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每個家長都期待自己能夠培養出“小愛因斯坦”,但又常常苦惱於無從下手。既不知道該從孩子的哪個階段開始培養,也不清楚該如何培養。在這樣的糾結中,不知不覺就錯過了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期。但隨著人類對大腦探索的逐漸深入,依靠後天的努力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不再是天方夜譚。看似高深的“高智商孩子養成法”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我們經常能夠聽到“高智商”被用來形容某個孩子十分聰明,我們常說的智商(IQ)是“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簡稱,由法國的比奈和他的學生所發明,是通過一系列標準測試測量人在其年齡段的認知能力的得分。他們根據測驗結果得出正常人的平均智商在85-115之間,120-139就已經是很優秀的水平了,140以上則可以稱為天才。所以智商超過120便可以稱為高智商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一般來說聰明的人普遍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更強。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都屬於智商測驗的範疇。同時智商高的人神經突觸建立得更快,觸類旁通和總結歸納的速度更快,這些特質都是強大的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的表現。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想要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一、鍛鍊大腦前額葉皮質

大腦前額葉皮質作為腦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進行著決策和自控等一系列高層次的思考。具有記憶、分析、判斷等功能,對人的思維活動有著重要作用。美國貝塞斯達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曾經做過一項研究。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他們選取了300名5-18歲之間的兒童並對他們平均每兩年進行一次核磁共振的掃描和智商測試,通過一個計算機程序確定大腦皮層的厚度和活動位置。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大腦的組織結構決定了孩子的智力,而不同智力的孩子發展差異最大的區域則位於進行抽象思維等複雜活動的大腦前額葉皮層。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該如何鍛鍊大腦前額葉皮質呢?

1、訓練專注力

專注力的訓練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大腦是越用越靈活的,大腦前額葉皮質也需要經常的鍛鍊和刺激才能夠保持年輕、活躍的狀態。同時專注力的訓練也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以激發孩子深入思考的興趣,充分地調動大腦前額葉皮質。運動、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閱讀朗誦、找不同、走迷宮等都是訓練專注力的好方法。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2、訓練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可以增強孩子的判斷力,加快孩子的反應能力,讓孩子靈活,機動不死板。思維上的敏銳、靈活大大會增加對大腦的刺激。不斷地刺激是鍛鍊大腦前額葉皮質的主要方法之一。做一做數獨遊戲、趣味題、腦筋急轉彎、拼圖訓練法等都能夠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使孩子更聰明。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二、鍛鍊海馬體

海馬體可分為前後兩部分是大腦邊緣系統的組成部分,起著記憶和空間定位的作用。海馬體作為轉換站接收大腦皮質中神經元接收到的各種信息,生活中的短期記憶都儲存在海馬體當中,如果短期記憶被反覆提及則會被海馬體轉存入大腦皮層。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記憶力的好壞取決於海馬體前後兩部分的大小。海馬體越發達也就意味著記憶力越好,反之則記憶力越差。海馬體功能的減退會導致記憶功能的下降,這也是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會衰退。

該如何鍛鍊海馬體呢?

1、通過運動刺激大腦

運動能夠刺激腦幹,調節腦內神經遞質以改造大腦。家長們可以鼓勵孩子進行慢跑、游泳、輪滑、騎車等有氧運動。

2、 通過記憶力遊戲來鍛鍊海馬體

記憶力也是越練越好的,平時父母可以陪孩子做一些鍛鍊記憶力的遊戲,比如場景記憶、聯想記憶、圖像記憶等不同的方式,來鍛鍊海馬體!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那為什麼說6歲之前呢?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3-6歲作為人類大腦發育完成的第三階段,是為腦神經傳導迴路網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此時孩子的大腦就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這一階段往往卻又很容易被家長忽略,以至於錯過激發孩子潛能的最佳時期。而如果能夠抓住這樣的機會,用科學的方法對大腦勤加鍛鍊則培養出高智商孩子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