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成寡妇,70岁身家数十亿,阿华的一生你还得细品

写在前面:

她让人爱不释手,同时也有一些微辣;她大字不识几个,却坐拥75亿身家;员工没人叫她董事长,全都亲切地叫她“干妈”。

20几岁成寡妇,70岁身家数十亿,阿华的一生你还得细品

20多岁成了寡妇,一个人带俩孩子开始了“吃土”生活

1947年1月,陶华碧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由于从小家里就穷,阿华没上过一天学,20岁便早早地出嫁。当时嫁给的是一名地质队员,可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她,在阿华渴望被命运眷顾的时候,命运再一次给了他迎头痛击。

结婚几年后,丈夫不幸病故,扔下了弱小的她和两个孩子。这时候旁边的声音告诉她:“阿华啊,要不改嫁吧”。这时候阿华却拒绝了,她说让自己带着两个孩子成为别人的累赘,这事我干不出来。

后来为了讨生活和还债,弱小的阿华外出打工,打工的时候省吃俭用,别人出去买饭吃,她却躲在角落里从塑料袋里拿出两个馒头,还顺道掏出了一罐辣酱。辣酱打开的那一刻,工友们全被吸引了过来,“小华,你藏什么好吃的了?快拿出来分享分享”。这时候阿华小脸一红,说道:“我自己制的辣酱,你们要是吃的话我可以分给你们一点”。

后来,阿华心里想,在外面打工不方便照顾孩子,于是便用捡来的砖头和石棉瓦再加上自己积攒起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盖了一间房子,并取名为“实惠餐厅”。餐厅主要卖凉粉、米豆腐之类的,为了增加口味的好感,他还自制了辣酱。

此时命运已经悄悄地埋下了伏笔。

正如餐厅的名字一样,阿华的米粉实惠、分量足,她的生意十分兴隆。有路过的学生来吃,阿华看对方实在贫困就说:“唉,算了,别给了”。大多数学生听后十分感激,感动地对她说“谢谢干妈”。

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阿华心里乐开了花,想着以后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可有一天早晨起床,阿华感觉头有点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结果客人来了听说没有辣椒转头就走,阿华望着远去的客人,似乎悟道了点什么。

于是当天她关掉了门店,去四处打探了一番,发现周围不知不觉中开了十几家米粉店,而且用的还是自己的辣酱。阿华这次怒了,说以后自己的辣酱再也不对外出售了。这波操作过后,旁边的米粉店还真就凉了。这时候有人就来求阿华:“华姐,要不以后你就只做辣酱,卖给我们,这样我们共赢。”

20几岁成寡妇,70岁身家数十亿,阿华的一生你还得细品

办厂初期,小身板背几十斤的筐走十几里路卖辣酱

阿华表面上不乐意,心想这招的确还可以。于是两年后,阿华找村委会借了两件房子召集了40名工人,开始只做辣酱,取名为“老干妈”。既然有辣酱,那肯定就得有装辣酱的罐子啊,于是阿华找到了一家玻璃瓶厂。

“你好,我要定制玻璃瓶”。面对厂长,阿华怯怯地说道。人家紧接着就问阿华要定多少,阿华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几十个吧。”

人家笑了,说:“大姐你别闹了”。于是阿华生气了,她说你要是不卖给我我就不走了。人家没辙,心想老这么耗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对阿华说:“大姐啊,定制我们的确是给你做不了,你也别为难我们,这么的吧,你拿个筐到我这里来,我每次给你装一筐。”

阿华笑了,连忙道谢人家,从此每天清晨村民们都能看到一个弱小的女子背着箩筐从玻璃厂的路往村子里走,那便是阿华。

办厂初期,虽然产量低,但是光卖给周围的十几家米粉店肯定是卖不出去,这时候厂子里堆满的辣酱让阿华突然觉得分外刺眼。阿华抬头望望天空想起了曾经背着筐卖米粉的故事,又悟到了什么。

于是第二天阿华早早地起床,背起筐走十几里路去别的地方卖辣酱,至于为什么不坐公交车,因为筐太大,阿华挤不进去。

就这样,阿华每天背着沉甸甸的辣酱走十几里路,遇见一个小卖铺就求着人家老板说:“老板,求您个事,我把辣酱摆在你这几罐,你要是卖出去了给我打电话,我给你高提成。”

老板一听,答应了,于是让阿华留了电话。那时候的阿华每天除了送辣酱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盯着那台破座机,等着小卖铺老板给自己打电话。

叮铃铃,电话响了。阿华飞快地跑过去接,对面传来一个声音:“喂,大婶,你那个什么“干妈”辣酱卖完了,再送点过来。”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电话纷纷打来,这时候阿华乐了,此时的她觉得这电话铃声就是这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时间久了,阿华渐渐地有了自信。一天,她拨通了玻璃厂的电话:“喂,是玻璃厂吗?我要定制玻璃瓶。”

“大婶,你没必要打电话,你拿个筐过来,我们给你装点你回去就行。”

阿华淡淡的说了一句:“不,我这次要定制。”

人家轻蔑一笑:“你要定多少?”

“我要订,一万个。”

多年以后塑料包装风靡,其余的玻璃厂纷纷倒闭,唯有那家玻璃厂做得风生水起,就因为背靠着阿华。

20几岁成寡妇,70岁身家数十亿,阿华的一生你还得细品

“老干妈”正式崛起,十几年的创业之路,永远的肩周炎

后来在老干妈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贵州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省里领导的关心和亲自与员工一同打假让阿华感激涕零。在努力与外界的支持下,老干妈公司已经成为继"茅台"、"黄果树"、之后,又成为了一个新品牌。

如今阿华的公司在贵州省7个县建立了28万亩的无公害辣椒基地,形成了一条从田间延伸到全球市场的产业链。“老干妈”虽然成名了,不过阿华依旧保留了很多传统派的作风,比如坚决不上市,不融资。

后来生意日渐稳定,阿华把公司交给了两个儿子照顾,可两个儿子却不理解阿华对辣椒的执念,之前阿华用的一直都是遵义的辣椒,可两个儿子擅自改了配方,哪家辣椒便宜用哪家。后来公司发生味觉危机,老干妈出面解决,高价收回了所有卖出去的辣椒,销毁并改变了配方,情况才有所好转。

如今的阿华已经退休,没事坐着劳斯莱斯去和老太太打麻将,车牌号分别是8888、7777。打牌的时候阿华动作非常慢,却没人催促他。因为大家都知道,

曾经有一个名叫陶华碧的女子背着筐走十几里路卖辣椒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