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狗总统”

文|蓬山

官职之轻重,有古今极为悬殊者。有的古重而今轻,如“郎中”、“待诏”,古代都是清望之官,而今成了医生、工匠的代称,已无政治含义。

反差最大的是“太保”一词,在古代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是最高崇隆的正一品官衔,现在却成了街头小混混的名号。

博士、学士如今都是学位,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然古代学士地位远超博士。清代文官最高职务是正一品的大学士,内阁学士从二品,即使稍低的侍读学士也是四品要职。而五经博士仅为正八品,用以安置孔子、周公等圣贤的后人。

有的古轻而今重,如书记一职,原是负责文书工作的幕僚。唐代高适在大将哥舒翰手下“掌书记”,杜甫称他是“高十五书记”。现在的书记则是党组织负责人。

再如“总统”,现在贵为一国元首。从字面本意看,总统与总管、总裁、总督等近似,都是统管某项事务的意思。如清代的四库全书馆总裁和珅、内务府总管荣禄、两江总督曾国藩等。

健锐营、火器营等皇家卫队设有总统大臣,反而是实际权责最轻的。为皇帝豢饲鹰狗的鹰狗处设统领,也称总统,由御前侍卫兼任。

“鹰狗总统”

礼亲王昭梿《啸亭杂录》载,侍卫萨彬图“素好与文士交,及兼鹰狗总统,因书鹰狗处少卿衔帖,投刺于翰苑家,众争笑之。”清高的翰林们,自然瞧不上这类杂职。

清末,国门洞开,欧美的“President”也传入中国。最初音译为“伯理玺天德”,意为“掌理玉玺,享有天德”,而“伯”又是爵位,可谓形神兼备。

如1885 年《中法新约》中就称“大法民主国大伯理玺天德”,实则就是总统。后来,两个词逐渐交互使用。

民国建立,设立大总统,对外国的“President”也统称总统,“伯理玺天德”退出历史舞台。日韩则翻译为“大统领”,韩国现在用汉字书写仍是“文在寅大统领”,但中国亦用总统称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