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抢的消费券是怎么用掉的?

你抢的消费券是怎么用掉的?

Pauline Comis

30号晚上我终于抢到了30元消费券,之前几轮我都没抢到,所以我说自己是捞乌手(杭州人懂)。

几轮消费券都是我妹在家庭群发通知,说准备好抢了,吃饭的洗碗的都停下来,拿起手机不停地刷,跟定了闹钟看春晚似的。很多人和我一样刷不到,也就失去了抢的兴致。再说7天要用完,40元减10块,工作忙的人都网上买东西,为了这个券还要跑到实体店凑单,麻烦。


你抢的消费券是怎么用掉的?

他们不知道,人民早就有了办法在7天内用掉消费券。比如我妈就跟我说,到菜场跑一圈就用掉了。怎么用的呢?她说她去买肉,买了50元排骨,想着能用掉一张,结果肉摊老板跟她说,你付我80,我还你30好了。老板也是想讨老买主的开心,随手帮个忙的意思。结果我妈用支付宝刷了80元,用掉2张消费券,等于付了60,老板还她30,等于30块买了50块钱的肉。我妈跟我说的时候,我反应半天才算清楚。其实我妈7天肯定用得完的,只不过缩短了使用时间。

我们后来讨论这件事总觉得这样做不太对,政府是用来刺激消费的,虽然我们家天天去菜场,没少消费,但这么做有点套现的感觉。如果我们是道德完美主义者,应该买一次80元肉,用掉2张,如果7天用不完,就让它作废。再说,菜场现在东西这么贵,7天280太容易用掉了。我是很久没去菜场了,我要去一次就用完了。


你抢的消费券是怎么用掉的?

第一次抢券没像现在这么快抢完,当时我抢到了5张。我是个不爱出门的人,室友没事都要去暴走的,所以去菜场和实体店比我多。当时他也抢到了,他的5张用完以后,我的5张是这样操作的。他去菜场,比如买了50元鱼,就把鱼摊老板的支付宝拍给我,我来付钱,就把券用掉了。有一次他买了100多排骨啥的,拍过来,我正在忙,一次就付掉了,付完才想起来可以分两三次付。

消费券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经济,我也没啥数据,但凭自己和周围人的感觉,刺激有限,因为我们都用在了刚需上,给不给券都要消费的菜场和超市。


对我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刺激呢?

我前天半夜突然想买个面条机。这玩意儿对我真是可有可无,可无更多。一直没买是厨房里家伙太多了,实在放不下了。但我又特别想玩一下面粉进去面条出来的那种爽,所以念念不忘。我买那个全自动咖啡机也是如此,咖啡豆进去,浓缩咖啡出来啊,奶泡键一按就拿铁了呀,就是想玩。


我不是有那个半夜买厨房用品综合症嘛,前天半夜又去刷面条机了。当时一个原价1999的直降1000,变成999,我放购物车想着天亮还想买就下单。

天亮了一看,变成1199了,说是前200位才999。得,可有立马变成可无。


你抢的消费券是怎么用掉的?

消费券要刺激的应该是这种,可有可无的,把可无变成可有,这就刺激了。当然,这时你给我个50还不至于刺激我,给我个300,我就肯定买了哈哈哈。

不过说真的,这些刺激都是有限的。有些行业,餐饮啊旅游啊基本上停下来了,这行有些朋友几个月没进账了。房子车子按揭着,孩子教育各种,他的消费你说怎么刺激得起来?

欧美那些国家,就说瑞典吧,饭店咖啡馆都没停过,最严厉的措施也就是不允许50人以上的聚集。也不是人家缺心眼儿,主要还是担心经济。但我国人多,老人孩子在一起的又多,也吃不消这么尝试。

现在中国是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但各大写字楼还是大多不敢开中央空调。温度直接奔36、37度了,低风险地区是否可以放开一点?否则中暑的人可能比肺炎的人还多。这时我们很需要有空调专业的人来讲解一下中央空调的知识,分析一下风险到底有多少。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还说了这个事,有人说,欧尚超市开着空调,是否应该举报。我说举报什么呀,35度,空调不开谁还去?


你抢的消费券是怎么用掉的?

我估计这事儿马上会研讨,五一这几天暴热,6号上班了温度又低一点,还有时间讨论。我看到一篇采访:

同济大学暖通空调研究所所长张旭教授表示:空调系统传播病毒的概率其实很小!


空调系统传送的是“风”,要让病毒通过空调在房间之间传播,需要携带病毒的病人,正好处在空调的回风口且距离小于1米,随后病毒通过飞沫进入回风系统,然后在通过空调系统进行传播。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可能性,但概率非常小。因为通常一层楼、一个房间只有一个回风口。


截止目前,全世界还没有空调系统传播病毒的真实案例,都是在我们模拟的情况里。

这场疫情是一次大考,平衡点在哪里,可能过两年才能知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