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袁绍个人的弱点很明显,为什么会谋士如云?

715457390177张建军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设想一个问题。如果三国没有曹操,北方谁是主人?我们得出的答案是,当然是袁绍。所以说袁绍弱点明显的人,是受了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影响。

袁绍和曹操曾经是年轻时候的朋友,两人气味相投。如果论才干,袁绍不在曹操之下。袁绍和曹操都是一路人,至于说袁绍外宽内忌,曹操又何尝不是。曹操杀荀彧、杨修之属,不都是这个表现吗?

至于说袁绍多谋少决,我感觉还没有达到那么严重的境地。袁绍如果是那么不堪,怎么能够成为讨董联军的盟主?连称雄一时,比刘备还要能干的公孙瓒都被袁绍消灭。而且在战争期间,袁绍多次表现出他勇敢果决的一面,这使得他能够占据幽冀并青四州。

就算是在官渡之战中,袁绍被人说是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最后还是把曹操打得部众投降,暗中私通。官渡之战后,曹操把发现的暗通袁绍的信件统统付之一炬,说,但是情况紧急,我都不能自保,何况他人。

我们可以看到,袁绍虽然是在官渡之战失败,但袁绍不死,袁氏不亡。曹操也一样拿他没有办法。只有等袁绍死后,利用他废长立幼的错误,分化瓦解,才灭了袁氏。

如果不是许攸的背叛,袁绍肯定会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到那个时候,所有袁绍的那些缺点就会都加到曹操身上。在找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就会说,曹操外宽内忌,冤杀忠良荀彧、杨修,多谋少决,和袁绍在官渡顶牛,不纳忠言。废长立幼,想立曹植。这时,这道题的题目就会变成,《曹操缺点那么明显,为什么还会谋士如云?》

因此,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从历史的真实角度来看,袁绍也是一代雄主,只不过他遇上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曹操。袁绍做事,还有汉代古风,这才是他失败的最大原因。

就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来说,袁绍顾忌的是万一迎来汉献帝,他还要听从汉献帝的指令,不自由。而曹操根本没有这种顾虑,他直接就把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上。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袁绍曹操的高下之分。

我们从史书中搜寻对袁绍的描述,可以看到,袁绍的本来面目。《后汉书》说道:

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
袁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天下胜兵举旗者,莫不假以为名。及临场决敌,则悍夫争命;深筹高议,则智士倾心。盛哉乎,其所资也!

《三国志》中则说道:

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袁绍也是一时之表。曹操论及和袁绍讨论自己的战略意图时,袁绍说,自己要图谋北方,然后席卷南下。后来,袁绍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占据了北方四州,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

袁绍扫灭宦官,敢于和董卓当面相争。利用祖上四世三公的资源,折节下士,使得天下之人,争以袁氏为名。然后率领群雄讨董,身任盟主。最后消灭公孙瓒,占领北方四州。这里,充分体现了袁绍的雄才大略。

在和公孙瓒的界桥之战中,袁绍一百多人曾经被公孙瓒的二千骑兵包围,在箭如雨下的危急关头,袁绍拒绝躲入空垣,带领部下拼死抵抗,显示了袁绍的无畏精神。

当年高干、荀湛劝说韩馥让冀州的时候,就从“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三个方面说明袁绍的长处。至于说短处,那些不过是胜利者的挑剔罢了。因此,具有以上长处的袁绍,当然身边谋士如云。

而袁绍在进攻曹操前后,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突然不再信任忠心耿耿的谋主沮授,使得自己陷入一片混乱。我们知道,袁绍取得占据北方的胜利,沮授功不可没。沮授作为谋主,还统领着袁绍的大部分人马。

如果用历史上的一个例子比较,那就是项羽和范增可以相比。沮授对袁绍的重要性如同范增对项羽一样。范增一去,项羽灭亡。沮授失权,袁绍败亡。

范增是被刘邦的反间计给赶走的,而沮授则是被袁绍的手下进谗言夺权的。这里面是否有曹操的计谋在里面,也不好说。袁绍的失败,就在沮授一人身上,而不单单是史书说的那些莫须有的弱点。

可以说,袁绍的失败不是谋士少,而是太多了。真正的谋士沮授、田丰得到重用,袁绍则兴,不被重用,袁绍则亡。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名声好

那是因为袁氏家族的名望所在的原因,袁绍祖上三代在朝廷之上都是身居要职,包括他自己也是朝廷的重要官员,因此袁绍俗有“四世三公”的美誉,东汉王朝中,袁氏家族也算的上是名门望族,袁氏三代都是以德服人以礼待人,因此他的府上也经常会集聚一些有志之士,正是这样袁氏一族门生故吏桃李满天下。

政治立场

也是因为袁氏家族的名声和威望,使得他们在政治上才有一定的号召力,东汉末年首先是宦官开始专权,使的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政治腐败,面对这种局面,袁绍作为朝廷重臣,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在他的带领下齐心协力铲除了宦官势力,结束了宦官专政。

后来董卓进京,又开始横行霸道祸乱朝纲,使得天下大乱,为了彻底铲除董卓及其党羽,公元180年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最后在袁绍的呼吁下召集了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由于袁绍身巨四世三公的爵位,所以得到了大家的推崇,十八路诸侯公举袁绍为盟主。从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袁绍虽然说有些弱点,但是在政治上是非常有远见的,因此才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

实力强大

除此之外,也是因为袁绍的实力要强过其他诸侯,俗话说良擒择木而栖。董卓被消灭之后,诸侯之间开始分崩离析,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分道扬镳,各诸侯开始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在这么多诸侯中就袁绍的实力最大,联盟破裂之后袁绍一人就占据了青、幽、并、冀四个州。

东汉十三州当中袁绍就占据了三分之一,拥有这么多的州郡自然是富甲一方,所以他用有的实力在众诸侯当中也是最强的,很多能人志士都知道跟着袁绍可以奔一个好的前途,这才使得很多谋士都愿意来辅佐于他。比如:许攸、郭图、田丰、还有先前的荀彧这些都是跟随在他身边的谋士。

结语

至于说跟着袁绍有没有奔一个好的前程,看过三国的朋友也都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但总得来说袁绍在东汉末年也算的上是一位英雄豪杰,袁绍身边之所以聚集这么多谋士也都还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的。


小程看历史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豪门望族,是汉末最大的诸侯之一,曾有希望一统中原。但是,因为自身刚愎自用,骄傲自满的致命弱点,从而被势力小他几十倍的曹操给击败。在官渡之战后,袁绍势力迅速瓦解,七其人最终也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但是,有着这么多缺点的袁绍,为何收拢这么多文臣武将呢?理由如下。

四世三公,剿灭宦官

袁家,是四世三公般的豪门望族,通过几代人的治理,袁家的人脉是何等的深厚,其门生弟子又是何等的众多。靠着这个招牌,虽然袁绍是庶出,但他的身份地位照样是他人不可比拟的。

拥有着这等身份,袁绍并没有对他人有着高人一等的姿态,反而常常降低自己的身份,去结交那些有才之士。而古人,最讲究的就是名声,而这些名声,常常是需要口口相传而得来的。袁绍的这般做法,使得他很快的闻名于各地,许多士人都自愿依附于他。可以说,袁绍麾下的很多谋士,有一大部分是那时候就有过接触和结交的。

袁绍自大将军掾属升任侍御史,再到司隶校尉,被大将军何进所看重。所谓司隶校尉,拥有着纠察和监督各地区和京师的职责。在汉末,宦官专权乱政,扰乱天下,被众多人所怨恨。在汉灵帝薨于京都后,十常侍便开始掌控国家社稷。面对此情况,袁绍坚决的向何进建议,要求剿灭十常侍,拨乱反正。很可惜的是,袁绍的建议,何进听进去了,但因为皇后的缘故,又被何进给耽误了。

在何进被十常侍用阴谋杀害后,袁绍便率兵围剿十常侍,逼得部分宦官跳河自杀。因为有着剿灭十常侍的功绩,使得袁绍的名声再次得到了传播,而袁绍也因此被众人给予厚望。

渤海起兵,围剿董卓;为天下共主,号令天下

在董卓率军入京后,很快就掌控了整个京师。飞扬跋扈的董卓,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便要求把汉少帝刘辩给废了,改陈留王为帝。而面对此事,袁绍却当众反驳。事后,察觉出董卓杀意的袁绍,不得不避祸渤海。

到了渤海后,通过袁家四世三公的招牌,很快就聚起了一股大军。正当此时,曹操的讨董檄文也开始传遍天下,为了赢得更大的声望,共计十八路诸侯齐聚而讨董。

在董卓的事宜中,因为袁绍的身份,使得袁绍很快的被推选为盟主,号令众诸侯。其实,正是因为袁绍有着讨董的经历,使得他的所作所为在前期是受到众人追捧和爱戴的。因为敢于在董卓强势的时候,出兵讨伐,本来就是一件壮举。况且,袁绍率领的众诸侯,还把董卓嚣张的气焰给打压了。虽然在最后讨董并没有成功,但是事情的目的也达成了。

有着一份颇大的阅历,再加上盟主的地位,最后更是升任为大将军,真正的成为军权的最高掌控者。虽然那时候已经开始动乱,但是汉室颁发的职位和赏赐还是被世人所认可的。所以,有着大将军职权的袁绍,当然有着讨伐天下乱臣的职责,这也就为他抢地盘有了师出有名的原因。

又名有利有希望,天下的士人自然希望投靠到他的麾下,想要立下功劳,光宗耀祖了。

总而言之,前期的袁绍,绝对是个年轻有为,有野心,有实力的一位大诸侯。但是,因为过多的顺风顺水,使得袁绍逐渐有了骄傲自满的心态,再加上当时他一家独大,更是让他产生了高处不胜寒的错觉。最终,因为这些致命弱点,使得袁绍被曹操在官渡之战给打败了。


韶华倾梦


个人觉得是下面两个方面,决定了当时袁绍身边为什么会谋士如云。

袁氏家族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因此,袁氏家族也有“四世三公”的美誉。

东汉时期,官员的选拔实行的是察举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地方官员或中央官员推荐,再由中央考试决定的选拔官员制度。所以东汉时期,大家非常看重弟子门生这样的身份,在大家的交往中,如果说这是谁谁谁的门生,或者谁谁谁的门人,别人都会对你高看一眼,即便不是冲着你个人的能力,也会对尊敬或敬畏你身后的势力。

所谓东汉末期权倾朝野的袁氏家族,其门人食客更是不计其数,而作为袁氏家族年青一代的魁首,袁绍身边自然会围绕着众多的谋士。

东汉末期的黑暗时代

东汉末期,迎来最黑暗的政治统治时代,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十常侍”时代。

袁绍虽出身宦官世家,却对宦官专政十分反感,他虽然表面不妄通官客,自称隐居,暗地里却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两人都是三俊之一)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而许攸同样是反对宦官斗争的积极参与者。袁绍的密友中,还有曹操,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

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叔父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

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中平六年,宦官政党与以袁绍、何进为首的反宦官政党的斗争达到白热化,穷凶极恶的宦官们假传圣旨,召何进入宫并杀了他,于是,袁绍协同自己的叔父袁隗、弟弟袁术领兵攻进宫城,屠杀宦官,宦官张让挟持少帝逃出宫城,投奔董卓而去,也就有了后来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

历朝历代的文人志士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对当朝的腐败、黑暗有着同样的同仇敌忾。作为反对宦官,保护党人的新晋党派代表、又有显赫的家族做背书,这样的袁绍,自然颇受当时心中有理想,脑中有智慧的侠士、谋士的青睐。

人无完人,袁绍固然缺点很多,但对当时的谋士们来说,投奔袁绍,自然是出人头地最容易成功的方法了。

在提一点,谋士不同于侠士,侠士一般多有膀子力气,即便不出仕,隐居山林,耕田伐木,也能生存。而谋士则很难,他们读了一辈子书,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在乱世之下,如果不投靠一方势力,出卖自己的智慧,是很难生存的。当时袁绍占据着汉朝版图最富庶的中原(现今河北、河南)地区,且是诸侯中势力最强大的,所以大量的谋士趋之若鹜的投奔他,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始终先生


我是扎心君,我来哔哔几点。

1有几句话,和大家分享,一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袁绍四世三公,仪表堂堂。拥有四州。相当于现在四个省。汉末群雄中势力最大,表面上有一统天下的气象。许多人投奔袁绍。有几个大才,荀彧和郭嘉切看出袁绍终不能成事。悄悄离开袁绍,反而去投实力弱小,兵少将寡的曹操。“外宽而内忌,好谋而无断,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是曹操对袁绍的评价,这几句话可谓一语中的。

2第二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谁得到人才,谁最终得到天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曹操有识人之明,用人之量。虽然前期弱小,慢慢壮大。曹操和袁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时,曾经谈论天下,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两人相比,高下立判!得人才者得天下。袁绍人才虽多,切木有放在战略高度。

3第三句,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曹操用兵,仿佛孙武。避实击虚。深知袁军虚实的许攸叛变袁绍,出主意,曹操立刻采纳,前去烧掉乌巢屯粮,背后袁军救援,曹操亲自带队冲锋,先攻下乌巢,烧掉军粮,再回头抵抗。置之死地而后生,曹操军队已经断粮,胜败在此一举。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4袁绍要是木有遇到曹操,也许能得天下,袁术,公孙瓒均不是他的对手,第四句,既生瑜何生亮啊!

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无能的扎心君


首先,出身无比高贵,尤其在东汉末年那个重门第看血统的年代。袁绍出生于东汉后期一个权势熏天的家族“汝南袁氏”,从起祖父袁安算起,四代人有五个位列三公。牛气冲天的家族背景是招贤纳士的最好招牌。

再者,本人仪表堂堂,英俊威武,年少有为,不到二十就当了濮阳县长,而且干的不错,清正廉明,名声远播。

第三,在那个宦官专政,党锢之祸横行的年代,袁绍明为隐士,暗度陈仓,私下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最有名的如张邈、陈蕃、李膺,且帮助党人脱难,与曹操是密友,形成了反宦官专政的政治集团。后借何进之力消灭宦官集团。

第四,坚决与董卓势不两立,抵制董卓擅自废立皇帝,逃亡冀州后立即举起倒董大旗,成为关东联军盟主。再者,袁绍在京师的全家都被董卓杀了,豪杰们大为感动,纷纷归附要为其报仇。

第五,袁绍前期宽厚仁义,智勇双全,用人得当,收冀州,败公孙瓒,一统冀青幽并四州,身负挽救汉王朝的重任,所以能聚拢很多国士为其服务出力。


有思想的芦苇


其实,古人和今人是一样的,傍大款、追星、想和官宦子弟交接等照样存在。袁绍家四世三公,到袁绍这一代都官四代了。而且袁绍本人“壮健好交结”,加之“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社会上一班人便投到他的门下,袁绍也飘飘然以老大自居。出现“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拜访交接袁绍的人所乘车马把他门前的道路都堵塞了。

袁绍借家族的光,参政议政较早,又养着一班死士铁杆,其实就是东汉灵帝时的朝廷山头势力,一般人是不敢惹的。但从忠君为臣的角度讲,袁绍对汉朝廷还是支持的,因为看不惯董卓祸乱朝政才远走河北发展自身地方势力。

董卓在朝廷搞他自己的西北帮,袁绍在河北招纳朝廷异己势力,门阀高、声望高、牌子硬,又有富商大贾支持,钱粮不是问题 ,便手下文武云集,声势愈加强大了。

袁绍的弱点确实有,主要是不能决大事,而这也是他势力壮大,有人有地盘有权势后表现出的毛病,年青时并不这样,也是能舍得一身剐的人物,敢和董卓叫板

其次是耳根软,偏听偏信。尤其是有权势后,喜听奉承话,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坐失时机,把一手好牌打一个稀烂。


二曲人


当一个人的优点无限大的时候,人们往往就会忽略其缺点。

当一个人的优点无限大的时候,人们往往认为其有能力矫正自己的缺点。

四世三公的袁绍在东汉末年就是这样一个优点无限大,弱点也很明显的人。

所以这也是袁绍麾下谋士众多的原因吧!

四世三公的余荫 酸枣会盟占据的大义

东汉末年,汝南袁氏已经成为一个四世三公,权倾天下的官宦门阀。

自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起,袁家四世之中就有五人官拜三公。东汉当时收录人才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察举和征召两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制。而其核心就是当朝的官员或者来自地方的推荐。

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早已经门生故吏无数。就比如最有名的冀州韩馥就是袁家当时的门生。所以袁绍夺取冀州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自18路诸侯讨董酸枣会盟,袁绍被推举为门主,此时已经占据了起兵的大义和收取了大多数忠于汉朝能人志士的好感。也为后来袁绍麾下谋士如云的重要原因。

自袁绍献策诛杀宦官的时候,有能力的谋士已经看出来袁绍的野心。获得了一些希望通过改朝换代拥立之功获取政治利益的北方氏族门阀的效力。

易京之战的胜利

在袁绍获得冀州,然后又夺得青并州两周之后。开始了和公孙家族争夺幽州的拉锯战。

在易京一战获胜后,可算是毕其功于一役。此时袁绍已经是拥有四州之地天下最大的诸侯。

天下大家族本来就看好袁绍,在幽州成为袁绍的势力之后。大量的谋士如云而来,或是来自本家族的政治投资,或是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原则,或是看好袁绍有能力一统天下的谋士纷纷走进了四世三公袁绍的帐下。

在袁绍拥有北方四周后,麾下的综合势力已经超过了天下任何的诸侯。而且占据了幽州,就有了战马的来源。

对比天下诸侯,此时的袁绍,优点已经到了无限大的时候,就算有所缺点往往会被忽略。而且文人谋士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认为就算袁绍这个主公有很明显的缺点,认为在自己的建议下也会逐渐得到改善。毕竟人无完人。

而且此时天下的门阀大多都在北方,在袁绍占据的地方各门阀能不给袁绍三分薄面。所以袁绍麾下的谋臣自然滚滚而来。

所以说在东汉末年,袁绍的优势足够多,所以他的缺点往往会被人们缩小甚至忽略,毕竟人无完人。所以这是袁绍缺点明显而麾下能够谋士如云的原因吧!


我不是胡婻婻


袁绍家族自他的高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在汉代,三公是官僚集团的首要,是可以与皇帝坐在一起喝酒,讨论国事的人。



公元166年,袁绍的母亲去世,名门望族的家事,送葬者多达三千余人。袁绍和袁术统领各地诸侯,把葬礼搞得像是会盟一般。可见袁家的势力有多庞大。

早在袁绍领着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诸侯里也多是袁家的势力。袁绍就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野心。当时各路诸侯各有想法,但表面上还是打着“勤王”的旗号。唯独袁绍一边当着联盟首领,一边要拥立幽州牧刘虞登基,另立山头。可惜,刘虞本人不同意,包括曹操等人也不支持,就不了了之了。

等后来袁绍有了邺城,谋士沮授提出让他西迎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没有听取。而他的两个重要部下郭图,淳于琼提出不同意见:“…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奏,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秦失其鹿,先得者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如自己当天子痛快。袁绍的弟弟袁术是第一个割据称帝的诸侯。而袁绍也不是没有动作,在消灭公孙瓒后,他曾命主薄耿苞在军中散步:“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的言论。

“赤德”代表汉朝王室,“黄胤”意味着取代汉室,另立新朝。可惜当时的主流还是倾向汉朝政权的,袁绍只好杀了耿苞,撇清自己。之后南下讨伐曹操的官渡之战,袁绍又突然提出了“清君侧”的口号,是以忠臣的面目出现的。

而至于袁绍的缺点或无能,都是来自与他为敌的曹操的阵营。《三国志》中有荀彧的“四胜论”和郭嘉的“十败十胜论”。

所谓的“四胜论”,荀彧说与曹操“争天下者,唯袁绍尔”。袁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而曹操“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其次袁绍缺乏绝断力,而曹操“能断大事”,应变不拘一格,“此谋胜也”。再次,袁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而曹操“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族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最后,袁绍靠着家族背景,“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而曹操“以至仁待人,退诚心不为虚美,行为勤俭,而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

郭嘉的十败十胜论,同样是从刘邦与项羽的典故里分析得来的,由于郭嘉是从袁绍那里投了曹操的,他说的很清楚:“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郭嘉与荀彧在曹操阵营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这两人分析袁绍的缺点,被普遍认同。特别是“外宽内忌”,“多谋少决”的评论,就连后来的《三国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也是按照此塑造形象的。事实上,边让,孔融,崔琰,毛玠等政治冤案,不正是曹操“外宽内忌”的说明吗?

《三国演义》不能成为历史人物特点的依据。包括《三国志》也不全能认同,陈寿毕竟是魏晋时代的人物,他写的书,也是要皇帝审阅的。所以他也只能重点显示曹操光鲜的一面,却不能太多的描述袁绍得丰功伟绩与野心。

所以说,袁绍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说的,是一个无能的割据军阀,而是一位没有走到最后的奸雄。东汉末年,诸侯并起,袁绍有家族势力背景,是最有实力的诸侯,自然就有许多的谋士追随。

而他手下无论是沮授,田丰,还是郭图,审配,乃至许攸,逢纪都是一代英才,未必就输于郭嘉,荀彧等的谋略。




路遥lgy


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每人的眼光都不同,假如是我们也不一定做的有这么好,所以,我们也不要看待别人,如何错?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加以学习,以防犯错。成功有成功的道理,错有错的原委。以防效应。别人的错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的我们,更不需要去讥笑别人的错,我认为那是低级,我们应好好学习,虚心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