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精準介紹一下有關我國武漢地名的歷史?

匹夫之責


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它是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統稱。

武漢的城市名稱起源,要從近代歷史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公佈將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地合併作為新首都,並定名為武漢。漢口作為直轄市,武昌作為省轄市,漢陽作為縣而分治。新中國解放後,政府將漢口、武昌、漢陽行政劃分給合併為武漢市,武漢市人民政府設在漢口。至此,三個地方才名符其實地合而為一稱為武漢。

之所以稱為武漢,其中有包含地理的因素.文化經濟和歷史原因。

武昌: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現在鄂州市互換的。經過歷史的發展到民國時期在新文化運動、國內北伐戰爭和抗戰初等時期,武昌曾成為革命中心。辛亥革命第一槍在這裡打響,武昌也因此劃時代事件名揚海內外。武昌一呼,天下響應”和“民國開創,武昌實為首功”的美評之稱。

漢口:漢口之前叫江夏。因為地理處於在漢水和長江交匯之處。讓這個地區水上交通極為方便。各地的生意人紛紛來到江夏做買賣,這裡就漸漸繁榮起來。在此地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外來商人中算陝西來的商人最多。因為漢水的發源地又正好在陝西,而江夏是漢水流入長江的出口處。因此陝西人就開始把江夏叫漢口。他們說:漢口、漢口,就是漢水的出口。久而久之,這種叫法漸漸成了習慣,江夏這個稱呼曉得的人倒不多了。都覺得比叫江夏更為合適。“ 漢口” 就成了正式的叫法。

漢陽:隋朝統一南北朝後,按照對重新行政劃分“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對重新劃分漢津縣的地理處於漢水流域的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取名漢陽。唐朝時期文化經濟才迅速發展起來。到了晚清時期張之洞在漢陽創辦了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昭示著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正式興起。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在中國近代工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推進中國近代工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一段漢陽文化的重要載體。








holddown爺們


武漢別名江城,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是由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組成。商朝時是方國盤龍城所在地,戰國時期是楚國轄地,未建城,古地名未知。西漢時期使設地方建制,為江夏郡沙羨縣。東漢末年漢陽地區建城卻月,魯山二城。武昌為夏口城,南朝時期,擴為郢州。

隋朝時置江夏縣漢陽縣。兩宋時期,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民國時期,江夏改名武昌,夏口,漢陽合併為漢口市。民國十六年,漢陽,漢口,武昌合併為武漢,沿用至今。

所以總結下來,武漢古地名有盤龍,卻月,魯山,江夏,郢州,鄂州等名。



那擱夾裡的草


武漢市,簡稱“漢”,別稱江城,中國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暨長江中游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商業、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中國三大“內河航運中心”之一,也是中國客運量最大的鐵路樞紐和航空、公路樞紐之一。

“黃金水道”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塊區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統稱之為“武漢三鎮”。

清中後期至民國,武漢經濟發達,是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國際大都市,繁榮程度位居亞洲前列,被稱為“東方芝加哥”,而武漢也繼承了這一美稱。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在這裡,中華民國誕生於此。

1927年,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三鎮合併為京兆區(首都),並將其設為中國的第一個“直轄市”。

同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遷到武漢,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也搬到武漢,使其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抗日戰爭初期,國民政府在內遷伊始將武漢定為臨時陪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點城市。

1949年以後,武漢轉型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擴展資料

武漢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地理位置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東西距最大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為155公里。紫金山天文臺將該臺於1980年11月13日發現的小行星3206命名為“武漢”。

武漢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與京廣鐵路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層中,處於得天獨厚的優越位置,其內層與湖北省的宜昌、襄陽以及中部長沙、南昌、株洲等城市相距300公里左右。

中層與省內的十堰以及鄰省的鄭州、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600公里左右,外層與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天津、重慶、成都、青島、西安、貴陽等主要城市均相距1000公里左右。中國大陸80%以上的城市和人口都在以武漢為中心,1000公里為半徑的這個圓圈內,所以武漢也被公認為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

武漢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江漢平原東部,東與黃岡市的團風縣、鄂州市的華容區、梁子湖區、黃石的大冶市接壤,南與咸寧市的嘉魚縣、咸寧市區相連,西與荊州的洪湖市、仙桃省轄市、孝感的漢川市毗鄰,北與孝感市的孝南區、孝昌縣、大悟縣、黃岡的紅安縣、麻城市相接,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蝴蝶





湖北一孝感


武漢這個地名的來歷,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一座即古老又年輕的城市。這裡有千年的歷史,秦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但武漢作為城市的名義,是始於近代,1927年初,國民政府在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開始辦公,並將武漢三鎮首次合稱為武漢,這也是歷史上武漢首次成為地名。

武漢有三鎮,即武昌,漢陽,漢口

武昌,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吳蜀兩國爭奪軍事重鎮夷陵(今荊州)221年吳國的都城從建業城(今南京)遷到湖北的鄂縣,並更名為武昌。

漢陽,來歷與漢水息息相關,古代漢陽在漢水之北,又因“山南水北謂之陽”,日照陽光豐富的地方可稱為陽,便有了漢陽這個名字。

漢口,由於漢口與漢陽的地理位置較近的緣故,在歷史上,二者有相當長的時間是在一塊同步發展。直到明朝時的成化年間,得於漢水改道,漢口便才開始獨立發展,漢口雖年輕,但在明清時期,漢口成為商業重鎮,頻繁的通商,使之成為新興商埠,名聲以及發展遠超武昌與漢陽。

那麼,掌握了武漢三鎮的地名來歷,武漢的名字也便好理解了,武,自然指武昌,漢,指的則是漢陽和漢口,只是把武漢三鎮的簡稱結合在了一起。



小小的史蟲


武漢的城市名稱起源,要從近代歷史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公佈將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地合併作為新首都,並定名為武漢。漢口作為直轄市,武昌作為省轄市,漢陽作為縣而分治。新中國解放後,政府將漢口、武昌、漢陽行政劃分給合併為武漢市,武漢市人民政府設在漢口。至此,三個地方才名符其實地合而為一稱為武漢。

以下是武漢三鎮具體的名字由來:

1、武昌: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現在鄂州市互換的。經過歷史的發展到民國時期在新文化運動、國內北伐戰爭和抗戰初等時期,武昌曾成為革命中心。辛亥革命第一槍在這裡打響,武昌也因此劃時代事件名揚海內外。武昌一呼,天下響應”和“民國開創,武昌實為首功”的美評之稱。

2、漢口:漢口之前叫江夏。因為地理處於在漢水和長江交匯之處。讓這個地區水上交通極為方便。各地的生意人紛紛來到江夏做買賣,這裡就漸漸繁榮起來。在此地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外來商人中算陝西來的商人最多。因為漢水的發源地又正好在陝西,而江夏是漢水流入長江的出口處。因此陝西人就開始把江夏叫漢口。他們說:漢口、漢口,就是漢水的出口。久而久之,這種叫法漸漸成了習慣,江夏這個稱呼曉得的人倒不多了。都覺得比叫江夏更為合適。“ 漢口” 就成了正式的叫法。 

3、漢陽:隋朝統一南北朝後,按照對重新行政劃分“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對重新劃分漢津縣的地理處於漢水流域的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取名漢陽。唐朝時期文化經濟才迅速發展起來。到了晚清時期張之洞在漢陽創辦了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昭示著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正式興起。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在中國近代工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推進中國近代工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一段漢陽文化的重要載體。


八斗紀錄片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佈,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為特別市。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

1950年,武漢市改由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南軍政委員會駐漢口。1952年,武漢市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併為其駐地。1954年,武漢市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

1959年,原孝感專區所屬孝感、通城、應山、蒲圻、大悟(駐二郎店)、嘉魚、黃陂、漢陽(駐蔡甸鎮)、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雲夢、崇陽、安陸等16縣劃歸武漢市領導。

1960年,撤銷通城縣,併入崇陽縣;撤銷嘉魚縣,併入武昌縣;撤銷蒲圻縣,併入咸寧縣;撤銷雲夢縣,併入安陸縣。轄12縣。1961年,將孝感、應山、大悟、黃陂、漢陽、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崇陽、安陸等12縣劃歸孝。



熱心的台州市民老王


現學現分享:武漢地名的歷史:其中有個歷史又含有地理位置的因素。

先說武昌吧,三國時孫權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現在的蛇山築城,稱夏口;公元280年,晉朝將江夏郡改為武昌郡,即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後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時曾設武昌府。辛亥革命後改江夏縣為武昌縣,武昌即成為正式名稱。

漢口:南北朝時期,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漢水改道後的低窪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為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廣東佛山並稱四大名鎮之盛譽的漢口。鴉片戰爭後漢口開埠通商,發展更趨快速

漢陽: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併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七郎嗅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佈,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同年4月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

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為特別市。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



影像浮萍


武漢的城市名稱起源,要從近代歷史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公佈將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地合併作為新首都,並定名為武漢。漢口作為直轄市,武昌作為省轄市,漢陽作為縣而分治。新中國解放後,政府將漢口、武昌、漢陽行政劃分給合併為武漢市,武漢市人民政府設在漢口。至此,三個地方才名符其實地合而為一稱為武漢。之所以稱為武漢,其中有包含地理的因素.文化經濟和歷史原因。

武昌: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現在鄂州市互換的。經過歷史的發展到民國時期在新文化運動、國內北伐戰爭和抗戰初等時期,武昌曾成為革命中心。辛亥革命第一槍在這裡打響,武昌也因此劃時代事件名揚海內外。武昌一呼,天下響應”和“民國開創,武昌實為首功”的美評之稱。

漢口:漢口之前叫江夏。因為地理處於在漢水和長江交匯之處。讓這個地區水上交通極為方便。各地的生意人紛紛來到江夏做買賣,這裡就漸漸繁榮起來。在此地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外來商人中算陝西來的商人最多。因為漢水的發源地又正好在陝西,而江夏是漢水流入長江的出口處。因此陝西人就開始把江夏叫漢口。他們說:漢口、漢口,就是漢水的出口。久而久之,這種叫法漸漸成了習慣,江夏這個稱呼曉得的人倒不多了。都覺得比叫江夏更為合適。“ 漢口” 就成了正式的叫法。

漢陽:隋朝統一南北朝後,按照對重新行政劃分“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對重新劃分漢津縣的地理處於漢水流域的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取名漢陽。唐朝時期文化經濟才迅速發展起來。到了晚清時期張之洞在漢陽創辦了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昭示著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正式興起。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在中國近代工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推進中國近代工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一段漢陽文化的重要載體。

地名是回家的路標,承載著亦濃亦淡的鄉愁;

地名是歷史的記憶,敘說著或長或短的故事;

地名是特色的傳播,蘊含著或新或舊的文化;

地名是動人的傳說。深入淺出地講敘了地名文化的來歷,通俗中明哲理,啟迪人生。


咔嚓也有人搶


武漢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離漢口僅30裡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遺址在盤龍湖畔被髮掘出來。可見,自商、周以來武漢地區即是重要的古城鎮。     


武漢是武昌、漢陽、漢口的合稱,即“武漢三鎮”的合稱。武漢成為統一的大城市,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武漢三鎮在歷史上形成的時序為江北(漢陽)先於江南(武昌),而漢口在明代以前,不過是毗連漢陽的一個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謂“武漢”,乃是武昌、漢陽兩地的合稱。元代武昌、漢陽均屬湖廣行省,鄂(武昌)漢(漢陽)並稱,是為雙城。元代詩人餘闕在詩中把武昌、漢陽稱為“雙城”,顯示了武昌、漢陽由單稱到合稱的趨勢。   


明憲宗成化(1486--1487)年初,漢水改道入江,漢口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漲水之際,江水漫溢,人們仍無法安居。1635年(明崇偵八年)通判袁倡創築長堤(上起礄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之長堤街。此後,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慶時,漢口居民已達36,929戶,129,183人,但漢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隸於漢陽縣,因此,早期的“武漢”概念仍是武昌、漢陽雙城的合稱。如1822年(清道光二年),範鍇所著《漢口叢談》中“遂陷武漢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漢陽等郡(府),漢口是稱不上郡(府)的。咸豐年間,湖北巡撫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牘中常用“武漢”兩字,如“武漢為荊襄咽喉”、“若使武漢克復”、“武漢兩城對峙”等等,顯然也是指武昌、漢陽(當然也包括了漢口)兩地, “武漢”實際上應讀作“武、漢”。   


漢口的獨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才確立的,當時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陽、夏分治,改漢口同知為撫民同知,分漢陽漢水以北地段北至攝口,西至礄口,撥歸同知管轄,立名曰“夏口廳”。到民國初年,改同知為知事,易廳而為縣,於是便有了夏口縣。當時,武昌(江夏)、漢陽、漢口(夏口)仍以各自名稱為主,而且各有隸屬,如清末時江夏屬武昌府,漢陽、夏口屬漢陽府,民初時夏口屬江漢道,故未形成統一的行政建制,在歷史上,亦有將漢陽、漢口聯稱為“陽夏”,將武昌、漢陽聯稱為“武陽”,將武昌、漢陽、漢口聯稱為“武陽夏”者。   


1926年秋,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次年初,國民政府將漢口市(轄漢陽縣)與武昌合併,劃為京兆區,作為首都,並建立統一的武漢市政府,此時,武漢才作為政區、市區的稱謂。此後,武昌、漢陽、漢口時分時合,直到 1949年解放前夕,漢口作為直轄市,武昌作為省轄市,漢陽作為縣而分治。   


解放後,政務院將漢口、武昌、漢陽(縣府所在地及鄰近地區)合併為武漢市(原漢陽縣治所遷至蔡甸,保留縣的建制),武漢市人民政府設在漢口。至此,武漢三鎮才名符其實地合三為一了。   


武漢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鬥爭傳統的城市。封建時代的農民起義多次在此捲起巨瀾。唐代王仙芝,元末徐壽輝與陳友諒,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清代洪秀全等,都曾親臨武漢。在近代,一舉埋葬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首發於武昌。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董必武、陳潭秋、惲代英等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革命業績。“二七”大罷工,國民革命軍北伐和武漢國民政府的建立,“八七”會議的召開,抗戰初期的武漢會戰等,都在中國現代史冊上熠熠生輝。  


目前,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歷來為水陸交通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1986年,國務院批准武漢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轄江岸、江漢、礄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7箇中心城區以及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黃陂、新洲6個遠城區。東西最大橫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55公里,總面積8400平方公里。東與黃岡、麻城、大冶、鄂州為鄰,南與咸寧、洪湖、嘉魚接壤,西與漢川、仙桃毗連,北與孝感、大悟、紅安為界。跨北緯29度58分—31度22分,東經113度42分—115度4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