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下滑,國外“倒牛奶”現象又上演

記得中學課本出現的“倒牛奶”現象,在當今現實生活中又上演了。

據媒體報道,美國多州開啟“倒奶模式”。從威斯康星到密歇根,從賓夕法尼亞到俄亥俄,各地奶農含淚倒掉自己奶牛產的奶,賣出不出,運不出去,消費不出去,只好把大桶大桶的牛奶倒進下水道、池塘、農田、糞池。

根據美國最大乳製品合作社美國奶農公司估測,美國奶農目前每天倒掉約370萬加侖牛奶。另據國際乳製品協會估算,目前美國生產的牛奶中有5%被倒掉,在美國疫情依然嚴重的情況下,至少暫時不會出現好轉,倒掉的牛奶只會越來越多。


全球經濟下滑,國外“倒牛奶”現象又上演

為什麼會出現“倒牛奶”現象?

因為賣牛奶比倒牛奶賠的更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受到較大沖擊,市場需求驟然下降,短期內造成奶製品需求下降,導致整個奶業產業鏈都受到非常大影響。

因為如果把牛奶運到超市,成本已經超出運輸、加工成本,這種賠本的買賣誰都不願意做。

在加工方面,由於很多工廠關閉,人員禁止流動,所以加工廠沒有復工,就無法進行加工。

在物流方面,美國的物流成本本來就很高,現在由於疫情影響,物流系統基本癱瘓,根本無法運輸。


全球經濟下滑,國外“倒牛奶”現象又上演


那麼為什麼要倒掉呢?

相信很多人第一感覺會發出疑問,為什麼要倒掉呢,為什麼不免費提供給貧困人家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牛奶非常容易腐壞,而且儲存成本又高,但是奶牛每天都要產奶,生產的奶怎麼辦呢?

其次,從奶牛生產的奶到超市貨架的奶製品還需要一定的程序,需要加工,而目前很多企業都停工了,奶製品公司需要人工等,這些成本無法免除。

最後,奶牛無法‘停產’,每天都要擠奶,所以過剩的牛奶又不可能長期儲存,只能選擇倒掉。


全球經濟下滑,國外“倒牛奶”現象又上演

“倒牛奶”現象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美國國內市場需求受到嚴重壓縮,而世界各國都採取較嚴格的防控措施,進出口市場也受到很大的衝擊,所以,導致奶製品市場急速減少。

而最重要的是由於疫情導致供需嚴重錯配,而需求也僅僅是暫時的下降,因為工廠停工、商戶關門、家庭閉戶,人們很少出門,表面需求下降,賣牛奶比倒牛奶的成本高出很多,所以就造成,一方面大量牛奶無處去,一方面超市買不到牛奶。

而說到底,這是西方制度的問題,是制度本身的缺陷,市場有時候是失靈的,就需要政府統一調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