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学写作 没有太晚的开始 只有不敢开始

60岁学写作 没有太晚的开始 只有不敢开始

有几位年过六旬的朋友问我:“退休后学习写作,是不是太晚了啊?”

01

在回答他们之前,我想先说一下自己的故事。

我今年64周岁。因为儿子在深圳工作,很少有时间回老家,于是在儿子的建议下,我和老伴儿退休后,就当了“上门”父母。

但是不甘心沦为广场舞大妈中的一员,或者除了天天忙于柴米油盐,就是窝在沙发上追电视剧的生活,很想趁着退休有时间,来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恰好有位朋友办写作学习班,当时60岁的我,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

开始每天学习、练笔。哪怕是把文章写成日记,哪怕是“浪费”时间,也坚持着写下去。只要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就是成功。

还有就是不计功利性的,让心情放松、愉悦地去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在那次学习班里,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写、反复地修改、每天打卡发文,最后不但被退回了学费,还得到了50元奖金。哈哈哈!

在87年,我的《人生最经典的压轴戏》和《微笑的嘴角》,分别被两个公众号转载;我投稿的《深漂的孩子》,被《深圳微时光电台》公众号录用后,又被深圳其他四个公众号转发。

因为退休了,不用追着钟点工作,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的学习写作,也养成了我每天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其实写作的过程,也是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过成。曾经学过的书,浸润于我的生命里,让我变得越来越豁达,生活也更充实、快乐。

02

再说一个传奇奶奶姜淑梅的故事。姜奶奶1937年出生,跟着父辈闯关东到了黑龙江,没上过学。

她在60岁才开始学认字。75岁学写作。76岁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77岁加入黑龙江作协。78岁加入中国作协。

在她80岁的时候,已经出版了四本书:《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俺男人》。

今年10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专题介绍了姜奶奶的生活和创作。

姜奶奶对记者说:“开始学认字的时候,俺老伴去世了,他是车祸走的。我闺女说,妈,你别一天天光寻思我爸那点事了,想也是没啥用了,你学认字吧。”

“学认字了,也好给外孙念念小儿书……我是从自编快板学起的。”

姜奶奶:“快板我都捋着一个个念,念完再写,我编的快板,念一遍,写一遍,一直现在我还记着呢,不忘。”

记者:“跟您一起学的老人都放弃了?”

姜奶奶:“嗯,都放弃了,就我坚持到底,这就是胜利。”

用姜奶奶的话就是:想做啥事,你就下定决心,一心一意地做去,它就能做成了……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

03

最后说说“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教授(17年1月去世,享年112岁)。

周老是50岁才开始做“文字研究”的。在1954年发表了《字母的故事》。不久,又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三个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于1958年带领团队制定出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我们每个人,从小学就要接触的汉语拼音。如果没有周老,我们就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输入汉字。

周老到80多岁才退休,戏称自己是无业游民,每天用读书、看报、写作打发时间。自学的打字机,打出了20多部专著。

而他在50岁之前,是个经济学家,与语言学并无太多的关联。

他说:“人生就是一个增长弧线,100岁就是一个关口,20岁至80岁都可以正常工作,90岁至100岁才开始衰老。”

所以,这几位朋友,我们任何喜欢的事,只要不伤害到别人,最好的时机,都是现在。喜欢写作也是,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不敢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