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 打造專業科學的養老金投研體系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 打造專業科學的養老金投研體系

中國基金報李樹超

近日,人社部公佈的2019年度全國企業年金業務數據顯示,在2019年單一計劃含權益類組合和集合計劃含權益類組合排名中,銀華基金分別以10.26%和9.62%的收益躋身基金公司前三,單一計劃固定收益類組合的收益為6.08%,也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展現了優秀的綜合管理能力。

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相關負責人,瞭解到在過去一年半時間,銀華基金優化養老金投資管理框架,完善投資決策流程,明確投資理念以及細分資產投資目標,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公司的企業年金投資業績躋身行業前列。銀華基金通過苦練內功,搭建專業、科學和高效的養老金投研體系,打造了在短時間內實現業績豐收的“銀華樣本”。


跑贏社會平均財富增長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部總經理姚荻帆表示,去年的良好業績主要歸因於有效的資產配置戰術再平衡以及優秀的細分資產管理能力。

具體來看,第一,在資產配置上,去年銀華基金管理的企業年金含權益組合以10%的權益倉位為中樞,在戰略資產配置目標基礎上進行了戰術再平衡,去年一季度股市行情較好時適當超配股票,二季度市場擔憂信用風險,適當低配權益,三季度積極參與科創板打新,都為組合貢獻了彈性收益;第二,在細分資產中,去年年金股票組合平均收益約50%,跑贏基準20個百分點,在權益細分資產上獲得了超額收益,而固收資產通過積極管理也取得了約2個百分點的超額收益,細分資產的超額收益提升了整體收益水平。

年金作為養老金體系的第二支柱,在企事業單位員工退休養老中佔據重要位置,讓這類資產實現保值增值成為銀華基金養老金團隊的重要使命。從資產配置目標看,姚荻帆介紹,銀華基金管理企業年金業務以組合長期回報為核心,以跑贏社會平均財富增長為目標,希望可以獲得不低於名義GDP增速和城鎮職工可支配收入增速,即7%~8%的長期收益,使年金客戶的資產長期得到增值保值,也有助於公司養老金長期投資業績在行業中保持領先。

在年金的長期戰略資產配置上,銀華基金確定了相對較高的權益倉位中樞,而在主動管理過程中,會根據市場動態變化,對戰略資產配置進行一定的戰術再平衡,同時,在細分資產管理方面,希望充分發揮公司和投資團隊的專業優勢,做出長期超額收益,為實現投資目標服務。


優化投資框架和決策流程

在完善投資目標和資產配置模型的基礎上,銀華基金制定了嚴格的投資管理框架和決策流程,憑藉專業、科學的投研體系,實現年金資產更好增值保值。

銀華基金在2018年下半年對年金業務的架構做出重大調整,將年金業務轉入投研實力強大的固定收益部,併成立二級部門——養老金投資部,來牽頭負責年金投資業務。

與其他基金公司有所不同的是,銀華基金固定收益部的開放式架構使部門內優秀的投資經理和投資團隊都可以加入到年金業務投資中,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投資管理框架和決策流程。固定收益部副總監、固收專戶投資總監楊藝帶領的專戶團隊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入到年金投資業務中。

據楊藝介紹,銀華基金年金業務投資決策流程分為“投研核心決策+大類資產比較+細分資產挖掘”三大方面。他說:“在這個流程下,銀華基金的養老金業務形成了‘開放式平臺+精細化分工+全產品序列’的業務框架,一方面吸收了公司最優秀的基金經理,另一方面對組合經理、投資經理、賬戶經理等角色明確分工,並全面佈局養老金產品。這個創新式的業務框架使養老金業務的投資決策更為科學高效。”

完善投資流程和框架後,銀華基金的養老金業務出現明顯改觀。據介紹,銀華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管理規模超過5000億元,養老金的固收投資業績明顯提升;在開放式平臺架構下,公司的股票投研實力更加充分地在養老金業績上得到體現;相對合理、科學的投資流程和框架,以及投資決策模型的構建,使養老金組合業績穩定性上升,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顯著提高。


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

雖然去年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對銀華基金養老金團隊而言,養老金業務是一項長期投資,投資視野要更為長遠,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海外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國內大類資產波動劇烈。不過,從全年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非常看好權益資產的長期配置價值。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 打造專業科學的養老金投研體系

楊藝

楊藝認為,雖然貨幣政策寬鬆空間和利率下行空間都打開了,但債券投資的前期回報較為可觀,在收益率下行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應該在債市上漲當中逐步降低敞口。

楊藝說:“在年金類業務中,債券投資應該更多考慮組合整體的投資目標。債券資產有周期波動規律,作為絕對收益策略產品,我們應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市場樂觀的時候開始考慮適當降低利率和信用風險敞口。而且,從大類資產配置視角看,在這個時點上,股票的長期價值也優於債券,我們應該將風險預算留給權益資產,而不是一味地在貨幣寬鬆環境下追求拉長久期和下沉評級。”


銀華基金養老金投資團隊: 打造專業科學的養老金投研體系

姚荻帆

姚荻帆也表示,滬指跌破2700點後,權益資產隱含的風險溢價在90%以上的歷史平均分位數。在這樣的估值水平下,持有權益資產在未來3年獲得絕對收益的概率極大。雖然疫情的短期影響仍然具備不確定性,但這些因素很大程度已經在股票估值裡得到了反映。

他說,“疫情對經濟和生活秩序的衝擊,可能最長也不超過三個季度。相對於年金需要跨越的長週期而言,市場短期的不確定性和波動都微不足道。我們希望在股市估值低位維持相對較高的權益倉位,並在固收資產積累的安全墊基礎上,為年金的長期收益打下基礎。”

雖然養老金投研體系具備相對優勢,但在機構虎視眈眈的養老金市場上,基金公司並不乏競爭對手。姚荻帆認為,“只有那些真正能堅持長期資產配置、秉持長期投資理念和弘揚專業精神的資產管理機構,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通過長期業績來證明自己”。



本產品中“養老”的名稱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諾,本產品不保本,可能發生虧損。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過往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詳情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的風險揭示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