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首先,你對“今天的書法創作”是怎麼回事根本沒有完整的一個概念。我們學習和欣賞書法,應該有一個清楚的書法創作概念才對。

其次,書法創作在理論上,古代是沒有這個概念的。甚至書法創作藝術形式完備的明清時代,也沒有這個概念。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書法創作的概念是今天才提出的。時間不會超過40的歷史,也就是說,我們是從改革開放以來,才有一個書法創作概念的。

這是因為書法被納入了大學教育,是改革開放以後才有的事情。在改革開放以前,把書法納入高等教育,似乎是無法想象的。

最早的書法高等教育,在浙江美術學院,即今天的中國美術學院設立的。

最初書法與國畫、篆刻合在一起,屬於中國畫系。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恰好中國畫也需要學習書法和篆刻,所以,書法還是美術專業中國畫的一部分,根本沒有書法專業和篆刻專業的考試和招生,更不用說,像現在還有書法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了。

中國美術學院最早的一批書法專業研究生是王冬齡、陳振濂等人。

那麼,既然是書法高等專業,當然就要有書法作品,書法作品當然就要有獨立的版權,這就需要給予書法創作的地位。這樣,從理論上就有了書法創作的問題。

目前,書法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一種藝術創作手段,文學作品是書法創作的題材,這就叫書法創作。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但是,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按照今天的書法作品形式來說,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書法內容

第二,書法落款

第三,書法家的印鑑

如果不具備這三個基本條件,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

那麼,我們依據書法作品的這三個基本條件來看,蘇軾的《寒食帖》顯然缺了一個條件:沒有印鑑。

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說,中國書法“創作”的問題,確實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按照現代書法創作的原理,我們對元代以前的書法作品,至少從藝術形式上來說,基本上還不能說屬於“書法創作”的範疇。

那麼,書法創作除了“內容、落款、印鑑”三大要素而外,還需要哪些條件?

需要對是書法藝術形式的應用。比如說,書法創作最大眾的中堂對聯等等,就是書法藝術形式都應用。

這是典型的書法藝術創作形式,我們今天的書法展覽,也是以中堂對聯為主的。這就是明清以來形成的書法創作。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如何創作這些書法作品?首選選擇內容,如中堂一般選擇《朱子家訓》一類,對聯選擇“風月”,然後落款作者姓名,押印,這樣,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就完成了,再經過裝裱,就可以懸掛在廳堂之上供大家欣賞了。

那麼,我們再看看蘇軾的《寒食帖》是不是符合這種“書法創作”呢?當然不是。

蘇軾的《寒食帖》書法,就是一個詩歌手稿,不存在為一種書法作品藝術形式服務的問題。也沒有為書法作品而創作的問題。

題主提到的《蘭亭序》、《祭侄稿》都有修改、塗抹的問題。

作為寫文章,塗抹修改是非常正常的文學創作過程,這叫文章包括詩歌草稿,文章和詩歌就是在原稿上反覆修改,作者滿意之後,工工整整的謄抄出來的,才叫文章。

這個過程中作者主要的目的不是書法創作,而是文學創作,這是非常清楚的事實。

我們看蘇軾的《寒食帖》沒有任何塗改,那麼,這是草稿還是“抄稿”?我們依據蘇軾的這個《寒食帖》還真不敢下一個的定論。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但是,《蘭亭序》和《祭侄稿》絕對不是“抄稿”。因為,這兩個天下第一和第二行書,明顯是草稿。

什麼叫“抄稿”?寫文章的第二稿以後的修改稿都叫抄稿。就是從草稿中,把修改後的文章、詩歌抄寫出來,如果屬於定稿,一般都是抄寫的非常工整的。

我們看蘇軾的《寒食帖》不是那麼工整,目前看,應該就是《寒食詩》的第一稿,也是蘇軾《寒食帖》定稿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這是因為,像蘇軾這麼有才華的詩人,文不加點,出口成章很正常,而且,這是蘇軾在貶官黃州寫的兩首首詩。

這一段時間,蘇軾因為貶官精神受到打擊,他是沒有任何實權的一個“閒人”,他沒有公務纏身的壓力,可以逍遙自在地創作文學作品。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所以,這是一個“文不加點”的草稿,這種精神完全放鬆狀態下寫的字,自然書寫的抒情性反而更高,透過筆法表達自己內心塊壘的意圖,也是淋漓盡致的。所以,藝術可玩的地方,也遠遠比工工整整的“抄稿”更多。所以,人間保留了這件書法珍品。

後來黃庭堅看到蘇軾的《寒食帖》草稿,專門寫了一個題跋,大意是說,就是蘇軾自己親自再寫一次,他也寫不了這麼好的一件書法作品了。

這是千真萬確的。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也一樣,再寫一百次也寫不了這麼好,道理都是一樣的:藝術有自己的“天生”性。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能創作出最為得意的藝術作品的,甚至包括所有的藝術作品。

蘇軾一生保留下來的書法作品不少,但是,唯獨《寒食帖》是無與倫比的一件,所以有“天下第三行書”的美譽,實在非常不容易,也非常珍貴。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那麼,既然這是蘇軾的草稿,又不是一件書法創作,我們能認為《寒食帖》是書法創作嗎?

這個問題就引來書法藝術作品和書法創作的問題。

我們前面說過,書法創作是明代以來的書法藝術應用。在應用中逐漸形成了書法藝術的完整形式,即:內容、落款、印鑑這三大藝術要素。

但是在王羲之到蘇軾這個時代,書法還沒有形成這樣一個書法創作的藝術程式。

所以,我們不能把後世的藝術創作概念強加在蘇軾、顏真卿、王羲之的身上。在趙孟頫之前,文人還沒有私印用於書法作品的習慣。

趙孟頫是第一個私人治印的書法家。一直到文徵明的兒子文彭才自覺興起了書法繪畫私人用印的風氣。這個風氣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我們書法創作要必須遵守的一般藝術程式。

那麼,今天的書法創作和古人的書法創作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古人的書法不是藝術應用,而是“寫字”本身,是為文章服務的,所以,書法有文章“餘事”的說法。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例如,蘇軾的《寒食帖》即是詩歌創作,也是書法創作,但是,本質是詩歌作品的創作而不是書法創作。

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也是散文本身的創作,與書法“創作”沒有任何的關係。

我們今天欣賞《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是從書法的角度欣賞這些文學作品的書法藝術的,而不是欣賞王羲之、顏真卿的,散文和蘇軾的《寒食詩》本身。

所以,我們會認為這是書法創作的。畢竟,如果沒有書法,也就沒有文章。文章和書法是一體,只是欣賞可以分為文章,也可以文章書法一起欣賞。

但是,這個並不是說,我們今天的書法創作,也要像蘇軾的《寒食帖》一樣。

例如,從《寒食帖》的章法來說,這個書法作品的章法是一個“手卷”的藝術形式。

這種藝術形式,是宋代最常見的形式,他本身就是非常實用的手法。

如果我們今天要創造這個作品,除了書法創作的一般藝術規律,我們還要注重書法作品的程式化。

蘇軾的《寒食詩》何以不及書法《寒食帖》出名

例如,寫了內容《寒食詩》以後,還要有落款。

像蘇軾《寒食帖》上原有的落款,現在的書法創作是不允許“右黃州寒食二首”這樣的落款的,還必須有“蘇軾”二字和一個“蘇軾”的姓名印,這樣才算是完整的書法作品。

對於現代書法創作,有人批評說,儘管現代書法更注重書法的藝術要素,例如安排、構圖、章法、字體、印章、紙張、用墨、尺寸等等,都是書法創作的藝術形式之一,但是,藝術成就為什麼沒有古人高?

這是不同的兩方面的問題,書法在古代有高也有有底,這個很正常。明清以來的書法作品,也都有高有低。但是,書法創作600年的歷史上,我們一直沒有拋棄書法創作必備的三大要素,這說明書法創作的這些藝術要素,並不是影響我們書法創作的原因,而是藝術創作的必要藝術形式。

今天,說的書法作品沒有落款,沒有印章,你會覺得這是一件書法藝術作品嗎?

因為蘇軾、顏真卿、王羲之不在書法創作三大要素的歷史上,所以,他們的書法作品,儘管沒有落款和印章,仍然是書法創作。這是因為,古代有古代的藝術形式範式,他們不會超越這個範式,只能依存於這個範式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