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多奇葩,担心洋人不下跪,要啥给啥,还把圆明园给烧了

现在,我们再去研究当年那段屈辱的历史,可能会发现,我们内心更多地并不是对于西方列强的痛恨;而是对清朝统治者各种迂腐自大,不图上进的捶胸顿足。比如下文要说的咸丰皇帝,只因为洋人没有跪拜的传统,就各种骚操作阻止洋人面圣,让人哭笑不得。

事情得回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帝国虽说败了,但当时的道光皇帝显然对此不以为然,割地美其名曰“借”,赔款曰“赏”。统治者仍然还陶醉于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愿醒来,直到咸丰皇帝继位。

咸丰皇帝多奇葩,担心洋人不下跪,要啥给啥,还把圆明园给烧了

咸丰皇帝在位也打了一仗,不过是被打,被英法美俄四国逼着在天津签了个《天津条约》。事实上,这个条约本来没有美俄什么事,第二次鸦片战争都是英法出的力。可是咸丰这时候被打怕了,觉得只要是西方人就是爷,谁来勒索都答应,白白让美俄捡了便宜,如此可见当时统治者的无知。

条约是签了,按照步骤,下面各国就要派使节进京换约。这直接把咸丰皇帝给吓傻了,不知所措,因为他知道洋人在朝堂之上肯定不会跪。

在中国古代,面见皇帝要行“三跪九叩”之礼,无论是臣子百姓还是藩属国,以此来表示屈服。但这事到了清朝末期就不好办了,西方列强既不是清朝的藩属国,又不是清朝的臣子,他们觉得两国应该平等对待,站着说话。

咸丰皇帝多奇葩,担心洋人不下跪,要啥给啥,还把圆明园给烧了

其实如果在往前推,到乾隆时期,清帝国虽已露颓相,但在世界上仍是屈指可数的大国。所以,英国使者马戛尔尼面见乾隆皇帝就跪了,只不过单漆下跪,不叩头,以低头代替。现在的清帝国早已没了当年的威风,洋人自然会站着说话。

而咸丰仍然是活在那个万邦来贺里的天朝皇帝,一旦洋人在朝廷上站着和自己说话,自己在历史上就会成为笑柄。为了维护自己幻想中仅存的那点龙威,他想用利益来换取洋人不进京,从鸦片合法化、取消一切关税到赔偿更多的白银。

咸丰皇帝多奇葩,担心洋人不下跪,要啥给啥,还把圆明园给烧了

洋人自然不会答应,一是清政府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二是在崇尚法制的他们看来,皇帝不亲自签名,条约就不会生效。他们甚至都不能理解,一个简单的事情,为啥中国的皇帝会做出这么奇葩的行为,可他们哪知道,这是中国皇帝在维护自己仅存的尊严。

清廷的官员们也在自作聪明,桂良给咸丰说,先签了条约,等到洋人退走,再翻脸不认账,大不了把锅推我身上。但是,洋人对清廷的把戏摸得门清,不进京就开打,咸丰没辙,说你们可以来,但是得走着,签完就得赶紧滚,以此来贬低使者身份。

咸丰皇帝多奇葩,担心洋人不下跪,要啥给啥,还把圆明园给烧了

洋人不同意,他们就是想给清朝皇帝来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自己不是那个第一了。此计不通,咸丰又来灵感了,他让僧格林沁率乡勇堵住河道,迫使洋人绕到北塘然后进京,借此显示自己的皇帝威严。

结果,被堵的英法美使者清楚的看到,要进京要么绕远路,,要么就是清廷给准备的骡马拉的破车,这当然不可能。他们决定自己清理航道,正忙的热火朝天,没成想被僧格林沁的乡勇打了个措手不及。

英法一看这架势立马南下调兵遣将准备武力进京,这边咸丰乐了,以为洋人认怂了,立马宣布条约作废,但是和美国人可以在上海签约,因为美国人之前是唯一坐骡马车进京的。

没出几天,英法联军卷土重来,把僧格林沁收拾了一顿。咸丰换了脸色,立马要求再签约,但是此时洋人开的价更高,不仅进京,还要带一千卫队。这就是在革咸丰的命啊,不跪就算了,还要带军队,这要传出去,自己这尊严落一地,皇帝没法当了。

咸丰皇帝多奇葩,担心洋人不下跪,要啥给啥,还把圆明园给烧了

所以,他又耍聪明,让僧格林沁捉了英法的使者团,以此为要挟。两国相交,这就过分了,英法接着打,听说咸丰在圆明园,奔着那就去了,抢劫了一通,另外跟着抢劫的中国人还放了一把火。不过,问题不大,没烧起来。

咸丰一口气没上来,挂了。挂了还得签约,英法要求先放使者,没想到,当初被扣押的三十多位使者被折磨死了二十多个,英法直接就懵了,这种操作真是亘古未有,清朝太黑了。当时法国人恶向胆边生,直接就要打到北京把紫禁城给烧了,被英国人拦住了。英国人觉得那样玩的太大,影响不好,要不就把圆明园烧了,结果,两国就第二次进了圆明园,科学的点火,把圆明园烧的一干二净。

至此,清廷再也没有什么把戏了。但是,咸丰皇帝为了皇帝的脸面,做出各种奇葩的行为,丢的确是国家的脸面和民族的脸面,还导致万园之园就这样被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