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青瓦白墙,古朴中透露着典雅,这就是白族民居。白族民居彩绘,则是青瓦白墙中的点睛之笔。精彩纷呈的彩绘,与淡雅的建筑主题色调相互协调映衬,为雅致的的民居增添了几分美术感,清新明艳,赏心悦目。

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白族民居


  追溯历史,白族建筑彩绘早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便得以广泛应用。而这项技艺是工匠在建造王宫、寺庙的过程中,对建筑进行了一定的装饰绘画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大概也可以说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衍生的产物,毕竟就白族民居本身而言,就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白族民居彩绘是一个泛指,包括大理白族建筑上的淡墨画、彩画和泥塑。在大理,新房落成之后,都会请大理本土画师用颜料、油漆在新房的墙壁、照壁、山墙、房檐等构件上彩绘,彩绘有浓厚的民族底蕴,并用汉文化中汲取了色彩运用和绘画技法的养分,同时也寄托着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新房在经彩绘之后,会更加精致典雅,寺庙则更不用说,一经彩绘,越发的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白族民居屋檐彩绘


  民居彩绘多为雕画结合,在大门、屋檐部制作丰富的木雕装饰彩绘,照壁上则用泥做斗拱与部分浮雕,彩绘与雕刻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彩绘工艺独具特色,最讲究彩绘的打底工序。泥砖墙制作彩绘前,一定要用纯质熟石膏与白棉纸拌和,制成“纸筋灰”。假如今天准备在这一面墙上动画笔,画师会叫上泥水匠一同来完成彩绘的制作:泥水匠在墙面准备彩绘的位置刷上“纸筋灰”,画师要掌握石灰水干燥的时机,在最恰当的时候,用画笔在墙上做出写意的山水风景或者各种文字。早一分,墨汁会与石灰水相互浸染;迟一分,墨水又难以浸入墙壁上。时机掌握的好,这样的白族民居上的彩绘才能完全与墙面的石灰相融合,达到经久不褪色的效果。

  彩绘的内容主要有:1、图式丰富多变的香草纹(如草龙、草凤、缠卷草纹等)、如意云纹、回纹(又称万字)等。2、各种含意深刻的吉祥图案,如“渔樵耕读”、“棋琴书画”、“火龙吐水”、“牡丹卷草相缠”、“流云飞鹤”、“四喜登梅”、“一路(鹭)连升”、“洪福齐天”、“锦上添花”、“四季平安”、“金玉满堂”等等。

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古建技艺·白族民居彩绘


  其实,白族建筑彩绘是在建造王宫建筑、寺庙的过程中,通过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据南诏、大理国时期所画的《南诏图传》中就有“修廊曲庑”图,这是白族彩绘在建筑中应用和萌芽阶段。后经元、明、清几代的发展,白族彩绘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到20世纪30—40年代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现代的白族彩绘基本上是沿袭20世纪的工艺,但所使用的材料更加多样化。白族的建筑彩绘,用其独具特色的色彩、图案装饰房子的同时,还赋予它驱邪避灾、祈祥求福等含意。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表达了白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赞美。

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白族民居精美彩绘


  白族民居彩绘不仅融合了白族建筑艺术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建筑彩绘艺术的精华,寓意深长,且彩料多取材于自然,绘画精美,许多古老的彩绘图案已成为当地价值杰出,影响较广的历史文化遗迹。作为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研究白族建筑文化的重要渠道。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装饰艺术题材广泛,多姿多彩的图案寄寓了白族人民内心的理想,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体现了深邃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