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僧贾岛:“寻”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着的才是“师”

贾岛因其诗常写“凄凉枯寂”的境界被称为“诗奴”,与其早年出家为僧的关系密切。《法华经》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描述的就是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状态。“春至”自然百花开,黄莺也会在柳树上啼鸣,只是不到春天这些都见不到,什么办法都没有,愁死自己也没用。

诗僧贾岛:“寻”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着的才是“师”

自我周旋的原理

《道德经》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三个等式中间去掉就是“人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而天又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所以“真人”看起来都有那么点无情,王阳明谓之曰“无善无恶心之体”。

诗僧贾岛:“寻”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着的才是“师”

但这只是“圣人有情而不为情所累”的相,“为善去恶是格物”必然是“有所为”的。既然不为所累就没有执念,只是执念的问题在“执”之一字本身,而不在“执”的内容。所以,很多“执善”、“执佛”以及“执道”者就被自己的内容给蒙蔽住了。

一旦掉进“执善”里比“执恶”的更难抽出来。“恶”是很明显的东西,只要别人提醒,自己略微一反思就很容易察觉出来。但是,一旦觉得自己对呢?也就不存在反思的可能性了,反而是越“反思”越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越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又会反过来固化自己的执念,越固化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知见”,但《楞严经》有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见”的迷惑性

“知见”就是自我设限,可以把“无善无恶”看作一张白纸,一个“知见”无论“内容”好坏都看作一条直线,只要一个“知见”出来就等于自己舍弃一半的见闻觉知,直线越多把自己框出来的空间越狭小,直到交汇成一个点就只能被顺着了,学佛、学道、学易、学心理学把自己玩疯的就是这个原理。

诗僧贾岛:“寻”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着的才是“师”

前面说过,这些直线如果是“恶”就很容易被擦掉,但恰恰自以为是“善”才让人一筹莫展。佛家所谓“见取见”、“戒禁取见”:你吃素,和你一起吃饭的人要吃肉,分两锅做吗?你不杀生,人家打死蚊子,你会指责吗?如果包容不了就不叫“见全体”,自己早已落入“断见”而不自知。自己不吃荤,别人来了为了不让别人尴尬陪着一起吃,自己的时候不想吃就不吃,这才是真正的“随顺”,才是真正的“出入无碍”大自在。不敢入魔实则是没有功力怕自己被魔带走的胆怯,故而径山道钦禅师有云:“学佛乃大丈夫事。”

两大极具迷惑性的病根

贾岛名诗《寻隐者不遇》有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如果主动想要,心存一个“要”,那是“要”不到的。

诗僧贾岛:“寻”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着的才是“师”

“松下问童子”就是“要”;“言师采药去”就是告诉你你想“要”的东西求不来;“只在此山中”是说虽然你“要”不到,但这玩意又确实存在;“云深不知处”是说越往深了“要”就会越着魔,不管想要的是什么。

但是反过来如果不去“要”呢?它就会来找你。这就是所谓“道不远人”、“人人皆是因地菩萨”、“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也非道”……

吾仿《寻隐者不遇》有拙作两首,以《循隐者不欲》名之:

诗僧贾岛:“寻”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着的才是“师”

其一

归山思绝嗔,云梦萦若存。

欲解人之痛,便是痛之人。

这是“寻”的病根,人人皆喜问个“怎么”,“怎么”解决,“怎么”转过来,“怎么”出来。殊不知这个“怎么”才是“系驴橛”,系得更紧的原因是这个“怎么”,“剪不断,理还乱”就是它“怎么”出来的,“怎么”控制情绪就是入坑后又自己掉得更深;

诗僧贾岛:“寻”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着的才是“师”

其二

庐隐林野深,斋心欲绝尘。

离得青山去,还是雾中人。

这是“躲”的病根,退出江湖不解决问题,持戒同样不是目的,这些看得到的“有为法”即是“梦幻泡影”,它如露亦如电,是指月之手,非是月也。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全在有心无心。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就是这“万物”的一环。

而修行则是反过来,万物返三,三返二,二返一,一返道。没有“分别”,故曰:“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这一正一反便是“顺则凡,逆则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