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走向衰落的两大危险信号

2019年初,山东莱芜一不小心登上了头条,这个山东最小的地级市,正式被省会济南“并购”。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调整行政区划,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很多地方都有过区划调整的传言,有的说要升直辖市,有的说要合并,有的说某省要“一分为三”,但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一个成为现实。


原因很简单,任何行政区划调整,都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光是机构的门牌更换,就是不小的“菜单成本”。但是,为什么这次传言变成了现实呢?


说到底,无非是这么干的收益超过了成本。


莱芜作为钢铁之乡正日渐衰落,而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却有“中国济南、世界青岛”的尴尬,一个找出路,一个求扩张,因此一拍即合!


根本原因,还是莱芜的没落所致。


客观来看,今日中国,一边是大城市怎么限都很难降下来的高房价,另一边则是部分中小城市怎么托都托不住的疲软需求。莱芜被并购绝非个案,鹤岗房价出现白菜价也不是偶然,背后各有各的辛酸苦楚。


一个城市走向衰落的两大危险信号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当一个城市走向衰败时,有什么明显迹象呢?


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来讲,当一个城市有这两个信号灯亮起时,那么,很不幸,说明这个城市已缺乏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


01

产业空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有时候,一个城市的产业出现衰退,往往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黑龙江鹤岗曾是中国煤都,自1949年以来带动了超过数十万人的就业。但90年代以来,鹤岗的煤炭几乎宣告枯竭,低迷的房价是当地经济衰退的反映,人口大规模流出,甚至出现给警察“送房送车

”,意图留住年轻人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无奈之举。


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内蒙古三线城市,也是因煤起家,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神话:GDP一度赶超香港,房价直逼“北上广”。到2011年底,该市煤炭量价狂跌,楼市低迷,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重重,终于一夜之间神话破碎。


不仅资源型城市如此,产业单一的城市,往往也难逃厄运。“千年瓷都”景德镇,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然而,今天的景德镇,在销售渠道分崩离析、南方企业激烈竞争下,经济发展明显下行。


还有,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的温州,制造业和商贸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偏小,竞争争力低。2011年,企业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很多企业主选择仓惶出逃,温州信贷危机震惊全国。


除了资源、市场因素外,交通条件的变化,也造成了城市的兴衰更替。江苏扬州,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永恒之城”。1855年因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淤塞,上海迅速蹿红取代扬州成为新的粮盐集散地。这一下,彻底结束了扬州经济在中国的优势地位。目前,还一直未修通高铁的扬州市,已彻底沦为普通的地级市。


城市衰退问题,不仅中国时有发生,国外也屡见不鲜。2013年,美国底特律宣布破产,这座闻名世界的“汽车之都”就此陨落。


一个城市走向衰落的两大危险信号


要知道,在鼎盛时期,底特律的汽车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90%,福特、通用等大型汽车工厂总部都聚集在此。到1950年,底特律人口达到180万人,跻身美国第四大城市。


然而1970年以后,美国汽车工业受到了其他国家汽车行业冲击,支柱产业快速衰落,导致精英人口外流,税基萎缩,服务业受创,暴力犯罪频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陷于瘫痪,城市一片衰败。


2010年,底特律的人口仅剩70万,比历史最高水平下降超过60%,最终走上了破产之路。


除此之外,最可怕的衰退,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衰退,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有些城市的产业虽然也在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于周边区域,成为该区域的塌陷区。


比如广东的惠州,邻近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等,绝对是珠三角的核心区,而且面积比周边哪个城市都大,但经济总量却远远落后其他城市,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真是一把好牌打了个稀巴烂!


其实,诸如此类的城市还有很多,为什么这些城市在本应兴盛的区域却掉队出局呢,恐怕还是要从自身找问题、查原因。


记得有句名言,只有当潮汐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城市环境就是有点问题往往也不会显现。日子不好过了,历史上累积的问题,就会被赤裸裸摆上桌面,像浅海礁岛一样凸显出来!


可以说,一座城市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往往会导致形象危机;而形象危机,又会加速经济衰退的进程。


现在,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吃拿卡要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少。一个地方的环境究竟好不好,很大程度是看能不能给企业一个安心的生产经营环境,能不能让外来项目快速落地达产!


而有些城市,治理企业搞一刀切,手续齐全的企业,一年到头也正常生产不了几个月;项目来了,两三年拿不下地、进不了场。这样的环境,如果还能发展的很好,这个世界简直是不讲道理!


02

怨声四起


人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城市,如果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也就没有什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别提什么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盘点中国各地的城市心态,大体可分为三种:


1

自豪。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红红火火的城市,就是普通老百姓,提起自己的城市,语气里都带着不经意的优越感,话里话外透着一种骄傲。


2

自谦。有些城市的老百姓,和外地人提起自己的城市,总是很谦虚地说这不行,那也不行,但骨子里并没有认为自己的城市真的不行,外人和媒体说不好,还会跟你急,甚至和你要个长短。


比如,曾有自媒体爆料说大同市长离职时,百姓挽留是因为烂尾工程没法收拾,瞬时遭到无数大同百姓的狂怼。新华社官方微博当日发声,“大同市长耿彦波离任,让古城为之沸腾。”


这些城市,普通老百姓的情绪大多是正能量的,所以,城市的发展蓬勃向上、日新月异。


3

自怨。反观有些经济衰退的城市,普通老百姓提起自己城市里的事,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满腹牢骚,不仅自己开骂,当外人骂和媒体曝光自己城市阴暗面时,更是跳出来大呼痛快,疯狂点赞和转发朋友圈。


这种城市的百姓情绪,满满都是负能量。不仅普通群众如此,这种负面东西还会蔓延到机关单位。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全然没有“为官避事生平耻”的觉悟,缺乏干事创业的劲头。


遇到大事难事,责任一哥想把责任推给责任二哥,责任二哥马上甩给责任N哥;路人甲甩锅路人乙,路人乙则丢给路边蚂蚁。


很多人都存有“旁观者”的心态,不愿直面矛盾,不想抓具体、解难题,更别说当尖兵、趟地雷了,这样的精神状态,又怎能扭转经济颓势呢?


一个城市走向衰落的两大危险信号


一个城市走向衰败,很多时候,外因并没有那么重要,内因才是最关键的。

正如压垮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所有的稻草!在这个关键内因里,有机关干部,还有普通市民。因为,大家都是这个城市“分母”的一个分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一个城市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为点亮自己的城市而默默付出,那么请相信,这个城市,是永远不会走向衰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