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编者按: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3月9日结束隔离休养,院长柳杨带领院领导班子成员亲自迎接他们回家。他们表示:已休整完毕,整装待发,准备继续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宏贤在隔离休养期间,回顾记录了他和同事们一个月的一线抗疫经历和心路历程。

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的医护人员于2020年2月23日晚结束了近一个月的不计报酬、不惧生死与新冠疫情的殊死搏杀,于当晚六点来到龙潭峡景区某宾馆开始为期半月的隔离休养。经过几天的休养,使我恢复了元气,近一个月抗击新冠疫情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忍不住拿起笔,静下心来,坐下来想为他们写点什么,以了却我的一桩心愿,为这段难忘的日子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上采访回来,写下了他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我从抗疫战场上走下来,通过自己在隔离病房的亲身经历,也要写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白衣天使,披着战袍的勇士。他们是平凡的人,有血有肉,珍惜生命。脱下战袍,他们是儿子、女儿、年轻的母亲,家中还有患病的老人需要照顾,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喂养;他们又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在抗击疫情这场不能输的战场上,国家需要他们,人民依靠他们,他们逆行向黑暗,不惧危险,他们与病魔激战,拯救病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的庄重誓言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20年的元月23日。

武汉新冠疫情的形势突加严峻,23日10点武汉封城。全国多个省市都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级响应,我们医院也发出通知,所有人员,取消春节休假,进入战时状态,随时准备服从命令,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投入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

有2003年抗击非典经验的我,对新冠疫情的进展更加敏感,一直持续关注着武汉的疫情动态,初步了解到新冠病毒和SARS类似,严重的主要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要靠呼吸机支持治疗,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等待他们自身的免疫机能恢复,才有可能保命。而对呼吸机的应用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则是我们重症医学科的杀手锏,我敏锐的意识到抗疫战争就要打响,我们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必将不辱使命,披上战袍,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主力军、王牌军。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说实话,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我做为一个普通人也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一是今年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两个月前因不慎跌倒导致多发腰椎骨折,经骨科伍书民主任和多位专家会诊,认为高龄骨质疏松,手术风险太大,建议卧床休息,保守治疗,现在一直在我家住着,还不能下床自由活动。二是岳母身体虽然尚好,但毕竟是93岁的老人,平时一个人在6号楼一楼独居,主要靠我和妻子照顾。三是孩子在上海读研,好不容易春节放假回来,难得一家人团圆,如果抗疫上战场,面临的就是隔离,虽近在咫尺,却很难相聚。但是,想想我们每个同志,谁家又没有实际困难呢?自己还是科主任,共产党员,论经验还是比其它年轻同志要丰富些。客观的讲,我上,有可能用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因此,我认为这些困难都是小事,都可以克服。

我早已决定,也在我院的宣传社会正气群里向大家声明:如果疫情来了我第一个上。我绝不是空喊口号,我是共产党员,绝不是怕死鬼!在这里,我也特别感谢妻子,感谢开明的母亲,感谢兄弟姊妹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使我能够轻装上阵,勇往直前。

作者抗击疫情誓词、2003年抗击非典时留下的资料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20年元月25日下午(春节当日)。

我和护士长、共产党员贾丽娜代表科室集体向院党总支、院委会递交了按着大家鲜红指印的请战书。并带领大家在科室庄严宣誓,抗击新型病毒,我将一如既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坚决打赢这场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正式吹响了抗击新冠疫情的冲锋号。该视频被许多报刊和新闻媒体转发,极大的鼓舞了我院职工的士气!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赞扬和肯定。

本文作者王宏贤(左一)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宣誓视频截屏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20年元月26日。

我作为新安县卫健委新冠肺炎救治小组的专家组成员到城关、五头等乡镇给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指导新冠防控工作。并在当晚以微信方式向院领导和卫健委提出建议: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类突然大爆发的传染病,有一种非常古老但是异常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离,隔离始终是人类对抗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并认为,为达到有效隔离的目标,分级诊疗的原则在这里同样适用。就是要宣传、引导群众有序就医,科学就医,科学分诊,避免交叉感染。这种思想在当时,应该说是比较及时的。

到城关、五头等乡镇给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指导新冠防控工作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20年元月31日晚。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急诊120接回一男性,发热呼吸衰竭病人,流行病学史不明,根据血常规,胸部CT结果,经我院专家组会诊,需要立即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抢救治疗,院领导决定启用我科负压病房作为重症隔离病房,并命令我科成立重症隔离救治小组,我和护士长贾丽娜决定,科室领导和共产党员先上。我们迅速成立了由我(科主任,共产党员)、贾丽娜(护士长,共产党员)、魏君(主管护师,共产党员)、闫甫孝(主治医师),还有牛瑞瑞,任晓净,王娟,仝海燕等四名护师的救治小组。感控科杨新利主任,提前到病房实地考察,制定合理的通道和流程,要求三级防护,强调只有保护好自已才能更好的抢救病人。她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所有抽到的医护人员一接到通知都毫无怨言,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病房。

闫甫孝同志,父亲患癌症晚期,当时还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男儿有泪不轻弹,前几天我们代表科室去慰问时,他却难过的痛哭流涕,可见他有多难!但是考虑到我们科室他的动手能力最强,我还是选中了他,他果然不辱使命,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隔离衣,戴着正压头罩,几层厚厚的手套的情况下凭着熟练的基本功,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闫大夫,好样的!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在这里我还要大赞特赞我们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团队,医院决定组建重症隔离救治小组时,护士长贾丽娜已紧张的忙碌了一天,刚到家就接到了我的电话。听了院领导的决定和我的初步意见后。明确表态:主任,我完全支持你的决定,咱们带头上,我立即回医院,护理上其他人员由我安排,你放心好了。她们其实都各有各的困难,但都自行克服,没有一个人提额外要求,都在最短的时间赶到医院,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战斗中,这一点令我十分感动。

为什么要把感染重症隔离病房设在我科的负压病房?这一点,虽然是我院领导临时决定,但也是经过反复考量的!设在感染科二楼?因为其它科室的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和动脉血气分析都不熟悉,还是要我们重症的医护人员为主,且临时搭帮组建的团队,短时间医护很难配合默契,严重影响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设在我科的负压病房,缺点是因位置所限,各种通道设置不尽合理,感控要求相当高。优点是监护、治疗可以由我科成熟的医护团队全部承担,插管、上机更方便,做血气和其它检查也更快捷。经过反复考量,最后才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上机后,经镇痛、镇静,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其它一系列正确的抢救措施,病人的氧合逐步改善,其它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连续上机一周,我们每天准时给专家救治组和感控科上报患者生命体征和各项检验指标,大家看到的是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检验指标都很稳定。但其实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我们每天都在根据监测数据做着调整,很少有人清楚,维持这种正常和稳定,我们医护人员,尤其是我们护理团队所付出的巨大心血。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一个合格的重症护士,作为一线岗哨,要有敏锐的病情观察与分析能力,细心观察病情发展变化的蛛丝马迹,尽早识别风险预兆,时刻牢记“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突然被发现的病情变化”。他们每班8小时,24小时不间断的守着病人,2小时要给病人翻身拍背,还要吸痰、口腔护理,随时处理大小便,记出入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向临床医师汇报,并遵医嘱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每6小时还要动脉采血,查血气,测中心静脉压等等,这些工作和普通病房的护士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关键这些繁重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还都是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多层手套,护目镜的情况下来完成的,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说实话,他们比我辛苦!我们应该体谅、尊重和肯定她们所付出的心血。

护士长贾丽娜、主管护师魏君平时照与工作照对比

经过我们医护团队的精心监护治疗,这个病人呼吸机完全撤离,各项生命体征正常,胸部CT病灶明显吸收,血象正常,转医学观察点,继续医学观察。所有的医护人员为他的康复而高兴,内心充满了满满的成就感。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20年2月13日下午6时30分。

感染隔离病房一位病人病情严重恶化,呼吸衰竭、休克、严重酸碱失衡,需要立即转入我们重症隔离病房上机抢救。转入我科时:体温不升,

BP:54/33mmHg.SPO2:42%.PaO2:123mmHg(纯氧),氧合指数:123。乳酸:11.1mmol/L。SBE:-21.4mmol/L。

还是我们这个团队,立即给予1、镇静镇痛,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2、中心静脉置管。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泵入,根据血压调整泵速(低压控制在60-90mmHg之间)。4、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5、抗病毒、抗细菌营养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一夜的抢救,至次日早晨7点,患者T:35.3°C,P:88次/min,BP:122/81mmHg,SPO2:99%。动脉血气:PH:7.39,PaCO2:33.7mmHg,PaO2:182mmHg(氧浓度40%)血乳酸1.7mmol/L,SBE:-4mmol/L,12小时总入量2168ml,总出量1140ml。病情硬是让我们给稳定下来,患者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大家心里都十分高兴,护士魏君兴奋的对我说:“主任,你说咱们把这么危重的病人,一个个给抢救过来了,院领导会不会给咱们记一大功啊?”我告诉她:“一定会的!大家的辛苦和努力,院领导和其他同志都看在眼里,也在心里记着呢!到时候我一定给大家请功!”

说实话,我欣赏她这种荣誉感,我们每个同志虽然不应该去争荣誉,但应该为荣誉而战!她为了自己的荣誉而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获得这种崇高的荣誉而不计报酬、不惧生死、奋不顾身的投入到抗疫斗争中,她这种忘我的牺牲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同志学习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为我们拥有这个英雄的团队,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分子而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20年2月18日夜。

我们看到,目前新冠疫情的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还有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病人需要有创机械通气和隔离治疗,就连夜再次写请战书,向领导请战!我们重症人认为:这是党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义不容辞要承担起这个重任!按着一个个鲜红指印的请战书。再次递交到柳院长面前,柳院长深受感动和赞许。在微信中回复:大敌当前,新安县人民医院之所以有您这样有担当的英雄才会变得强大,之所以有您这样的团队才会战无不胜。我相信你们的实力,看到了你们的决心,我同意,请您的这支英雄队伍等候冲锋的集结号吧!

2月18日重症医学科再次递交请战书

2月19日我与柳杨院长的微信聊天记录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2020年2月21日。

该危重患者,上呼吸机治疗已第九天,生命体征和内环境一直保持稳定,血气和其他化验指标结果也很理想,我考虑,给她降低呼吸机条件,想慢慢撤机,呼吸机逐步改为自主模式,白天一天情况也很稳定。次日凌晨4点,对讲机传来,值班护士急切的声音:“王主任,患者呼吸急促,每分钟呼吸由15次升高到26次左右,氧饱和度还是98%以上,血压还可以,心率增至105次/min左右。”我意识到患者病情有变化,一方面嘱值班护士先把呼吸机调为A/C模式,提高镇痛镇静药物的泵速,一方面赶紧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面罩进入病房,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床旁观察和调整,病人的情况才逐步稳定下来。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监护仪显示各项指标已经正常

作者脱去防护服后,满脸勒痕,衣服全部湿透

自元月31日接诊第一例病人至今,二十多天了,我们重症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吃住在医院,大家没有回过家,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们的庄重誓言,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不惧生死,正像一首诗写的那样:

这是一场战役

你 放下儿女情长,奔向大爱无疆

为了生命重于泰山的誓言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你 连夜出发,救死扶伤

你 按下手印,主动请缨

为了“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你说: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你 用身体透支来坚守,没日没夜

你 用燃烧自己来拯救,不眠不休

你 第一时间冲向无论生死的前线

你 争分夺秒为生命筑起希望的港湾

你 忘了害怕,坚守着舍生忘死的诺言

你 忍住泪水,放弃见亲人最后一面

在不能输的战场

国家需要你 人民依靠你

你 逆行向黑暗,无惧危险

你 与病魔激战,拯救病患

你 为人民奉献,牺牲在前

这就是中国精神

白衣天使 大爱人间

这 就是中国医生

现在,我们的白衣战士虽然被强制隔离休养,但是一直关注着抗疫进展,纷纷要求隔离结束再进隔离病房,继续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听说感染隔离病房病人清零时,大家心里很高兴,心劲才散了,一个个人困马乏,二十多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她们也真是累了!上班时一个个生龙活虎,现在都睡懒觉不起来,说好了让我今早带她们一起爬山的,现在饭也不起来吃了,让她们好好的休息,补觉吧,我一个人轻手轻脚的下楼。

路边的迎春花开了,桃花开了,河边的杨柳也吐出了嫩绿新芽,在春风里摇曳,春天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春天来了,云开疫散的日子还会远吗?让我们共同期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新安县重症隔离病房救治小组医护人员8人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