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你知道多少有關“父親”的知識點

晏陽初被稱為“平民教育之父”

他提出了四大教育,分別是①以文藝教育攻愚,培養知識力;②以生計教育攻窮,培養生產力;③以衛生教育攻弱,培養強健力;④以公民教育攻私,培養團結力。他提出了教育的三大方式,分別是學校式教育、社會式教育、家庭式教育。他的“平民教育”觀點是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

梁漱溟被稱為“鄉村教育之父”

他致力於鄉村教育理論與實驗。他的“鄉村教育”觀點有三種,①中國問題的原因:社會文化的失衡;②鄉農學校的設立;③鄉農教育的課程。

黃炎培被稱為“職業教育之父”

他的“職業教育”的教育要旨:“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世界、國家增進生產力之準備”;教育目的: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教育方針:社會化、科學化的職業教育方針;教學原則:“手腦並用”、“做學合一”。

陳鶴琴被稱為“中國幼教之父”

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體系,包括目的論、課程論和教學論觀點。

福祿貝爾被稱為“世界幼教之父”;蒙臺梭利被稱為“世界幼教之母”。

誇美紐斯被稱為“教育學之父”

他的著作是1632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其他著作還有《世界圖解》、《母育學校》。他的主要教學思想是“泛智教育”,即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的人,或者“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還有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一系列教學方法。

裴斯泰洛齊被稱為“慈愛的兒童之父”

他的著作是《林哈德與葛篤德》,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赫爾巴特被稱為“現代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代表人物”“科學教育學之父”

他的著作是1806《普通教育學》,是教育學作為一門規範、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的標誌。赫爾巴特將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將心理學中的統覺觀念用於教學,強調教育學科科學性;他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的三中心(舊三中心),分別是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還提出了“四階段教學”理論。將教學過程分為清楚、聯想、系統和方法四個階段。後由他的學生齊勒修改為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五段,稱“五段教學法”。

泰勒被稱為“課程評價之父”和“現代課程之父”

他是美國著名的課程理論家,1949年泰勒出版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關於課程編制的四個問題,即“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他還提出了“目標評價模式”,這一評價模式是以目標為中心而展開的,是針對20世紀初形成並流行的常模參照測驗的不足而提出的。

馮特被稱之為“心理學之父”

他在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也標誌著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正式誕生)。他的著作《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心理學的獨立言”。

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他在1903著有《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教育學:你知道多少有關“父親”的知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