撒下爱的火种,撒发出穿透寒风的温暖。(文/米海莲 图/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