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告诉我们,家庭理财炒股还是买基金

时间过得很快,不平静的2019年一转眼已接近尾声。各行各业开始为19年作总结,展望新的2020年。金融圈最近有一篇帖子很火,主题意思是“炒股不如买基金”,各大权威媒体、自媒体都以不同形式的内容来佐证这个命题。关于“买股票和买基金哪种更好”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此,笔者不希望用十多年的证券从业经验来武断下结论,而是用过去十年的一些数据,客观分析炒股还是买基金。

毫无疑问,股票和基金是家庭理财中非常重要的配置品种。虽然都是高风险理财品种,且股票和基金的收益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两者又有着非常不同的特点。截止2019年9月20日,上证指数全年涨幅20%,基金平均收益超过30%。但从今年的数据看,炒股确实不如炒基金,不过2019年我们的A股真的有这么差吗,实际投资收益有没有可能被平均呢?

让数据告诉我们,家庭理财炒股还是买基金

这里我们仅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通过一组对比数据来剖析上证综指成份股在19年的表现.为了保证样本的对比的统一性,我们时间区间定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20日之间。在这个时间区间范围内,上证综合指数成份股共计1530只,其中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有87只,占总量的5.6%;涨幅超过36%的个股有392只,占比25.6%;涨幅超过6%的个股有1063只,占比69.4%。请注意,这里所有的收益都是正收益,也就是说股票的涨幅就是我们资产增值的幅度。

让数据告诉我们,家庭理财炒股还是买基金

我们借助一组数据来详细看下2019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详细表现。为了使对比数据更加直观,笔者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数据放在一起看。2019年两种基金有业绩记录的总共是3777只,其中涨幅超过100%的只有3只,占比万分之八;涨幅超过36%的有993只,占比26.29%;涨幅超过6%的达2971只,占比达78.%。通过这组数据,我们简单处理后发现,基金的收益呈现正态分布规律,且峰值在45%左右。意味着今年大部分基金的收益在45%左右,这个数据看似非常不错。不过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虽然很多基金涨幅超过36%,但其净值却在1以下。这就意味着买入这些基金产品的投资者赚了指数没赚钱。

让数据告诉我们,家庭理财炒股还是买基金

通过上面的两组数据简单对比,我们发现,2019年全年今年表现确实很亮眼,但股票市场的赚钱机会其实也非常多,如果能够把握住阶段性行情,年收益远远超过平均数水平。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如果一定要在这两个品种里二选一,我们该如何判断和抉择呢?显然只有1年的数据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科学的投资理财是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让财富稳健的增值。接下来我们用一组过去10年的数据来对比股票和基金的长期表现,以期能够寻投资找抉择的依据。

让数据告诉我们,家庭理财炒股还是买基金

这里我们选取的时间区间是2007年到2017年,之所有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这10年有2轮完整的牛熊市转换。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必须经历过牛熊市转换的考验,才能在风险投资市场立足。十年前的2007年10月16日,沪深两市股票只有1451只,基金只有259只.经过十年的发展,股票增长到了3416只,增长率135.42%,而基金增长到了5525只,增长率高达2033.20%(按照东财网统计)。从收益率看,十年间,股票的平均收益率93.29%,中位数收益率35.36%,而基金的算数平均收益率为24.63%,中位数收益率是19.57%。涨幅排名前十的股票平均收益率是2017.09%,基金排名前十的收益率是128.92%。从这些数据看,股票的收益远远超过基金。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那就是基金的收益标准差只有0.44,而股票收益率标准差高达2.54,这也侧面验证股票高波动率,高风险的特性。

对比10年的数据,结合股基今年的表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单纯的比较股票和基金的优劣是不科学的,应该综合看待他们的收益率、风险系数以及波动率。不同的家庭在资产配置中应该结合自己实际投资诉求灵活科学的搭配。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理性看待股票和基金的风险收益比,不盲从不浮躁,在纷繁复杂的投资世界中,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识别和判断能力,学会发现价值,做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快乐投资、幸福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