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金山云招股书:“独立”公司背后强援系雷军商业帝国

锣鼓落槌尚不足半年,雷军又想把云计算业务挂牌交易。这一次,他选择敲钟。

4月17日晚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挂出金山云招股书。金山云最终选择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而不是正在打造中国版纳斯达克的科创板。一位券商行业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这背后除了上市条件的影响,也有资本方之间的博弈。

招股书第一稿内容并不完整,融资使用了1亿美元的占位符,并且未透露发行价格区间以及发行量。与上市有关的信息只有股票代码选择了“KC”,而融资目的包括改善现有业务、投资研发、扩大生态以及补充运营资金。与此同时,摩根大通、瑞银、瑞信和中金公司将作为承销商一路跟随。

在这份招股书中,“独立”是金山云最希望强调的,它使用了研究公司Frost&Sullivan的报告将自己定义为中国“最大”独立云计算服务商。通常而言,非独立的云计算服务商如阿里巴巴和腾讯,云计算只是他们众多业务的一环,而一些声称“独立”的云计算服务商如科创板挂牌的优刻得,以及正在筹划上市的青云,这些厂商表明他们资深业务与客户不存在竞争关系。

金山云招股书也强调了这一点,“随着云服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被采用,当一些使用大型企业集团供应商提供的云服务的客户意识到数据保护或丢失商业机密时,就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因为这些大型集团可能和他们有直接的商业竞争。”

不过,招股书的风险提示则讲述了另一个故事。

“金山+小米”一路护持,雷军持股约16%

在长达数十页的风险提示中,金山云与时俱进地提到了,新冠病毒疫情和中概股做空的风险,但却更大篇幅地介绍了金山云与金山集团和小米千丝万缕的关联。招股书显示,这两大股东分别持股53.8%和15.8%,首次公开募股(IPO)前累加占比已接近七成。

从公司股权结构上,上市主体金山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云”)是一个离岸公司,成立于2012年1月,随后金山云连续成立了多家公司,搭建了完整的VIE架构。从业务逻辑上,招股书并没有更详尽的信息,只是说明金山云“集成了金山软件集团的企业服务DNA”,而“业务受益于金山集团和小米的品牌名、市场和生态系统”。

作为金山集团控股子公司和重要业务部门,金山云的历史业绩一直被纳入金山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但两者的关系远不止如此。

2012年,金山云就与金山集团签署了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并在2013年和2017年补充,而2019年重新签订了最新的版本。2017年至2019年(以下简称“过去三年”),金山集团一直是金山云的客户,为金山云贡献了6.829亿元人民币的营收,以及2019年底仍存在的4370万元人民币的应收账款。

两者经济往来十分密切。截至2018年底,金山集团已累计为金山云发放年利率为5.23%的贷款2.25亿元人民币,而金山云向金山集团过去三年共支付了贷款利息6020万元人民币,并支付办公场地租金和行政服务费用64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9年底尚欠8190万元上述费用。在披露最为详尽的D系列优先股分配中,金山集团港股上市实体金山软件有限公司从2017年9月开始先后分四次获得了优先约4.21亿股,累计作价3.6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招股书还强调了金山集团与金山云的协同作用,称双方共同推动基于云的办公解决方案,并利用金山集团的销售网络。与此同时金山集团具有影响力的实体猎豹移动过去三年也为金山云贡献了3870万元人民币的公有云收入,以及尚有190万元的欠款。

对于金山云来说,小米同样重要,既是战略股东,又是大客户,更是商业合作伙伴。招股书披露,小米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以占营收27.0%和24.6%成为金山云的最大客户,而2019年占比为14.4%,位列第二大客户。过去三年,小米贡献了14.4亿元人民币的公有云服务,并且在2017年贡献了1130万元的企业云服务。截至2019年底,小米尚欠金山云6390万元人民币的公有云服务应付账款。

事实上,根据金山云招股书的定义,只要历史年度或者当前期间年度贡献营收超过70万元人民币,就是优质客户,而这一群客户的数量从2017年的113个增长至2019年的243个,但从数额上来看,小米成为金山云的“印钞机”,当之无愧。

金山云也在2019年向小米购买了价值27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以及产生了960万元人民币的房屋租赁费用,以及2240万元的应付账款。不仅如此,金山云在2019年推出的AIoT业务,就是与小米和其他第三方设备供应商合作,提供包括云平台软件和AIoT设备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招股书还披露,金山云正在与小米共同开发边缘计算应用程序。

将金山集团和小米串联的则是背后同一个人,也就是雷军。既是小米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雷军,又在金山软件担任董事长,更从2015年4月开始担任金山云的董事长,个人持股占比为15.8%,远超首席执行官王育林持2.1%的持股占比,占所有董事和高管持股的近85%。

亏损上市,金山云背后隐秘股东还有谁?

根据招股书披露,金山云选择的是纳斯达克精选市场,不过,该公司根据2012年颁布的《创业企业融资法案》(以下简称“JBOS法案”),由于上一财政年度营业收入不足10.7亿美元,因此符合“新兴成长性公司”的标准。因而其减少了部分报告要求。

在这版招股书中,金山云过去三年营收分别为12.36亿元人民币,22.18亿元人民币,和39.56亿元人民币(5.68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7.14亿元人民币,10.06亿元人民币以及11.11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称,持续的净亏损以及不确定未来盈利能力是挑战之一,而且由于优化和扩建数据中心在内的基础架构,大力投入研发,会对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招股书还披露了两个金山云的操作,一个是,其告诉投资者,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支付任何现金股息,股东必须依靠ADS升值来获得投资回报;另一个是,与2018年的研发、营销和行政三项费用相比,2019年普遍大幅增长,背后的原因除了日常开支增加外,就是给予员工基于股份的报酬。

招股书披露,截至目前,2013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尚未行使的普通股仍超过半数,而股份奖励计划未兑现的也超过半数。

尽管金山云此前历经多轮融资,但第一版招股书并未完整披露细节,而且发行完后公司股权架构除了金山集团和小米之外,仅列出其他现有股东和公众投资者,并且并未明确给出百分比。不过,根据披露最为详细的D系列优先股分配方案可以看出部分股东持股细节。

其中,元慧资本有限合伙先后两次共以1亿美元获得约1.18亿股;雷军担任创始合伙人的顺为资本其成长三期基金以1000万美元获得约5892.28万股;天际资本旗下旗舰基金FutureX AI Opportunity Fund LP和FutureX Innovation SPC以合计1亿美元获得总共约1.15亿股。

私人公司股东中,New Cloud Ltd.先后两次以共计1亿美元获得约1.18股;Precious Steed Limited以5000万美元获得约5892.3亿股。

除此之外,由中央网信办和财政部共同发起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以5000万美元获得约5509万股D +系列优先股,而作上述基金共同投资者的Design Time Limited也以2000万美元获得了约2204万D +系列优先股。

招股书披露,本次发行完成后,所有的优先股将自动转换为普通股,初始转换比率为1:1。

新京报记者 梁辰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卢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