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旧唐书·魏徵传》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部《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即使历史学家也很难全部读完。中国近代史上,能够系列研究中国历史的通史类著作不多,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吕思勉所著《吕思勉全集》皆可为一家之言,国外比较著名的当属《剑桥中国史》,以上除非专业学者,能够通读的人也很少。

可是为什么一套日本人写的中国通史读物在中国翻译出版以后,竟然卖疯了?

这套书叫《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2014年至今已是第5次印刷了。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厉害在哪?

1.出版方很牛——讲坛社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也是日本漫画出版界三巨头之一;

2.作者很牛——10位作者均是当今日本学界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教授;

3.背景很牛——这是讲谈社一百周年的献礼之作!日文版编写了5年,中文版引进翻译、编辑出版又花了5年;

4.序尤其牛——由10位国内一流的学者作序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武汉大学教授罗运环、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虎、北京大学教授阎步克、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伯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步平(按卷册顺序)

每一位都是断代史中的重量级人物,每一篇序言都是在通读全书的译稿后撰写。

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先生所说:“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所以,在许多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先生说:“由于教育和研究体制的差异,日本学者在‘通识’上要优于中国学者,后者偏于专精而有条块分割之嫌。”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这套书大致是按照从上古至近代的时段来分卷的:

第1卷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 夏王朝

第2卷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 春秋战国

第3卷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第4卷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

第5卷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第6卷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第7卷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第8卷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

第9卷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第10卷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 中华民国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这次,十位教授走下讲坛,为大众写作,所以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据说,在日本,有学者为大众写通俗读物的传统,读者对象,就是中等文化程度的人。

对于中国读者,这套书不一样在哪?

这套书,每卷都可以给中国读者不同程度的启发。它们的话语体系、侧重点和视角原本就与中国学者不尽相同。不能说哪几本对于读者有特别的价值。特色相对更鲜明的,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第四卷《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作者是集中、日、韩三国文化背景于一体的专家,他把三国的历史与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比较着叙述历史的真实;并将三国历史放到整个东亚史中去解读,让人耳目一新。

再比如刚才说到的第8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 金 元》,作者没有像一般中国人惯于接受的那样,依照“唐—五代—两宋—元”的历史变迁主线来呈现公元10到14世纪的中国史;相反,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做是阻断、破坏了本应由两宋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夏、辽与金,在本书中担当起积极和正面的主演角色,由它们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这套书从提出报价,到出书,几乎用掉了五年的时间。期间各个环节精挑细琢,碰到的问题各式各样,比如地图制作花了大半年反复核对;地图送审等了大半年;版式调整了至少五遍;封面至少做了十版;黑白图片替换到最后一刻,至于编辑上逐字逐句地润色,就更不用多言了。

并且,每本书配有地图及彩色、黑白照片近百幅,并在各本书后面,编排了主要人物略传、历史关键词解说、历史年表等附录。

讲到彩陶: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讲到“玉的时代”: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讲到宋徽宗: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日本史学家在中国史领域的成绩和地位,让人钦服。

所以,这真是一套专业、前沿、有创见的中国通史。

让我们看到了日本最优秀的学者是如何跟普通读者讲述中国历史的。

历时5年出版,10位日本权威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讲谈社这套书是在三十多年来中外史学研究成果、考古发现成果的基础上,用心编纂而成。

最可贵的是:中文版以日本原书为模板,从版式、要素、编排上,都力求接近原版;所有地图,几乎全部依样重做;无论黑白还是彩色插图,都以日文版为线索,并有所更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时站在山外观望,会有不一样的景致。

这既是一套大众读本,读来让人不觉艰深,又兼具现有知识边界的学术前沿性。是一套严谨、专业、可读性很强的历史读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