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黃山燉鴿:是安徽黃山特色傳統名菜,取黃山菜鴿與黃山山藥隔水燉制而成。湯清味鮮,鴿肉酥爛,山藥清香爽口。

此菜鴿肉滋味鮮美,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有補腦健腎、增強記憶力的食療功效。山藥肉鬆軟細膩,略甜,富含澱粉,常被人們視作為滋補蔬菜食用。此菜又是一道滋補健身的佳餚。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一品鍋:是徽州山區冬季常吃的特色傳統美食,屬於火鍋類。 相傳,此菜由明代石臺縣“四部尚書”畢鏘的一品誥命夫人餘氏創制。一次,皇上突然駕臨尚書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餘夫人特意燒了一樣徽州家常菜----火鍋。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讚美不絕。後來,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鍋竟是餘夫人親手所燒,便說原來還是“一品鍋”!菜名就此一錘定了音。

“一品鍋”的烹調比較講究,在火鍋裡,鍋底鋪上幹筍子,第二層鋪上塊肉,第三層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層是肉圓,第五層蓋上粉絲,綴上菠菜或金針菜,加上調料和適量的水,然後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鄉土風味濃,味厚而鮮,誘人食慾。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臭鱖魚:又稱臭桂魚,徽州臭鱖,醃鮮鱖魚、醃鮮鱖魚;因放入桶裡醃存,也名桶魚;是徽州傳統的民間菜,流行於皖南一帶,如屯溪、歙縣、休寧、黟縣、績溪一帶。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李鴻章雜燴:也稱為李鴻章大雜燴,是一道傳統名菜,屬合肥菜,始創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相傳與晚清名臣李鴻章有關。

李鴻章雜燴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水發海參、油發魚肚、水發魷魚等輔料烹製而成。此菜是將多種原料合配燒燴而成,故有多味,具醇香不膩,鹹鮮可口的特點。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安徽十大經典名菜。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華歷史名餚,和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燻雞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雞”。

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肥而不膩,肉爛脫骨,嚼骨而有餘香。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問政山筍:是安徽省徽州地區傳統名菜,用歙縣問政山所出產的竹筍燉燒而成。

傳統燒法中,一般都用臘肉和竹筍一起燉燒,故又稱為臘香問政筍;後來該菜因加上香腸、香菇等增香,故稱為兩香問政山筍。

問政山筍籜紅肉白,質嫩味鮮,加之在烹飪過程中加佐料提味,成菜後,脆嫩可口,筍味微甜,如同鮮筍一樣,吊人胃口。 [1]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鳳燉牡丹:是安徽省特色名菜,徽菜擅長燒、燉,作為傳統燉菜典型代表之一。此菜系雞與豬肚同鍋,以小火細燉,湯色奶白濃厚,雞酥鮮而含汁,肚質軟爛而醇香。

雞肉的藥用價值很大,民間有“濟世良藥”的美稱。在徽州與沿江江南一帶不僅作為筵席大菜,而且是產婦常食的滋補佳品。比較適合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方臘魚:又名黃山方臘魚,與北宋起義軍首領方臘有關,是安徽省徽州地區傳統名菜之一。

此菜以鱖魚、蝦為主料,運用炸、溜、蒸的不同烹調方法制成,一菜多形三味,香、鹹鮮、微酸甜,別有一番風味。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無為板鴨:是安徽省無為市傳統特色名食,始創於清朝年間。以巢湖麻鴨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燻後滷,製作而成。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魚咬羊:是安徽蕭縣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是將羊肉裝入魚肚子而後封口烹製而成。孔子周遊列國時,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到處碰壁,甚至弄到斷糧的處境。

他的學生討來一小塊羊肉和幾條小魚,因飢餓難忍,只好應急將羊肉和小魚同煮。出乎預料,羊肉燴魚湯,十分鮮美。傳說聖人創造“鮮”字,由‘魚”“羊”二字配合,由魚和羊合烹的“魚咬羊”又稱“鮮燉鮮”,也流傳至今。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火腿燉甲魚:屬於徽菜,主要原料是甲魚、火腿,口味是鮮香,工藝是燉,烹飪難度屬於高級。甲魚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中和湯:是地道的安徽祁門傳統名菜,屬徽菜系,清澈味香,鮮嫩不膩,稀稠適中,老少皆宜。

祁門人每逢置辦酒席,都少不了中和湯,而且是上桌的第一道菜。中和原叫作“中河”。中河是發源於祁門流入江西鄱陽縣境的一條河。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虎皮毛豆腐:是以安徽省屯奚、休寧一帶特產的毛豆腐(經特殊工藝製作而成,長有約3釐米長的白茸毛)炸制而成。是安徽省徽州一帶非常馳名的傳統特色佳餚,屬於徽菜系-素食類。相傳與明朝朱元璋有關。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徽州圓子:是正宗徽菜品種之一。起源於歙縣,別稱“細沙炸肉”,約在200年前就己流傳各地。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冷菜類。因取材於包河中的一種黑背鯽魚,人們看到它,聯想到鐵面無私的包拯而得名;也因毛澤東的品嚐而聞名。

該菜通常取鯽魚、蓮藕、冰糖等食材,上鍋用旺火燒乾後,改用小火燜燉,下鍋冷透後,覆扣大盤中,淋上芝麻油即成。成菜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十五道“垂涎欲滴”的徽菜!(一)

美好的生活應該充滿期待,驚喜與感激!

我是甜歌!感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