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且行孝

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所谓”百善孝为先“,这句警示之语为我们为人行事做了最好的限定。是有为而有不为。有为者,先行孝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百善孝为先,且行孝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若说父母养育子女是一种责任,子女赡养父母则是一种不可置否的义务与担当。或许我们将”孝“朗朗上口之际,有人正活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弥天大谎中。于是,子女赡养父母成了一项法律责任。此举好坏参半吧。因为至少这样一来,为人父母的终于得到了一点心灵慰藉。但另一方面,也确实让人心寒。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至现在,演变为了一种强制的法律义务,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出自真心。在《礼记》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倘若行孝只是为了避免法律的苛责,那我倒认为这是另一种”中国式的悲哀“吧。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读来心酸。

百善孝为先,且行孝


的确,为人父母,对于亲情,有的只不过是不舍和眷恋。在他们眼中,儿女最大的孝顺就是生活的好。想想身为子女的我们,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很少主动打电话关心父母。我们不曾太过体会他们的辛劳,他们却一直觉得我们读书不易。而事实上的我们,不是不懂得孝道,而是一颗心装的无关紧要的东西太多了,反倒把作重要的亲情落下了。”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既有孝心,何不孝行?

当你看到父母亲人日渐苍老削瘦甚至佝偻的身躯,别再遗憾时间都去哪了。你永远都不知道,对于年迈的他们来说,一个拥抱就是你的孝行。哪怕是你一句简单的话语,也会让爱你的父母温暖好久。

百善孝为先,且行孝


最无奈的不是小别离,而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大半辈子的光阴都付出在了我们的身上,却抛弃了自己的梦想,收起了自己的朋友圈,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后青春,日夜操劳。与其说持家,不如说一生只为你一人。圆满才是家,行孝才使家温暖。

且行孝吧!《弟子规》入孝则部分写道:”亲所好,力为其,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愿我们都珍惜当下的圆满,谨怀孝心,行孝事,为孝子。

百善孝为先,且行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