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讨论极简生活理念的好节目:《尔雅:包豪斯的革命》


可能你没有听过包豪斯,但你一定听过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这一设计理念就是由建筑大师、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的。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现代的很多建筑都受到了包豪斯理念的影响)


总共两期,第一期是道长在包豪斯的起源地德国魏玛,讲述包豪斯学校当年的历史变迁。


第二期是道长和丹青老师的对谈,从设计、艺术和时代发展角度讨论包豪斯对世界的影响。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拍摄现场的布景设计的也很好看)


我个人更喜欢第二期。


不仅仅是聊的内容与现在的生活更近,还因为我很钟情「对谈」的语言类节目。如《冬吴相对论》、《圆桌派》和《十三邀》,很喜欢这种在谈笑风生之间获得新知的过程。


话不多说,大家可以先从我拼图截取的内容中了解,有兴趣再去看节目。


01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这段对话让我想起最早摄影老师教我的:


不管是鉴赏别人的摄影作品,还是在自己构图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找到漂亮的形状、线条、颜色和光线。


都是最基本的几何形状和元素,这些就是美的,没有那么复杂。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魏玛国立包豪斯学校照片)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其实就是线条、形状、颜色和光影)


02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丹青老师讲,美的东西是能传递讯息和教学的,看得多了你自然能感受到和分辨出什么是美。 对这点我自己有两个运用的方法:


最早我开始有意识提高自己审美的时候,用的办法就是大量地接近和感受美的事物

,比如有机会就去参加艺术展和画展。


也不需要如何懂、调用自己的感官专注去感受即可。看得多了、了解得多了,慢慢地会形成趣味,审美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


另外还有一个超实用的技巧,就是常年订阅一些杂志。比如我会常年阅读《三联生活周刊》《环球科学》《IDEAT理想家》和一些MOOK(杂志书)。


不但很有设计美感,而且关注的话题和观点都比较先锋前沿。挑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即可,实在不行看看里面的图片和标题都行,我最开始就是这么干的。


近两年明显感受到,现实大家开始慢慢流行和普及的东西,早在几年前很多杂志就早已开始涉猎和思考。通过阅读杂志获得这种前瞻,会帮助你具备很强的领先优势。


03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以简驭繁、Less is More ,这些理念提到的简单和少都是有前提的。


「简」是要找到那个本质才能与驭繁,「少」是要能做到比多还要好。


我们常常说减法生活,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极少物品的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楚本质。看请本质之后我们才能对抗复杂,守住简单,从而更容易获得幸福。


比如,我近几年开始体悟到,生活的本质不是占有物品或者财富,甚至不是获得成就,而是丰富生命体验并内心感到平静。


这个世界没有无成本的占有,拥有物品、财富、成就让我们得到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以及因为得到后害怕失去而感到的担忧。


在之前分享《我的物品》纪录片中

,终于拥有了冰箱当然方便了生活,但是很快为冰箱漏水、维修、以及要不要买台新的冰箱而纠结。


拥有的越多,带来的新问题就越多。你还来不及享受拥有的喜悦,就会陷入各种麻烦当中。


“时代越是复杂,生活越要简单”丨Less is More 讲了些什么?

(并不是说不要拥有,只是拥有的同时你要清楚自己需要承担的负担)


相比拥有物品、财富和名利,我更愿意追求丰富自己生命体验。比如看一场深刻的电影、一次心潮澎湃的对谈、某次多年以后和朋友说起依然眉飞色舞,脸上放光的旅行。


这些经历都会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持续给我们生活带来愉悦感、却不会产生新的麻烦。而且因为这些丰富的经历积淀,也会让我们内心更容易平静充实。


这是我对生活、对幸福的本质思考。帮我少去了极多的烦恼,从而更能保持简单从容。


写在最后:


我朋友看完这期节目,说内容挺好的,但是他们讲得有点慢。


我仔细想了下,好像相比很多快语速的短视频,这期节目是挺慢的,但我在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到慢。


要知道我常年因为工作需要大量的阅读,常常每天阅读100多篇文章(差不多每天2-30万字左右,大部分是速度,快速挑选出需要和重要信息看)。


我对内容的信息密度要求极高。常年听课和看视频都是1.5倍速或者2倍速在看,根本忍受不了正常的速度。


但在看这期节目的时候,只觉得节奏很好。


随后我想到在他们对话之间,总会引发我的很多思考,不知不觉间都在琢磨和思量,所以感知上并不会觉得慢。


虽然近两年短视频兴起,涌现出非常多的视频内容,但我常常会感到没有好节目可看。抖音、快手的这类短视频我也会看,也常常看的乐不可支,但是哈哈一笑就完事儿了。


而一些好的节目,常常会带来大量的新知,并能很好地满足我在某些领域的好奇心。


在看完这类节目之后会感到充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生活和思考。(希望我的文章也能给大家带来这样的效果)


很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好视频内容出现。相比于文字的确是要更丰富,传递信息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